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廣平生下了魯迅的兒子,臨終前的話是不要和他一起下葬
1968年,徐廣平因心臟病去世。 臨終時,她握著兒子周海英的手,含著眼淚表達了自己的遺願:“不要和老公合葬,把我的骨灰撒到各處。 ”
雖然許廣平和魯迅一起走過了漫長的人生道路,但她為什麼不願意和魯迅合葬呢? 或許,當我們了解了她的故事,我們就能理解她的選擇。
許廣平1898年出生於廣東番禺的乙個富裕家庭,祖父是浙江省省長,堂兄是黃埔軍校的共同創始人。
在那個封建時代,徐廣平很幸運地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這讓她有機會接觸到新的思想。 正是這些新的想法讓她遇到了她的精神導師魯迅。
許廣平出生三天後,她的父親在一次聚會上誤將她嫁給了別人,這本來可以當成玩笑,但對方卻當真了,徐廣平的父親只好履行婚約。
然而,徐廣平堅決反對,最終在徐父親損失一大筆錢後結束了這場鬧劇。 在學校裡,徐廣平成績優異,多次名列前茅。 1922年考入北京女子師範學院,大二時開始閱讀魯迅的《中國史》。
從那以後,她就對魯迅深深著迷,為了親近他,每次上魯迅的課,她都會提前去教室佔座。 魯迅的課很活潑有趣,這讓她更加喜歡魯迅,每堂課都非常活躍。
1925年3月,女子師範大學爆發了反對楊銀玉校長言論的運動,徐廣平作為學生代表,給她敬佩的魯迅寫了一封信,求助。
她說:“魯迅先生,我現在從學生......給你寫信誰仰慕你很久了”
許廣平寫信,滿懷期待。 她走過上海的大街小巷,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把信放進信箱,滿懷期待。 起初,她對魯迅的回應並沒有抱太大期望,但是,她被魯迅的快速反應深深打動了。
從那以後,兩人更頻繁地交換信件,涵蓋從工作到個人愛情生活的話題。 他們的關係超越了師生的界限,成為彼此生活中的重要支柱,互相關心,互相安慰,暗自情感上說著話。
雖然許廣平對魯迅的愛是溫暖而大膽的,但魯迅卻因為年齡差距和已婚的事實而感到迷茫和愧疚。 不過,徐廣平對此並不在意,她向魯迅坦白:“先生,你不懂我的心嗎? ”
魯迅的回答充滿了無奈:“我有各種各樣的缺點,我怕會侮辱你。 儘管如此,他們的關係是深厚而真誠的。
面對魯迅的拒絕,徐廣平沒有放棄,反而更加堅定了與他同在的決心。 她知道魯迅的婚姻並不幸福,她也明白他對她有著深深的愛,她只希望能和他共度餘生。
終於,機會來了,1925年,許廣平因競選反對楊主席而被開除,從此無處可去。 魯迅主動邀請她暫時留在家裡,兩人開始同居。
平日裡,兩人同工同住,感情逐漸公升溫。 1927年,他們公開了他們的關係。 然而,北洋**下令逮捕魯迅,魯迅被迫逃離北京,前往廣州教書。
對愛情心疼的許廣平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在北京的一切,跟著魯迅去了廣州,在學校找了乙份助理的工作。 兩人的生活甜蜜幸福。
不久之後,他們迎來了小生命,許廣平懷孕了,他們很期待這個孩子的出生。
1929年9月許廣平入院時,醫生注意到嬰兒的心跳不規則,緊張地問他是否要保護大人。 魯迅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包大人! ”
他安慰徐廣平說:“別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最後,出現了虛驚一場,母子倆平安無事。 魯迅笑著對徐廣平說:“是個男孩子,真是調皮啊! ”
這12天來,魯迅一直陪伴在徐廣平身邊,從未拋棄過。 徐廣平出院後,他們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
魯迅繁忙的工作限制了許廣平相聚的時間,但他總是會在睡覺前和許廣平聊幾分鐘,有時甚至趁她快要睡著的時候提出和她抽根菸。
在這平淡而幸福的生活中,他們會談論國家大事或朋友和學生,有時還會起來,魯迅會再抽一根煙。 儘管日子很沉悶,但他們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刻。
然而,經濟困難卻讓徐廣平的生活壓力加倍。 她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照顧魯迅的日常家務,不能出門打工。
魯迅的弟友經常來家裡吃飯,徐廣平乙個人就為七八個人做飯。 她每天忙著柴火、公尺飯、油鹽,曾經開朗知性的少女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沉浸在家務中的家庭主婦,鬢角多了一點白髮。
儘管生活艱辛,他們還是堅持了下來。
當兩個人共同的生活經歷逐漸撫平了他們最初的相互吸引時,他們之間的關係也逐漸淡了下來。 一天傍晚,徐廣平在家準備晚飯的時候,蕭紅突然來了,做了幾個韭菜盒來表達她的感激之情。
