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紅軍被迫放棄蘇區,開始了史無前例的25000裡長征,但當紅軍經過一年的艱苦跋涉終於來到陝北時,很快就在敵人的圍困下陷入了嚴重的生存危機。
在這樣的生死關頭,**成功地利用了敵人之間的矛盾,主動打破了封鎖,並通過爭取外援、迫使人民**承認紅軍的地位,打破了困境,使中國革命終於開始了新的征程。
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不得不戰略性轉移,當時掌握紅軍權力的薄谷、李德堅持要到湘西加入**和蕭克的紅軍第26軍團,結果, 紅軍在湘江戰役中損失了一半以上,暴露了其意圖。
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勸說眾人進軍貴州,在遵義大會上重新建立領導班子,恢復***指揮權。
然而,紅軍在錢北建立根據地的想法很快就無法實現,只能北上四川,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開會時,雙方領導人對下乙個目標產生了分歧。
** 我不得不獨自率領紅一軍9000多人穿越草原向北,但幸運的是,我一走出草原,紅軍就在哈達普取得了大勝。 通過繳獲敵人的報紙,**得知陝北有紅軍,於是決定率領紅軍繼續北上,在陝北定居。
1935年10月19日,歷經367天的**紅軍來到陝北吳起鎮,與當地紅軍和當地**建立了聯絡。 這時,他得知原本屬於徐海東率領的紅四方面軍的紅二十五軍先於他們抵達陝北,與陝北當地的紅軍合併,組成紅十五軍。
隨即,他以**的名義下令釋放被冤枉的同志,最終通過一系列會議,實現了**紅軍、陝北紅軍、紅二十五軍的軍政體系融合。
然而,當紅軍到達陝北時,不僅缺糧缺彈藥,精疲力竭,而且長征出發時只攜帶了1000多銀元的金銀。 後勤部部長楊志成向***匯報,至少需要2000個海洋才能過冬,於是他親自寫信給徐海東借了2500銀元,以解決目前吃穿的問題。
當時,紅十五軍的軍費總共只有7000銀元,但徐海東卻毫不猶豫地命令供應部長查國珍拿出5000銀元給紅軍。
此外,當時紅軍雖然建立了20個縣級政權,但實際上只控制了40萬人民,陝北大部分土地非常貧瘠,少數縣城基本被敵人控制。
12月,各部隊的緊急電報送到***的辦公桌上,**反覆說部隊已經到了吃黑豆充飢的地步,**還發來電報說,第一軍還缺兩千件棉衣。 國民黨當局加緊對陝北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其控制下的報紙大肆宣揚將紅軍困在陝北的想法。
好在此時,紅四方面軍主力試圖南下成都平原,這分散了蔣介石的注意力,給了紅軍破敵圍困的寶貴時間。
當他得知徐海東慷慨地送來了五千大洋和一批較新的輕機槍時,心中感激不盡,不禁好奇,紅二十五軍到了陝北後,怎麼還這麼有錢。
原來,從湖北、河南、皖到陝北的紅25軍形勢也不容樂觀,面對東北軍主力的追擊,大家都做好了殊死搏鬥的準備,沒想到東北軍在外面被打敗了, 紅軍從第109師繳獲了大量**彈藥。
1935年9月,紅25軍先在嶗山擊敗東北軍第110師2個團和107師1個營,又在榆林橋殲滅第107師第619團,俘虜團長高福遠。
連續打勝的紅25軍,不僅繳獲了大量的銀元和物資,而且機槍數量也超過了每個戰鬥連所需的六挺機槍。
在詳細了解了紅25軍與東北軍作戰的經驗後,他迅速選擇了突破敵人封鎖的突破口,以改善與東北軍的關係。 眾所周知,東北軍原本是北洋軍閥張作霖打造的一支馮軍,1928年,張學良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生意,宣布效忠南京。
然而,蔣介石只想利用張學良,趁機削弱東北軍,所以他在918歲以後,張學良被故意要求放棄東北全軍進關。
此後,蔣介石不顧東北軍官兵返鄉的強烈願望,逼迫他先到湖北、河南、安徽與紅四方面軍作戰,再進入陝北“圍剿”紅軍。
