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熱點問題與一些地區衝突有關,如俄烏衝突,持續時間較長; 中東地區更加混亂和複雜的衝突,包括巴以衝突外溢引發的巴以衝突和紅海危機; 還有伊朗武裝分子在敘利亞、伊拉克、美國、以色列等地的衝突! 網路上的軍事話題可謂熱點,飛彈相關話題在這裡尤為重要,畢竟在這個時代,制導**是主流,大部分的攻擊和報復都是從飛彈開始的! 所以筆者也想蹭熱聊聊飛彈的發展故事(簡史)!
當然,在談論飛彈的演變之前,讀者可能需要同意作者對飛彈概念的看法。 制導飛彈(飛彈,又稱制導火箭),是一種自給自足的動力系統(噴氣發動機或火箭發動機),可以在大氣層(或太空)中飛行,具有制導遠端爆破能力**,是一種具有精確打擊能力的現代**。 飛彈和制導炸彈的區別在於後者有制導但沒有威力,飛彈和火箭炮的區別在於後者有動力但不制導。
說到飛彈,不得不提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火箭(這裡指古代),早在唐代,中國就發明了火藥,這為火箭的問世奠定了基礎,到了公元969年,北宋,發明了一種以火藥為動力的遠端火箭,這種火箭是由乙個密封的、裝滿火藥的彈藥筒加上箭體, 在未密封的一面點燃彈藥筒中的火藥,並利用向後噴射的火藥氣體產生的反作用力推動火箭飛行,從而達到攻擊敵人的目的。這種古老的火箭的工作原理與今天的固體燃料火箭的工作原理基本沒有什麼不同。 從那時起,這種**就被廣泛地用於戰爭中。 在十三世紀中葉,入侵中亞和歐洲部分地區的蒙古人和阿拉伯人將火箭技術引入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 和火藥一樣,中國是火箭的故鄉,但最終,它首先被西方人“發揚光大”。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古代火箭還是今天的火箭,它們應用最廣泛的是軍用,與飛彈最大的區別是發射後不再受控,因此不具備精準打擊的能力,作戰效率不高,威力也有限。 雖然它們不是飛彈,但它們是飛彈發展的必要階段。
飛彈是制導火箭,火箭自然要能夠制導,如果要說制導,就不得不說陀螺制導,一種利用陀螺儀技術實現飛彈或飛機精確導航定位的方法。 陀螺儀是一種通過檢測旋轉運動並保持其方向相同的方向來測量和保持方向的裝置,從而提供導航系統所需的方向資訊。 這種技術的關鍵是保持飛機的方向資訊,即使在沒有外部引導或參考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這種慣性導航系統可以提供飛機的精確方向、姿態和轉速等資料。
早在19世紀,法國物理學家讓·巴蒂斯特·萊昂內·菲涅耳就提出了陀螺儀的概念。 然而,直到 20 世紀初,陀螺儀技術才開始得到實際應用。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陀螺儀被用於飛機和潛艇的導航系統,但這些系統尚不具備全陀螺儀制導的特性。 1917年,美國海軍發明了一種基於陀螺穩定自動駕駛儀的自主無人機,轟炸了德國的一家潛艇工廠,這可以看作是人類早期對動力慣性制導的探索**。 1939年,英國還設計了一架自主無人機轟炸德國,但最終因人道主義糾紛而取消。
上世紀初,俄羅斯科學家康斯坦丁建立了火箭運動的基本數學方程,理論上證明火箭可以克服地球引力,並有可能成為太空飛行器。 1926年,美國現代火箭之父羅伯特·哈金斯·戈達德成功研製出液體火箭,並主導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液體燃料火箭的飛行試驗! 1932年,他首次使用陀螺控制的氣舵來控制火箭的飛行。 美國宇航局在馬里蘭州的主要研究中心被命名為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以紀念他。
在三十年代,蘇聯在火箭技術方面更加先進,他們放棄了在飛彈上使用活塞發動機的嘗試,轉而使用液體火箭和噴氣發動機(這個想法一直持續到今天)。 由謝爾蓋·科羅廖夫(Sergei Korolev)領導的飛行飛彈研究小組測試了各種有翼火箭,並於1936年完成了212飛彈專案,這是一種液體火箭發動機驅動的三軸陀螺穩定巡航飛彈,射程為50公里。 然而,在1938年,蘇聯的清洗席捲了火箭研究所,許多專家被處決,科羅廖夫被判處十年苦役,這種砍掉手臂的愚蠢行為導致了蘇聯巡航飛彈計畫的瞬間崩潰。
