自1947年以來,中東發生了許多大規模戰爭,對該地區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以下是一些主要戰爭:
這場戰爭是以色列建國後的第一次軍事衝突。 阿拉伯國家聯盟對新成立的以色列發動了軍事攻擊。 這場戰爭已造成約960 000名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淪為難民。
這場戰爭是以色列、英國和法國對埃及的軍事行動,旨在重新控制蘇伊士運河並驅逐埃及**納賽爾。
這是以色列與埃及、約旦和敘利亞的衝突。 在短短六天內,以色列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占領了包括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戈蘭高地和西奈半島在內的領土。
這場戰爭是埃及和敘利亞對以色列的突然襲擊,目的是收復在六日戰爭中失去的領土。
這場戰爭是以色列對黎巴嫩的軍事入侵,目的是驅逐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這場戰爭是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衝突。
這些戰爭不僅改變了中東的政治格局,也對全球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雖然這些戰爭帶來了深刻的人道主義危機,但它們也引發了一些重要的和平程序,例如埃及-以色列和平條約。 然而,中東的和平仍然脆弱,衝突和不穩定繼續不時發生。
以下是每場戰爭的基礎知識:
1948年阿以戰爭這場戰爭也被稱為“巴勒斯坦戰爭”或以色列的“獨立戰爭”,於 1948 年爆發,原因是阿拉伯拒絕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獨立的決議,並試圖以武力消滅新宣布的獨立國以色列。 1948 年 5 月 14 日,以色列宣布獨立,並立即受到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和黎巴嫩五個阿拉伯國家的武裝干預。 戰爭持續了將近一年,經過多次停火和談判,終於在 1949 年初簽署了停火協議,結束了戰爭。
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是20世紀中葉中東的一場重大危機,影響深遠。 這場危機是由納賽爾於 1956 年 7 月 26 日將蘇伊士運河公司國有化引發的,該公司主要由英國和法國股東擁有。 與此同時,埃及封鎖了亞喀巴灣,影響了以色列進入紅海的通道。 作為回應,以色列、法國和英國在塞夫爾制定了一項秘密計畫,以色列對埃及發動軍事行動,為英國和法國奪取運河提供藉口。
1967年的六日戰爭1967 年 6 月 5 日,以色列空軍先發制人地襲擊了埃及的主要空軍基地,然後轉身襲擊了約旦和敘利亞,在短短六天內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這場閃電戰在以色列和西方世界被稱為“六日戰爭”,在阿拉伯世界被稱為“六月戰爭”。
1973年贖罪日戰爭贖罪日戰爭發生在 1973 年 10 月 6 日至 10 月 26 日,起源於埃及和敘利亞襲擊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領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 衣索匹亞 - 敘利亞聯盟在戰爭的頭一兩天佔了上風,但隨後戰爭的潮流逆轉了。 到第二週,敘利亞軍隊已撤出戈蘭高地。 在西奈半島一側,以色列軍隊在兩軍的攻擊下越過了原來的停火線蘇伊士運河,直到聯合國停火令生效。
1982年黎巴嫩戰爭這場戰爭,也被稱為第五次中東戰爭,於 1982 年 6 月 6 日爆發。 以色列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槍手打成重傷**後,以陸軍、海軍和空軍的10萬多兵力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駐黎巴嫩敘利亞軍隊發動大規模攻勢,在幾天內占領了黎巴嫩的南半部。
2023年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8日,一名以色列士兵走出以色列斯德洛特被哈馬斯武裝分子襲擊的警察局。 美聯社報道稱,示威者指責內塔尼亞胡試圖奪取政權,在以色列社會引起轟動,並在以色列軍隊內部引亂。 為了強制司法改革,數百名預備役人員揚言拒絕徵兵,一些中下級軍官也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