** 在與紅四方面軍將領爭論北上還是南下時,明確指出南下紅軍只會繼續與國民黨集團進行毫無意義的內戰,只有北上才能利用一些地方軍閥想抗日、用政治手段拯救紅軍的心態。
面對蔣介石東北軍發動的又一次攻勢,**下令將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合併,恢復紅一軍的名稱,並於11月聯手在直羅鎮殲滅東北軍第109師和第106師第617團[1]。
張學良前往南京,希望蔣介石能夠撥出資金補償第一批士兵,卻得知蔣介石以整軍的名義撤銷了東北軍三個師的番號。 在終於見到蔣介石的面子只是為了個人利益的同時,張學良得知共產黨願意支援東北軍回鄉。
於是他只好接受了高福遠等人的提議,決定與紅軍聯絡。 1935年初,紅25軍在陝南的第一仗中,將17路軍第3守備旅徹底殲滅,因此,17路軍總司令楊虎成不想與日益強大的紅軍為敵。
1936年1月,在高福元的協調下,張學良親自到羅川會見了我黨代表李克農,雙方達成了互不侵犯、互貿協議。 為了表示誠意,張學良當場給了我軍一萬銀元,這對當時困難極為難的紅軍來說,是一種解脫。
4月9日晚,張學良在洛川第一次見面,經過一夜的交談,他完全被我們黨為人民的一切主張所折服。
翌年,張學良直接借給或給了紅軍15萬海運和25萬法幣,還給紅軍提供了4萬套棉衣、子彈等物資。
此外,東北軍第67軍司令員王義哲在張學良的默許下,還用“剩餘物資”和10萬元法幣向紅軍送去了2000多支步槍、近70萬發子彈。
可以說,蔣介石妄圖讓紅軍、東北軍、十七路軍自相殘殺,以達到他“一石二鳥”的安排,但因為口才,讓他舉石出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是,與東北軍的接觸只能循序漸進地進行,陝北地勢稀少,使紅軍根本難以擴軍。
經過慎重考慮,**提議向東到山西發動軍事行動,最好在呂梁山的五個縣建立新的蘇維埃區。
當時山西是軍閥閻錫山的地盤,對方在當地耕種了十幾年,建立了一手統治。 但***指出,無論燕錫山如何作秀,都無法掩蓋他作為封建軍閥殘酷剝削貧苦群眾的事實,而燕錫山的晉軍人數與東北軍一樣多,但意志薄弱。
因此,如果東征山西取得全面勝利,就能夠開闢新的富饒根據地,即使不能在山西站穩腳跟,也有可能籌集糧食和資金,有利於紅軍的發展。
1936年1月27日,西北召開軍事會議,決定組建紅軍抗日先鋒軍,***任總司令。
2月20日晚8時,紅軍拉開了十字軍東征的序幕,僅用了兩天時間就完成了渡河。
雖然燕錫山防備萬分,修建了數百里的河防陣地,但作為內戰高手的晉軍,在百戰中倖存下來的紅軍士兵面前,卻是完全不堪一擊的。
紅軍輕鬆突破江防,讓閻錫山感到太原危機感,他立即下令將原來駐紮在陝北的四個旅調回陝西西部地區,加上陝西西部地區的乙個旅,迅速進軍,包圍了包圍石樓、中央的紅軍。
但由於通訊落後,各部門無法真誠團結,25日,徐海東指揮紅15軍先在陽陽重創金穗軍第203旅,27日指揮紅1軍殲滅金穗軍王牌部隊獨立二旅大部分。
3月初,紅軍主力在扣九峪對晉軍三個旅造成重大損失後,主力分兵南北籌措資金,**指揮一支小部隊率領敵軍主力在山西西部山區繞圈。
3月下旬,紅1軍攻占薊縣,逼近運城,紅15軍甚至到達太原郊外的金廟。
對於紅軍入侵山西,最高興的人是一直在玩政治陰謀的蔣介石,他迅速命令陳誠率領**軍的10個師,隨時準備進入山西。
但當紅軍東征開始的時候,閻錫山實在不敢相信,他那近十萬大軍竟然幫不了只有一萬多人的紅軍,蔣介石也不急著進軍,而是希望晉軍和紅軍戰敗後,能收穫漁夫的利害。
直到紅軍相繼殲滅或擊敗晉軍8個團,閻錫山才徹底慌了,他顧及之前與蔣介石的恩怨,親自跑到陳誠的總部,讓**軍立即進山西滅火。
這時,蔣介石也認為“山西**”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軍空軍先是開始對紅軍陣地進行不分青紅皂白的轟炸,然後裝備精良的**軍開始進入山西,並命令張學良和楊虎成的部隊北上封鎖黃河。
這時,***才意識到,一旦閻錫山和蔣介石聯手,紅軍就會完全陷入被動,畢竟之前在土城的**紅軍和白漳關的紅四方面軍的失敗,都與**陸軍空軍軍閥部隊的支援有關。