所有現代飛彈都是在火箭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飛彈真正誕生於20世紀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戰前,德國在火箭技術方面已經處於領先地位,1933年,由德國火箭專家沃爾特·羅伯特·多恩伯格和韋納·馮·布勞恩領導的火箭開發小組開始開發飛行火箭和彈道火箭。 在多次失敗之後,布勞恩和其他人在1942年成功研製出一種改進的A-4彈道火箭,即V-2飛彈,兩個月後,另一枚飛行火箭也成功了,命名為V-1飛彈。 因此,世界上第一枚彈道飛彈和第一枚飛行飛彈誕生於1942年底。 當極具破壞力的V-2繼續從天而降高速轟炸倫敦時,不知道放棄使用無人機進攻德國的英國人一開始是怎麼想的。
V1飛彈配備渦輪噴氣發動機,類似飛機的發動機,使用簡單的陀螺儀和氣壓計導航系統,射程為370公里。 V1飛彈發射後,會飛越英吉利海峽,然後在目標城市上空一定高度滅火,然後滑翔到目標區域進行包括攻擊。 雖然V1飛彈造成了一些破壞,但由於其精度相對較低,巡航速度相對較慢,英國反導系統和戰鬥機取得了相當的攔截成功率,成功攔截了多枚V-1飛彈。
V2是一種相對成功的飛彈,具有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能夠在高達100 km的軌道高度和接近500 km的射程下飛出大氣層。 它採用彈道彈道,發射時以極高的速度垂直上公升到空中,然後飛出大氣層,最後高速下降到目標區域。 由於其高速和突然下落,V2飛彈很難攔截。 它對英國倫敦等城市造成了巨大破壞,是飛彈技術的里程碑之一。 毫不誇張地說,倫敦是歷史上第乙個遭到飛彈襲擊的城市。
V-1 和 V-2 代表兩種不同的飛彈技術,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 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目標城市造成了嚴重破壞,並在飛彈技術的發展中發揮了先鋒作用。 它們分別是當今所有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的鼻祖! 為後續飛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至此,能夠改變未來戰爭面貌的新風格終於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德國投降後,美蘇瓜分了德國的飛彈技術(包括專家、裝備、相關物資),因此戰後兩國的飛彈和航天技術發展迅速。 蘇聯在 2 年開發了基於 V-1950 的彈道飛彈。 它是蘇聯第一枚用於測試和開發飛彈技術的實用彈道飛彈。
R-2是蘇聯於1952年研製的改進型短程彈道飛彈,此後蘇聯繼續在飛彈技術方面積累經驗。
50年代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機械、高能燃料、特種材料、無線電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精密儀器機械等各種現代技術的進步,為飛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蘇聯出於戰略目的開發了彈道飛彈R-1950。 這是蘇聯第一枚配備核彈頭的彈道飛彈。 同一時期,蘇聯還研製了用於戰術目的的R-11飛彈(綽號“飛毛腿”),冷戰期間部署在東德、古巴等地,以威懾對手,在此期間,蘇聯在飛彈技術上領先於世界。
美國帶走了德國科學家和部分“V-2”庫存,起初在飛彈研發方面並沒有取得任何重大成就,而只是繼續使用V-2,然後在此基礎上,在47年內提出了用於研究目的的飛彈Aerobee。
面對蘇聯的領先地位,美國加快了發展中程和洲際飛彈的步伐,迅速縮小了與蘇聯在飛彈技術上的差距。 美國在1950年代初研製的彈道飛彈,紅石飛彈,也是V-2的改進版。 它被用於軍事和科學研究,後來成為紅石火箭家族的基礎。
木星飛彈是美國在1950年代中期研製的一種中程彈道飛彈,用於戰略和戰術目的。 木星飛彈在冷戰期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因為它部署在土耳其和義大利,導致了一些國際緊張局勢。
1955年,中國著名火箭專家錢學森先生回國後突破美國,很快引領了中國火箭和飛彈工業的開始,中國開始模仿蘇聯的R-2,1960年11月5日,在酒泉發射場,“東風一號”飛彈試射成功,至此,中國也進入了飛彈時代, 60年代初,中國研製出自己的“東風二號”中程彈道飛彈,射程1250公里,初步具備打擊遠端目標的能力,提高了核威懾水平。
