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凜冽,化身風魄。春節期間,伴隨著中國大地上蓬勃的春意,文物博物館單位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開展了一場豐盛的“文化盛宴”,讓百姓感受到濃郁的新年氣息,吸收豐富的歷史文化滋養。
文潤開啟新的一年寫祝福字、製作陶器、尋找“龍物”、欣賞民......春節假期期間,文化博物館場館洋溢著濃濃的新年氣息,洋溢著新年的喜悅。 景山公園首皇廳找龍和納夫,永定門廣場舞獅和舞龍快閃表演,阿里山廣場堂獅子鑼鼓配樂,沿途表演,鐘鼓廣場舞龍舞獅,相得益彰......彼此春節期間,北京中軸線上各遺產點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圍繞“中軸線上的農曆新年”主題,用“深”字,通過“樂舞軸”、“祝福軸”、“探中軸”六段,對中軸線進行深度詮釋, “展覽軸”、“互動軸”和“點亮中軸線”,帶領廣大公眾和中外遊客深入探究中軸線的文化脈絡,感受古都的魅力,共同推動中軸線和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產的保護。慶祝龍年,這是首都獨有的。
高高懸掛的古燈籠,動人的古畫,龍......可以變形的機甲長城圓明園遺址公園推出2024年“圓明園元旦”春節園林聯歡晚會,從農曆年初一到農曆正月初十五,將傳統新年習俗與現代科技融為一體,在欣賞民俗風情、品嚐新年味道中再現了故宮的古老韻味, 一起慶祝龍年新年。圓明園南門廣場人頭攢動,展出的大型機甲藝術裝置《長城龍》吸引遊客駐足觀賞。 春節園林晚會特別推出的系列文化活動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在蘋果(蘋果)香榭麗舍大街打造的博物館大觀活動,匯聚了全國各省市博物館的精品展品和特色文創產品,為遊客送上一場文化新年盛宴。 位於春寨的歷史悠久的品牌展區,匯集了傳統工藝和經典品味,讓參觀者大飽眼福,大飽口福。 在文明的聖地,送上5000年的祝福。 春節期間,良暚古城遺址公園遊客絡繹不絕,為滿足遊客需求,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策劃並推出了新年祝福、良渚十萬工匠、成長市場等一系列文化體驗活動。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南廣場開展祝福詞祈禱活動,結合良暚古文化,開展製陶、捏泥、玉雕、年剪紙等手工藝活動,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前來感受良渚古城濃郁的歷史底蘊,在良渚古城度過文化年。
春節假期期間,南昌漢朝海陽後國考古遺址公園人頭攢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領略漢代海陽文化的獨特魅力。 走進南昌漢代海陽侯爵遺址博物館,不僅有華麗的文物,還有精彩紛呈的活動,海陽迎春,九龍送來祝福,濃郁的“新年氣息”帶來不一樣的春節體驗。 當傳統文化的魅力與時尚時尚的現代時空碰撞,又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農曆年初三,侯敦墩園的“龍眼”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體驗,在家長的帶領下可以看到現場,孩子們小心翼翼地用金色墨水或金色墨水在“準備大福”的門上貼上一塊金色的“馬蹄金”, 承載著龍的新年願望。
農曆新年正七,雲岡石窟人頭攢動,洋溢著節日的歡樂氣氛,遊客近距離感受這座千年石窟寺的獨特魅力。 保護傳承——中國石窟寺書畫藝術展、影視廳老電影機展、世界之美與共性——費曉彤學術史與家國情懷展、聖地重雲岡百年復興展、新年館中:“畫龍送福”版畫、“相龍瑞琪福娃到來”拓印製作、 “書法香飄龍再現”書法活動......豐富多彩的春節活動讓遊客不虛此行,好評如潮。金祠館結合地域文化特色,以尋找現存最早的千年木雕盤龍、“互動舞龍”、“背鐵棒”、原創處境喜劇《宋塑華上》、原創劇《唐風瑾雲談祠祠》為核心,打造“新年館——祠祠享新年, 萬物興龍傳統文化系列活動“,包括”知新年風情“、”尋新年樂趣“、”賞新年味道“三大板塊33個小專案,營造濃郁的節日氛圍,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歷史同期的最高水平相比,參觀人數增加了300%。
