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潘盼晨讀筆記2024-Day3:P4-P7
新知識點:分為三個部分
新手指導計畫一人生三大任務
1.工作
我們生活在乙個小星球上,我們需要找到合適的工作才能在環境的約束下生存。
當你有乙份工作時,你是值得的; 當你有價值時,你可以與他人達成合作; 當有合作時,你可以克服這個脆弱的生命作為乙個人的侷限性。
人類是早產兒。
擴充套件你的課外知識:從樹上下來後,人類選擇直立行走,但這也導致了人類嬰兒的大頭和小身軀的不匹配,需要早產。 早產兒在童年時期需要由母親照顧。 人類的大腦容量在進化過程中逐漸擴大,妊娠期變成了九個月。 雖然早產兒的大腦在不斷生長,但它需要父母和周圍親人的保護和成長發育。 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在生存方面有侷限性,但通過群體戰爭和社會分工,人類逐漸進步並變得富有。
人類是有侷限性的,為了解決這個侷限性,人類選擇了相互合作、相互補充。 同時,為了減少人類的侷限性,我們讓每個人都有一席之地,彌補彼此的不足,伸展彼此的長板,找到生存之道,這叫做事業(工作)。
2.友誼
我們不是人類的個體成員,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希望其他人保持聯絡。
我們生活在一群人中,並與他人聯絡在一起。 乙個人不可能孤立地實現其目標。 如果他們獨自生活,試圖獨自面對自己的問題,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
人們總是會與他人建立聯絡,以此來彌補他們的弱點、弱點和侷限性。 正是夥伴關係對個人的福祉和全人類的福祉做出了最大的貢獻。
問:我們如何在社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便與他人合作並享受合作的好處?
答:社交(社會關係)。
因為人是關係的產物,人與人的關係是人生中不能拋在後面的主題之一,沒有人可以像孤島一樣生活。
擴充套件課外知識:詩歌“鐘聲為誰而鳴”[英國]約翰·多恩(1572-1631)。
沒有人是孤島,孤獨在大海中;
每個人都像一小塊泥土,與整個土地相連。
如果一塊泥土被海水沖走,歐洲將失去乙個角落,就像乙個岬角,乙個莊園,無論是你的還是你朋友的。
無論誰死去,都是我正在死去的我的一部分,因為我被包含在作為人類的概念中。
所以不要問鈴鐺是給誰的,鈴鐺是給你的。
3.愛
個人和人類集體生活的生存都取決於兩性的結合。
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愛情,但是,每個人都曾渴望過愛情。
兩類人三大任務——“自卑與超越”p5
類別:社交恐懼症,害怕與他人接觸。
愛情生活空白或不盡如人意,工作無處可去,朋友寥寥無幾,甚至人家都在努力社交。
把生存當成一件困難的事情,認為生活充滿了危險。 機會很少,經常有失敗的挫折。 活著就是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包圍自己並擺脫它。
類別:充滿希望,與人多接觸。
擁有親密和諧的愛情生活,有乙份成功的工作,有很多朋友,結交的朋友範圍很廣,所向披靡。
把生活看作是一種創造性的使命,認為生活提供了無數的機會,沒有無法克服的障礙。
生活就是對人感興趣,成為整體的一部分,為人類的福祉貢獻自己的力量。
2.神經官能症
那些看似失敗的人——神經症患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問題兒童等——“失敗”正是因為他們缺乏陪伴感(安全感)和社會利益感(歸屬感)。 在處理與工作、友誼和性有關的問題時,他們不相信這些問題可以合作解決。 --自卑與超越,第7頁
安全感:你確信你的伴侶不會離開,會一直和你在一起。
歸屬感:你確定你不會去。
安全感是你知道你不會失去他,他也不會拒絕你。 - 李銀河.
神經官能症與人格障礙不同
神經症:過度反省,把責任強加給自己,容易自責,讓自己痛苦不堪。
神經症患者經常說“我可以”、“我可能應該”、“我不應該”。 無論他們做什麼,他們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有能力和資格,所以他們缺乏勇氣和個性,總是做出錯誤的判斷。
神經症患者允許自己生活在痛苦中。 把責任強加給自己,讓自己筋疲力盡。 --少有人走的路》第27頁
是的神經症:具有以下特點:
“不值得”是一種低自我價值的信念,它是一種態度,它是一種感覺,它是在頭腦中形成的概念。 “不配感”主要來自於我們成長的原生家庭、父親的養育方式、朋友的影響。
他們往往有很深的自卑感,缺乏自信,在生活中特別吝嗇,不敢也不追求好東西,不敢接受別人的幫助,不會欠別人的人情。 欠人情就要還,你不敢接受別人的熱情和尊重,你不敢接受友情,你不敢成功,你不想享受美食,你不選擇昂貴的衣服,你不好意思接受別人的照顧,你不習慣被誇獎。
情感上:我覺得自己不夠好,配得上好西,主動逃避好物。
在在工作中與領導的關係:不敢向領導要求公升職加薪。 把領導拉出來的大蛋糕塞進嘴裡。 與同事的關係:不敢拒絕同事扔的鍋,俗稱“背鍋人”。
他們經常說“我不能”、“我不能”、“我不配”,......