**軍委眼在山西建立紅色政權的時機尚未成熟,於4月28日正式命令紅軍在山西省西北地區集結,為師團返回做準備。
到5月5日,紅軍已全部渡過黃河返回陝北,閻錫山立即開始逼迫**軍撤出山西,無暇追擊。
在這次東征中,紅軍繳獲了4000多門火炮和20多門火炮,籌集了30萬銀元,擴大了8000多人。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紅軍東征也讓閻錫山看到了紅軍強大的戰鬥力,所以第二年日軍逼近山西時,他不顧舊恨,主動邀請八路軍進晉作戰。
東征結束後,5月19日,紅軍又發動了一次小規模的西征,用兩個多月的時間消滅了盤踞在寧夏的馬洪魁軍隊的2000多人,控制了甘肅的環縣和寧夏的鹽池,將陝西蘇維埃北部地區向西翻了一番,正式組成了陝甘甬蘇區。
但遺憾的是,紅軍新增加的領土人口少,土地貧瘠,對改善紅軍的經濟困難無濟於事,但客觀擴大的蘇區面積仍然為紅軍通過機動作戰粉碎敵人可能的“圍剿”奠定了基礎。
而且根據以往的經驗,紅軍只要在機動作戰中由***指揮,就能擊退優勢敵軍。
當然,紅軍當時還處於極其弱勢的地位,所以除了打仗、擄敵之外,**還主張通過政治手段積極尋求外援。
事實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本身就離不開蘇聯領導的共產國際的大力支援,從1921年到1932年,上海的主要活動經費都轉移到了共產國際。
1934年紅軍長征後不久,它與共產國際斷絕了關係,直到1936年,張浩帶著密碼本回到了中國。 在宋慶齡和其他民主人士的幫助下,我們黨得以重新與莫斯科建立聯絡。
蘇聯領導人史達林承認***是中共領導的核心,並兩次通過上海的民主派用20萬銀元支援紅軍。 而宋慶齡等人也拼盡全力突破敵人對陝西、甘肅、寧夏的封鎖,將一批藥品和急需物資送到了陝北人手中。
十月 1936. 從湘西開始長征的紅二方面軍與南下失敗的紅四方面軍一起抵達甘肅省惠甯市。 實現了與紅軍大會的分裂。
然而,紅軍兩大主力的到來,也使陝北地區支援的紅軍兵力增加了近兩倍,糧食短缺問題更加突出。
**不得不打電話給莫斯科。 史達林希望共產國際提供更多的物質支援,他很快回答說,紅軍將發動寧夏戰役,以便蘇聯可以通過外蒙古向紅軍提供補給。
但軍委研究此事後,認為紅軍直接北上風險太大,史達林後來改弦易轍,希望紅軍派兵到新疆,以便從親蘇軍閥盛世才那裡獲得共產國際的援助。
1936年11月,紅四方面軍紅五軍、紅四方面軍紅九軍、紅三十軍踏上了西征的長路,卻在河西走廊落入綠馬騎兵的圍攻之中。 最終,1937年3月,只有約300人抵達新疆。
好在與此同時,蔣介石抵達習,想逼迫張學良、楊虎成對紅軍發動第六次“圍剿”,但一心要勸說蔣介石抗日,被迫於12月12日發動軍事進攻。
中共得知習安事件後,迅速作出反應,派***前往習,勸說蔣介石與張、楊和平解決事件。
迫於國內外形勢,蔣介石不得不作出停止鎮壓共產黨的承諾,成功避免了國民黨內親日派“武裝叛亂”引發的新一輪內戰。
1937年2月,國民軍為兌現諾言,先撥給紅軍30萬銀元,4月開始按編制給紅軍提供衣食,東北軍也主動將幾個縣城交給紅軍,1937年1月還將駐軍從寶安遷至延安。
就這樣,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他用自己非凡的智慧,成功地阻止了紅軍在陝北的困亡,讓中國革命進入了全面抗日的新階段。
[1] 中國歷史學會主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大典》,中國歷史出版社,黨建讀本出版社,2019
[2]飛過黃河與燕軍作戰——紅軍東征,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路,山西文史,2014-12-10
[3] 習安事件的由來--中國統戰網--人民網·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