農曆新年大五,甘肅省竹簡博物館一樓大廳座無虛席,正在上演《音樂敦煌》的大型真人沉浸式體驗劇。 春節期間,甘肅省簡簡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蘭州博物館聯合推出“三館聯動”大型博物館文化跨界活動,舉辦簽到、集郵、漢服走秀、古風市集等系列活動,讓觀眾度過歡樂祥和的文化年。 館裡的“物”們都期待著新的一年館裡的“物”們都期待著新的一年全國各地的博物館以開設新展覽、組織社會教育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滿足度假遊客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龍遊中國,龍在龍年看龍。 大同市博物館特別推出“龍碧城龍年”展覽,設有“來龍去脈”、“龍遊百器”“吉祥龍瑞琪”三個單元,展現了中華龍文化,包容江河,自強不息,營造祥和喜慶的新年氛圍; 遼寧省博物館“天上飛龍——嘉辰龍年十二生肖文物展”分為“來源”、“形狀”、“意義”、“靈魂”、“傳記”五個單元。 天津博物館推出“九寶尋龍”龍元素文物聯動活動,中外遊客可在“龍行——天津博物館藏龍文物特展”中尋找龍元素線索,順著線索在館內其他展廳尋找相應文物,體驗“龍年獵龍”的新年歡樂; 貴州省民族博物館精選了貴州省各民族反映龍文化和龍形的珍貴文物,涵蓋銀飾、刺繡、蠟染、剪紙、面具、木雕、服飾等多大類,內涵豐富,工藝精湛。
為了滿足公眾在春節期間的參觀需求,許多博物館要麼新館,要麼重新開館,以新的態度歡迎遊客。 上海博物館東館迎來“青銅展廳”試執行,與人民廣場館、北館形成新年“三足”趨勢; 江蘇蘇州中國崑曲博物館,古舞台上再現了百多年前公會堂的繁華景象,上演了崑曲《天官福》《牡丹亭-園圃》《天樂壇》的經典選段;最近翻修一新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鼓浪嶼八卦塔已重新對外開放,吸引了眾多遊客在春節期間前來參觀和打卡。 故宮博物院存放處在春節期間提前15分鐘開放; 三星堆博物館於農曆正月初一發布公告,2月11日至17日增加網上預訂次數; 廣州南越王博物館除了從農曆新年第一天到農曆新年八的正常開放外,還增加了夜間開放......從農曆新年第一天到農曆新年第三春節假期期間,不少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優化服務措施,這些調整反映了公眾對文化博物館的熱情日益高漲,也反映了世界各地博物館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做出的務實努力。
線下人多,線上流量也洶湧澎湃,熱鬧非凡。 各地文博單位通過雲直播、雲展等方式擴大傳播覆蓋面,拓展春節文化體驗空間。 12個**平台聯合推出“2024國家博物館新年展直播活動”,帶領雲網友沉浸於欣賞國寶、參觀展覽; 故宮博物院推出名為“農曆新年”的線上展覽,讓參觀者足不出戶就能在故宮博物院找到龍,並利用全息影像捕捉技術,將面積達7140平方公尺的皇宮建築“移動”到線上。 赤峰市推出“龍鄉賞'龍'”線上龍文化海報主題活動,線上展示全市藏品中精選的龍形、龍紋文物,讓市民線上觀賞“龍”,屏觀“龍”,領略手中的“龍”。
龍年伊始,不少人將紅色地標視為“新年的第一站”,在重溫紅色記憶中吸取“新年第一課”。 春節期間,中國共產黨第一紀念館,從農曆新年第一天到農曆新年八,志願者們在會場門口進行微講,帶領市民和遊客走近活動歷史,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初心; 在閩西大地,古田會議紀念館內的多個專題展覽,體現了蘇維埃地區精神的發展和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蹟。 在江西吉安,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開展了“新年社會教育活動”,聽了一場博物館講解,看了一場**,重溫了一部景岡山紀錄片,聽了一位鮮為人知的偉人故事,朗讀了一封老區人民73年前寫的賀年信,讓觀眾可以回顧革命時期的艱辛,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
*丨國家文物局(文:李銳、李翔) 編輯丨甘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