蕭紅的韭菜盒被魯迅賞識了,一口氣吃了幾個。 徐廣平提醒魯迅控制油炸食品的攝入量,但魯迅對此表示不滿,認為他需要尊重客人的善意。
許廣平因為做飯又辛苦又不衛生而感到委屈,甚至還挨了魯迅的吐槽。 同時,他們這個小家庭已經經濟拮据,不僅要支付各種開支,還要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營養,補貼家庭,所以許廣平只能削減衣食,維持生計。
她不願意買新衣服,只在舊衣服上縫補丁。 孩子滿月時,她用朋友送給的被子做了一件旗袍。
這件旗袍是魯迅和許廣平婚姻中唯一的一件,雖然質感不上乘,但卻成了她未來生活的亮點。 1936年,魯迅身患重病,徐廣平日夜陪伴在他身邊,但他的枕頭旁邊卻是另乙個女人的**,裡面的女人穿著長裙,面容美翩,魯迅時常專心致志地看著它。
許廣平裝作不介意,也沒有問**中的女人是誰,因為她知道,陪伴魯迅的就是她,照顧他,是她作為妻子的責任。
1936年10月的一天晚上,每當許廣平為魯迅擦汗時,他都會緊緊地握住她的手,彷彿要抓住生命的氣息。
第二天一大早,魯迅就預感自己要和妻子告別了,緊緊握住徐廣平的手,讓她忘掉自己,過自己的生活。 在徐廣平朦朧的眼神中,魯迅逝去了。
徐廣平深知義無到有之,雖然魯迅死後,許多與他做過朋友的日本人試圖勸說她多宣傳中日友好,但她堅決拒絕了。
她告訴他們,如果魯迅還活著,他會後悔把他們當朋友。 1936年12月,許廣平在家給孩子餵藥,忽然聽到女僕說:“夫人,日本人來了! ”
徐廣平早就預料到這一天,她讓丫鬟帶海英去朋友家避難,而她則留在家裡對付日本人。 日本人進入房間後,立即拿出繩子把她綁起來,把房間翻了個底朝天,搜出了兩本書刊和魯迅的日記。
好在徐廣平已經把魯迅的手稿藏了起來,逃了出來。
接下來的幾天,許廣平和許多犯人待在同乙個狹小的房間裡,其中一人把自己的刑訊逼供教給她,這讓她做好了心理準備。
果不其然,日軍為了知道魯迅的親筆手稿,對她狠狠地鞭打了她,她被打得皮破血流。隨後是電刑,高壓電流穿過她的身體,導致她一次又一次地暈倒。
然而,她堅持了下來,從未鬆懈。 日本士兵與她沒有任何關係,只能將她囚禁在王偽統計局。 王的手段更是殘忍,每當日本憲兵外出搜捕進步人士時,他們就試圖誹謗和陷害許廣平,並將許廣平關在車裡,製造她投敵的假象。
然而,他們的計畫失敗了,因為沒有人相信許廣平真的會造反。
徐廣平在日軍的殘酷折磨下度過了76天,她遭受了無數次電擊,**變黑,傷口再也分不清新舊。 然而,這個女人堅持了下來,沒有絲毫動搖,直到內山將她保釋出獄,她才重新站起來。
1941年底,上海成了人間煉獄,徐廣平之所以選擇留在這裡,是因為這裡是她和魯迅一起生活多年,有著許多美好回憶的地方。
同時,魯迅生前留下了不少手稿,如果投靠其他地方,這些手稿肯定會在途中大量丟失。 所以,徐廣平認為,越是難的地方,越需要有人留下來。
作為魯迅的遺孀,她有責任留在上海,為抗日戰爭做出一些貢獻。 因此,她決定重新開始自己的事業,努力做乙個進步的人,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曾經一心做家務的徐廣平,如今變成了乙個對進取事業充滿熱情的人。 她毫不猶豫地加入了何香凝組織的上海婦女難民救濟會,除了妥善安置難民外,她還走上街頭,鼓勵大家為前線的戰士募捐。
此外,徐廣平還大力弘揚文化,發表了大量紀念魯迅的文章,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士氣。 抗日戰爭勝利後,徐廣平把自己多年的經歷寫了一本書,出版了,以證明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廣平應邀北上,擔任全國婦聯、中國民主促進會等重要職務,為新中國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許廣平晚年入黨,書寫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生。 然而,她於 1968 年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享年 70 歲,令人心痛。
她學生時代對自己的愛情充滿了真誠和熱情,而魯迅是她走出封建家庭的光,讓她看到了光明的未來。 她為愛付出了一切,雖然在婚姻生活中迷失在家庭瑣事中,但後來她堅持自己的夢想,為國家和人民服務,成為乙個意志堅定的知性女性。
她和魯迅的愛情是相互實現的,他們不是彼此的配飾。 許廣平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選擇繼承丈夫的遺產,凌駕於家族利益之上,走上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為家族和國家的繁榮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