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車間裡,方頭方頭“大佬”蓄勢待發,這是上海交通大學水下工程研究所研製的“海龍四號”ROV(水下機械人)。春節過後,“海龍IV”號將參加第85次遠洋航行任務,前往印度洋“探索深淵”。
海龍IV號正在為下一次探險做準備。
關於“海龍”家族
我國海洋資源調查潛水裝置系統有“三條龍”。“海龍”系列ROV、蛟龍載人潛水器和乾隆自主水下機械人。
“海龍”號是上海交通大學水下工程研究所研製的一系列深海ROV系列,擁有中國自主智財權。 “海龍”兄弟覆蓋從3500公尺到11000公尺的不同工作水深,根據不同的功率和大小,以不同的部署方式和動力形式進行輕重作業。
海龍家族在各種海洋探索任務中展示了他們的才華。 “老大哥”海龍2009年,它在中國第21次航行海洋研究任務中創下了3200公尺的潛水記錄,使中國首次使用ROV獲得活的海底黑煙囪樣本。 “海龍”。不rov採用液壓動力,最大下潛深度3500公尺,配備推進器7臺、聲光探測系統、機械手2臺,研發了虛擬監控、懸停定位、主動公升沉補償等自主新技術,正式進入我國深海ROV技術工程化實踐階段。 “海龍”。作業深度達6000公尺,支援多種勘測裝置和重型取樣工具,提高深海勘探作業的能力和效率。 “海龍11000”由電力驅動,搭載7種功能機械手和多種操作工具,可在水下自主導航和探測。
海龍IV號參加了海洋59號科學考察任務。
自2018年以來,“海龍”號和“海龍”號ROV系統的海洋科研應用在海洋首航等多個環節進行了多次湖海試驗和應用,為科研探索貢獻了力量。 “海龍”號是一艘高效電動作業ROV,曾參與中國深海冷流勘測任務,完成了穿越黑潮的高難度作業。 從3月開始,“海龍”號試航隊將參加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和西北印度洋資源與環境調查航行。
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長葛彤正在採集海綿樣本。
“海龍”家族背後的硬核團隊
“海龍”家族的背後,是上海交通大學水下工程研究所的一支科研團隊,“特別能吃苦拼”。 葛彤,上海交通大學首席研究員,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長,船舶設計碩士,從事深海水下無人作業技術與裝備研究25年。 他已經習慣了全年無休的模式,不出差的時候,每個週末都會在實驗室加班。
新的一年,海龍家族成員將迎來新成員,兩艘海龍系列6000公尺ROV將交付。 寒假期間,水下避難所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最近,大家都在為新的一年的科研任務做準備,同時又忙著做好遠洋航行等試海服務工作。
科技創新突破的背後。
是交通大學的科研團隊。
敬業和鍥而不捨的艱苦奮鬥。
向科技工作者致敬!
為交通大學的智慧點讚!
*:新民晚報。
編輯:陳宇陽。
主編:金雪.
推薦閱讀:
1、你看過錢學森和江英的結婚證嗎? 愛得過分甜蜜,令人欽佩。
2. 交通大學的雙子星閃耀! 潘展樂打破世界紀錄,張志珍再次創造歷史。
3.如果你想寫年份,你不能只寫年份! 交通大學學員眼中的一年
4. 當交通大學遇上中國風情,有多神奇?
5、農曆大年初一,交童師傅出世,才華橫溢!
為交通大學的智慧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