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規矩,就沒有圈子”,相信這句話大家都耳目一新。
這是父母在我們教育我們時經常說的一句話,現在我們是父母,同樣適用於我們的孩子。
如果孩子沒有規矩,他們可能找不到朋友一起玩,可能會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
因此,讓孩子懂得禮貌、循規蹈矩真的很重要,這對以後學習和成長中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很有幫助。
那麼,當孩子長大後,應該如何制定規則呢? 你如何為孩子制定規則? 我將在下面為您解釋它們。
有人說,孩子越小,越容易制定規則,甚至有外國專家說,你應該在7-8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為孩子制定規則。
但1歲以下的孩子還處於空白期,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他們幾乎沒有自己的意識,他們不明白什麼是因果關係。
因此,在此期間,大多數規則都是徒勞的。
與其把時間花在無意義的事情上,不如把這段時間花在孩子身上,幫助他們建立更強的安全感。
順便說一句,我記得在著名心理學家吳志巨集的一本書《家為什麼疼》中,有這樣一種觀點。
據說,3歲以下的孩子與母親分開的時間不應超過14天,否則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1歲以後,孩子逐漸有了自我意識,雖然還不太了解因果關係,但能從父母的語氣和表情中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可以做。
我們的寶寶馬上就要1歲3個月了,我發現他一歲以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莫名其妙的哭鬧”和“對大人做事”。
一、莫名其妙地哭了
為了更好的養育孩子,我看了很多育兒書籍,諮詢了同齡的媽媽,她們都說孩子有這樣的特點。
這說明,莫名其妙的哭鬧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共同特徵。
孩子莫名其妙地哭泣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我的孩子在一歲之前很好照顧,一歲以後就開始哭得越來越多?
因為當孩子長到一歲時,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一歲以後,孩子會逐漸獨立行走,伴隨著越來越強的活動能力。
然而,此時,兒童言語能力的發展還不足以讓他們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願望。
那該怎麼辦呢?
哭!
你只能哭來表達你的不滿。
所以你會發現,一歲以後,你的孩子變得非常哭泣,但這並非莫名其妙。
只要你仔細觀察,你就能找出原因。
最常見的原因是口渴、飢餓、嗜睡,或者你想要的東西不可用,或者你感覺不舒服。
現在我們知道了原因,我們只需要開出正確的藥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並妥善解決。
例如,如果我的孩子想要他表弟的玩具,而表弟不給他,或者不知道他想要哪乙個,他會哭。
但只要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他就會立即微笑。
第二,與成年人作對
另乙個讓我頭疼的問題是,我喜歡和大人作對,就是越不讓他做事,他就越會做。
比如,他不被允許撿垃圾桶,但垃圾桶裡好像有很多寶貝,一時看不見就開始在垃圾桶裡翻找。
另外,如果你不讓他眨眼,他就越會這樣,做完之後他會讓自己“咯咯笑”。
其實,這些都是他們想吸引大人注意的事情,或者對某些事情感到好奇。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選擇忽略或使用其他玩具來吸引他的注意力,小孩子會暫時忘記它。
如果是比較危險的事情,父母需要認真地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危險,雖然他不明白,但他看到你認真的表情,明白這是不對的。
當然,如果能帶他直接去做,讓他自己去感受,可能會被記住更長的時間。
例如,做乙個觸控熱水的實驗。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特點不同,家長要根據孩子的發展特點為他們樹立榜樣。
3. 參考規則
以下是孩子在3歲以內仍需建立的規則,僅供參考:
1.您玩過的玩具應妥善存放和整理;
2、飯前、如廁後要洗手;
3.不要亂扔垃圾,垃圾應放在垃圾桶內;
4、不要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或哭著威脅父母買東西;
5、哭也沒用,你得說出你的想法;
6、見到熟人時主動打招呼;
7、學會自己吃飯,不浪費食物;
8.禁止說髒話;
9.未經別人同意,你不能拿走別人的東西。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大人的引導和監督,最好的規律就是“以身作則”,我相信以身作則的作用大於言辭。
我是小五歲,我是媽媽,成為媽媽,我們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