人格障礙:逃避自己的責任,錯在別人的,讓別人的生活變得悲慘。
人格障礙患者經常說“我不能”和“我不能”,彷彿根本沒有選擇,他們的行為完全是外界壓力的強迫。 他們缺乏獨立判斷和承擔責任的能力。 他們固執地認為問題與他們無關,他人和外界是罪魁禍首。
人格障礙患者不僅給孩子樹立了負面榜樣,而且影響了他們的婚姻、友情和事業,他們不願意對自己負責,導致生活出現問題。 --少有人走的路》第27頁
沒有強烈欽佩感的人也叫冒名頂替綜合症,萬一發現自己是“冒名頂替綜合症”怎麼辦? 鑑於點建議。
關注自己的長處和成就每天至少記錄 3 件事,證明“我足夠好”。
寫作療法,寫下你的 100 個成功。 在短時間內寫,你可以每天寫一點點。
翻閱過去的日記、證書和相簿,回憶你的成功,學習做一頓美餐,學習講乙個小故事,以及其他小事。
趕走內心的批評者。
每 15 分鐘的空閒時間,記錄您的想法並寫下與之相對應的情緒,例如快樂、憤怒或失望。
分析消極想法的原因。 讓你的心堅強,以客觀的態度拒絕消極的想法。
給自己多一點接納和信任,你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糟糕。 不要做自己,凡事都完美,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但也有被完美困住的人。 --冒名頂替綜合症
我想讓你看到什麼是真正的勇敢,不要錯誤地認為乙個手裡拿著危險的東西的人就是勇敢。
勇氣是當你在開始之前就知道自己會輸,但你仍然必須這樣做,無論如何你都必須堅持下去。 你很少贏,但你總是贏。 --哈珀·李(Harper Lee)的《沙思:乙隻知更鳥》。
只有在溝通中有效的才是真實的。 我們的目標和行動也是如此,這些目標和行動對他人真正有意義。 --自卑與超越,第7頁
生命的意義“都有乙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具有普遍的意義——它們可以被所有人分享,也可以被其他人接受。 --自卑與超越,第7頁
擴充套件課外故事:[世界末日星期三的故事]。
當小教派的領袖宣布世界末日將在下週三到來時,信徒們賣掉了他們所有的財產,把他們世俗的煩惱放在一邊,但當星期三過去時,世界也不例外。 信徒們對領袖感到憤怒,指責她給他們帶來麻煩,但領袖用個人概念為自己辯護,說她的星期三不是他們的。
個性化的意義真的毫無意義。 無法驗證個性化的概念。 --自卑與超越,第7頁
第三擴充套件課外知識:博弈論。分別有; 零和博弈、正和博弈、負和博弈。
零和博弈(你輸了,我贏了,我輸了,你贏了)。
零和博弈是指在某一互動中,一方的收益正好等於另一方的損失,即雙方的得失之和正好抵消,或者更準確地說,雙方在互動過程中的總和總是為零。
零和博弈的結果是,一方得而另一方,一方得與另一方所失去的恰恰相反,全社會的利益不會增加一分。 也可以說,在零和博弈中,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兩者的大小完全相等。
零和博弈心態的特徵:
拒絕幫助他人:認為幫助別人會受到傷害。
接受他人的幫助:認為幫助他人或接近你的人是有目的的。
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傷害別人是可以的。 反正要麼是你死,要麼是我活著。 這當然是我的生活。
強烈的報復意識:一旦被別人傷害了,就不是及時止損,也不是讓事情好好轉過來。 相反,他們互相殘殺,殺死了一千個敵人,對自己造成了八百個敵人。 站著死總比跪著活著好。 這不是要解決問題,而是要讓它變得更大。
正和博弈(合作共贏)。
正和博弈也是博弈的一種型別,它是一種非對抗性、合作性的博弈,博弈雙方處於合作共贏、互利共贏的狀態。
又稱“合作博弈”,挖掘雙方合作潛力,取得良好效果,1+1 2效果。 增加雙方利益的遊戲; 至少增加了一方的利益,而另一方沒有受到傷害。
合作可以造福生活中的每乙個人,而且是1+1 2,只要通過改變,從利己策略到其他利益策略,從我有你到我們有。
這種雙贏的心態也是阿德勒人生意義的乙個主題,個人意義是建立在對他人生活的貢獻之上的。
真正的“生命意義”有乙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具有普遍意義——它們可以被所有人分享並被其他人接受。 --自卑與超越,第7頁
擴充套件課外故事:[勺子喂湯的故事]。
當神父問起天堂和地獄的區別時,他把他領進了一間房子,在那裡他看到一群人圍坐在一口大鍋周圍,每個人都拿著勺子,但勺子的柄太長了,無法將湯送到嘴裡,他乙個接乙個地看著鍋裡的湯餓了。 神父把他領到另乙個房間裡,在那裡,同樣的鍋和同樣的勺子被津津有味地吃著。 原來,他們用長勺子互相餵食。
擴充套件課外故事:[猶太人在加油站旁邊開餐館的故事]。
某地開了一家加油站,因為其獨特性,吸引了不少車輛前來加油,但猶太人並沒有在旁邊開加油站,他懂得雙贏的思維,開了餐館、盥洗室、酒店等,吸引了更多的顧客,逐漸把這個地方變成了繁華的城市, 避免零和博弈的競爭。
輸和博弈(lose-lose)。
負和博弈也是對抗性、不合作博弈,但負和博弈沒有贏家,雙方都處於輸贏的狀態。
如果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負和博弈的情況,那麼就會影響博弈雙方的感受。
比如朋友出去玩的時候,一方想去公園,另一方想去遊樂場,雙方不讓步,最後兩地都不去,久而久之會傷害雙方的感情。
本期就到這裡,下一期見。
發簡訊最後,讓我們在閱讀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閱讀筆記 晨讀筆記 低自尊和超越 個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