如前所述,從二戰期間德國發明飛彈,到50年代美國、蘇聯等戰勝國基於德國技術研製的飛彈,都屬於第一代,解決了從零開始製造飛彈作為未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問題。 第一代飛彈一般採用液體火箭發動機,體積大,機動性差,技術複雜,準備時間長,使用不方便。 它採用的簡單的慣性制導和無線電指令制導方法,在命中精度和抗干擾能力方面並不高。 第一代飛彈的階段主要集中在彈道飛彈的研製上。 儘管他們在射程、命中精度和威力上都超過了火炮,但他們的整體戰鬥力仍然很低。
飛彈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四代,即上個世紀的第二代飛彈。
六七十年代研製投入使用,利用計算機和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體積減小,重量減輕,結構簡化,效能明顯提高。 它們通常使用固體發動機和渦輪噴氣發動機和渦輪風扇發動機,這增強了機動性,不再簡單地追求高速。 同時,慣性導航和半主動雷達導引頭的使用提高了命中的準確性和概率。 彈頭型別的增加和系統結構的簡化使得增加第二代飛彈的火力並縮短戰鬥反應時間成為可能。 第二代飛彈可以看作是飛彈效能全面提公升的時期,也是各國開始大規模部署飛彈的時期。
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第二代飛彈主要由MX飛彈(以前稱為“和平衛士”)和三叉戟I(三叉戟I)潛射彈道飛彈組成。 這些飛彈具有重大的技術改進,包括多彈頭能力、更高的精度和更遠的射程。
RSD-10,北約代號為SS-20 Saber,是蘇聯在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一種中程彈道飛彈。 它的遠射程和強大的打擊能力使其成為冷戰的關鍵部分。
中國的第二代飛彈主要包括東風-3和東風-4。 它們都是在 60 年代開發的,DF-3 的射程在 2,800 到 3,000 公里之間,並於 70 年代投入使用; 東風-4的射程達到4000公里,並於70年代末投入使用。 它們都屬於中程彈道飛彈,是這一時期中國國防的重型武器。
第三代飛彈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和90年代研製和安裝的,其效能得到了顯著提高。 這是由於在飛彈制導系統中應用了紅外成像、公釐波雷達、雷射、地形匹配和衛星導航等高新技術,實現了復合制導,將命中精度提高到幾十公尺。 此外,第三代飛彈可採用垂直發射裝置,具有全方位攻擊、飽和攻擊和快速反應能力,同時採用模組化、系列化開發,具有多型別、多目標殺傷能力。
第三代飛彈的出現是軍事需要和技術推廣的結果,美國是越南戰爭戰敗後推動第三代飛彈發展的主要國家之一。 第三代飛彈作戰以“外科”打擊為基礎,美軍在多場戰爭中利用第三代飛彈進行高科技打擊,取得了顯著成效。
美國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飛彈是三叉戟II(Trident II)潛射彈道飛彈,是美國核打擊力量三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BGM-109巡航飛彈又稱戰斧巡航飛彈,是美國製造的全天候亞音速多用途巡航飛彈。 這種飛彈是典型的第三代飛彈。 該飛彈的特點是射程遠、飛行高度低、具有一定的隱身能力、穿透能力和生存能力,破壞效果好,通用性強,可從各種平台發射。
OTR-23“OKA”地對地飛彈是蘇聯在80年代研製的一種短程地對地戰術飛彈,在20世紀80年代,蘇軍的戰略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僅強調核戰爭,而且強調常規戰爭,特別注重進步。
炮兵在常規戰爭中侵犯縱深政策的能力。 “Okka”地對地飛彈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發的。
白楊-M(Topol-M)是俄羅斯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系統的一部分,具有快速發射能力、高精度和多彈頭系統。 它是一種固體燃料陸基彈道飛彈(洲際彈道飛彈)(ICBM),專為遠端(射程超過10,000公里)目標而設計。 它是俄羅斯戰略飛彈部隊的一部分,用於維持該國的核威懾力量。 該飛彈系統的公升級版本仍在開發中,以保持其在現代飛彈技術中的競爭力。
