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指南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於2024年2月7日發布。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國家營養計畫(2017-2030年)》,發展傳統食品和營養服務,防控我國慢性病的發生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編制了《肥胖兒童青少年膳食指南(2024年版)》。
《膳食指南》旨在充分發揮現代營養學和中西醫結合的優勢,將食品和藥材、食品新原料融入合理膳食中,針對不同季節、不同地區、不同人群提供食譜例項和營養健康建議,提高膳食指南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我們可以參考指南來指導申請,以協助預防和改善慢性病。 鼓勵居民參考指南的推薦內容,結合自身情況,合理搭配日常膳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前言 肥胖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 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肥胖率迅速上公升,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根據《中國營養與慢病狀況報告(2020年)》,6歲以下兒童肥胖率為36% 和 6 個 17 歲的肥胖患病率為 79%;1982年,我國7名17歲兒童青少年的肥胖率僅為02%。城市地區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相對較高,而農村地區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正在迅速上公升。 肥胖是多種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不僅影響兒童青少年的運動能力、肌肉骨骼和肌肉發育和認知發育,而且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都有不利影響。 同時,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症會持續到成年期,增加患多種慢性病的風險,增加醫療和社會經濟負擔。
原發性肥胖是兒童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主要與膳食營養、體力活動、遺傳等因素有關,其中膳食營養是關鍵因素。 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不健康的飲食行為、嬰幼兒餵養不當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根據中醫理論,兒童青少年身體虛弱,飲食不良,先天性稟賦,缺乏運動,情緒受到傷害,導致痰溼,可導致氣運不暢、血瘀、痰淤滯,無法瀦留,導致兒童青少年肥胖。 為遏制兒童青少年肥胖流行,培養兒童青少年健康飲食習慣,促進健康成長,根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國家營養計畫(2017-2030年)》的相關要求制定本指南。
obesity的定義
肥胖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中身體積累過多的脂肪以致危及健康,並且由於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或身體新陳代謝的變化而導致體重過度增加的狀態。 其中,原發性肥胖(或單純性肥胖)是指排除繼發於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病變、腫瘤、外傷、皮質醇增多症、遺傳性疾病等原因的肥胖,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如能量攝入高、體力活動不足等因素。
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的判斷依據《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WS T423)和《學齡兒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篩查》(WS T 586),詳見附錄。 6 17歲兒童和青少年的向心性肥胖是通過腰圍或腰圍與身高的比來判斷的。 根據“7 歲和 18 歲兒童和青少年高腰圍篩查的臨界值”(WS T 611) 篩選腰圍。 6 名 17 歲男孩和 6 名 9 歲女孩的腰高比大於 048,10 名 17 歲女孩的腰高比大於 046 建議確定向心性肥胖。 向心性肥胖主要是由於腹腔和腹壁脂肪堆積過多,與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的關係更為密切。
肥胖兒童和青少年的食物選擇
根據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發育特點和均衡飲食的原則,兒童和青少年應選擇多種食物,並注意肉類和蔬菜的搭配,厚度和顏色。 優先考慮能量較低、微量營養素密度較高和公升糖指數較低的食物,同時確保攝入魚類、家禽、蛋類、瘦肉、牛奶和奶製品、大豆和奶製品、全穀物和蔬菜。 要點如下: 1、適宜性:每日食物攝入量應適中,應根據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和體力活動水平進行適當調整。 不同年齡正常體重的兒童及青少年每日建議攝入量及中等強度體能活動的能量需求見表11。2. 可及性:確保食材新鮮且易於獲取。 在類似的食物中,優先考慮更新鮮、更經濟的食物。 3、適用性:選擇能量低、微量營養素密度高、公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少吃高油、高鹽、高糖、高能量密度的食物,見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