紅旗-9(HQ-9)是中國研製的中程防空飛彈系統,屬於第三代飛彈。 該飛彈系統是中國陸軍和海軍防空部隊的主要裝備之一,射程遠,採用先進的雷達制導技術,具有同時跟蹤和打擊多個目標的能力。 紅旗9號主要用於打擊敵機、飛彈等空中目標。 它不僅可以用於陸地防空,還可以用於海軍防空作戰的艦艇上。
東風-5系列洲際彈道飛彈是中國第一代洲際彈道飛彈,屬於第三代飛彈範疇,於上世紀80年代初定型,而東風-5B是該系列的改進版,於2006年定型。 東風-5B採用了更先進的技術和設計,使其在射程、精度和機動性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 飛彈(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強調資訊化和網路化。 與第三代飛彈相比,第一代飛彈與戰場資訊系統連線能力明顯提高,衛星導航慣性復合制導和雙模多模式復合導引頭的使用進一步增強了其目標識別和抗干擾能力,命中精度達到公尺級。 通過戰術資料鏈,實現飛彈、發射平台和指揮中心之間的雙向通訊,具備協同作戰和系統作戰的能力,適應多域多目標的挑戰。
據悉,計畫於2031年服役並執行戰鬥任務的新一代哥倫比亞級SSBN戰略核潛艇可以配備更新的潛射飛彈,以完全取代之前的俄亥俄級潛艇。
美國的“愛國者-3”(Patriot Advanced Capability-3)防空飛彈系統是最先進的防空飛彈的代表,該型飛彈的發展提高了反水面戰術彈道飛彈的攔截距離和殺傷概率。
伊斯坎德爾飛彈(Iskander Missile )是俄羅斯比較有代表性的戰術短程彈道飛彈系統,北約稱之為伊斯坎德爾-M(SS-26 STONE),它採用更先進的制導系統,射程短,但精度高,速度快(超過6馬赫),該飛彈誕生於蘇聯解體後,北約不斷東擴,俄羅斯安全局勢惡化的背景。
俄羅斯最新的“薩爾馬特”(SARMAT)飛彈,官方編號為RS-28,屬於超重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北約昵稱撒旦-2,它使用液體燃料,最大射程超過16000公里,採用新型慣性制導、星光制導和衛星制導的復合制導方式,打擊精度高。 它可以攜帶多枚核彈頭(16枚75萬噸級彈頭或1枚4000萬噸TNT當量彈頭),可以飛越北極甚至南極,對世界上任何目標造成毀滅性打擊,被譽為飛彈家族的“絕對王者”。 俄羅斯軍方表示,它“可以夷平整個國家並擊敗任何防禦”。 有趣的是,它也是在北約圍困的背景下誕生的。
東風-26中遠端彈道飛彈被譽為“航母殺手”,是中國研製的核常規彈道飛彈,具有靈活的打擊範圍和精確制導系統。 射程超過4000公里,具有精確打擊陸地重要目標和海上大中型艦艇的能力。 尤其是反艦是它的專長,它的出現讓美國航母再也不敢在中國近海炫耀自己的威力了!
東風-41(DF-41)洲際戰略核飛彈承擔著中國戰略核威懾的重任,是中國領先的洲際飛彈,也是著名的“東風快車”家族的最新成員之一,射程超過10000公里,可攜帶多枚核彈頭,可打擊遠距離目標,具有較強的核威懾和打擊能力。 因此,有句話說“東風快車,使命一定要實現”!
世界第五代飛彈的發展始於2010年左右,由於各國的政治軍事目標、作戰任務和技術基礎不同,技術方向多樣化。 一些國家選擇沿著一流飛彈資訊化、網路化路線繼續公升級改造,另一些國家則採用創新技術研製新型飛彈。 新飛彈包括逐步開發的第五代飛彈和其他更具顛覆性的版本。 目前,處於研製階段的第五代飛彈有向協同化、系統化、整合化、跨域化、高速化、多用途化、自主化、平台化、小型化方向發展的趨勢。
美國海軍的“標準-6”艦空飛彈系統通過“協同作戰能力”(CEC)資料鏈獲取預警機的偵察資料,進行超視距攔截。 這正是第五代飛彈的協同特性。
俄羅斯尚未正式宣布或定義第五代飛彈。 然而,俄羅斯從未停止開發更先進的飛彈技術,並引入了一些被認為具有先進特性的飛彈系統,例如安加德“先鋒”高超音速飛彈,它可以繞過敵方飛彈防禦系統,對目標進行高精度打擊。
雖然,目前東風家族還沒有正式宣布擁有第五代飛彈。 不過,根據中國的**報道,中國已經成功研製出第五代空空飛彈雷電-21,它採用了高超音速滑翔彈頭和慣性制導技術等最新技術,可以擊落任何移動的飛機。 也可以在超視距範圍內發射,射程不小於350公里,是中國戰機在空中作戰的利器。
可以預見,中國的飛彈技術將邁向更高的高峰。 智慧型、隱身和高速將成為必不可少的技能。 隨著研發創新的不斷深化,以及對我國飛彈技術的堅定不移的保護,我國飛彈技術前景廣闊,將繼續引領世界。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快遞家族的新成員東風-51也會誕生。
東風快運,使命一定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