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Broad Travel撰寫。
十。
2、清朝200多年,長白山神秘莫測,像個難以接近的精靈。
廣義的長白山是綿延2000多公里,面積30多萬平方公里的山脈,東起烏蘇里江畔的萬達山,西起黃海沿岸的大連旅順。 由於火山噴發而從長白山湧出的灰白色和淡黃色浮石,再加上山頂的積雪,使這座山即使在溫暖的夏天也呈現出白色的光芒,因此被稱為長白山。 長白山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的一座神山。 長白山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遼志》和《晉史》中。 由於地形崎嶇,氣候惡劣,很少有人進入山區,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它知之甚少。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皇帝下令:“長白山是諸神萬物的發源地,要為山神加冕,永遠舉行。 從此,長白山200多年的禁制開始了,只允許政府潛水珍珠、挖人參、打獵,蒙古族和漢族人不准進入。
此後,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艾心覺羅玄業命大臣覺羅武木一行四人前往長白山參拜,注意他的“細識”。 據研究,吳慕娜在這次訪問中並沒有真正看到長白山的主峰,雖然吳慕奈也看到了一潭池塘水,但長白山的水池不止一潭。 吳木訥在巡視長白山後向康熙皇帝的供書中,有一段關於長白山天池的記載:“山頂有池塘,五峰環繞,矗立在水邊,清澈的水清澈,漣漪蕩漾,池邊無草木。 可以看出,竹kina涉嫌道聽途說。
200多年後,清朝派人探長白山13次,但每次大探大,結果總是半途而廢,徒勞無功。 一些測量員一進入森林就迷路了; 有的被虎狼襲擊,受驚; 有的還沒到山頂,見濃霧來襲,還以為祖神生氣了,連忙磕頭行禮,狼狽轉身下山。 好在長白山被朝廷視為神山,是龍脈聖山,凡人無法接近,看也情理。
所以,每一次調查都是一瞥,收效甚微,以至於200多年過去了,長白山依舊神秘莫測,像是難以接近的精靈,隱藏在迷霧之中。
十。
3.從“長白山十六峰的名稱和高度計”廣告牌開始。
光佑終於登上了長白山,只見主峰千姿萬奕,其長年風雨雕刻而成,山峰崎嶇奇特,姿態不同,環形排列成乙個大圓圈,或白或黃,或綠或綠峰,峰巒簇擁著一潭清潭的天潭, 真是震撼,激動!
在長白山主峰上,有一塊“長白山十六峰名稱和高度計”的廣告牌,非常吸引遊客的目光。 上面的介紹說,長白山這個名字有乙個變化的過程,我國第一部地理專著《山海經》稱它為無鹽山,說長白山的主峰像鹽一樣堆積,但有味道卻不鹹,所以叫無鹽山。 在漢代,它被稱為山丹大嶺或蓋馬大山。 后魏稱泰山、太皇山。 在晉代,它被稱為長白山。 不過,天池周邊山峰的名字,卻是劉劍鋒在清末視察後命名的。
長白山十六座山峰的名稱和高度標有16座峰,分別是白頭峰、白雲峰、華蓋峰、三棲峰、玉柱峰、天火峰、紫霞峰、浙盤峰、龍門峰、金屏峰、臥虎峰、鐵壁峰、提雲峰、皇冠峰、孤隼峰、關日峰。 其中,白頭峰最高,有2749公尺; 其次是白雲峰,海拔2691公尺; 峰頂最短,為2,510公尺。
長白山十六峰的名稱和高度計表明,長白山十六峰是劉劍峰於1908年命名的,一直沿用至今。 那麼劉建峰是誰呢?
劉建峰(1865-1952),字同界,名志索道人,直隸老人,瘋道士,探險長白山後,自稱“天池釣魚老人”,辛亥革命成功後又稱劉大同。 他是山東省安丘市(原諸城縣)人,據說是總理劉勇的後裔。 他“從小就繼承了家庭教育,英俊睿智”。 八歲那年,他讀了詩經,弱冠補了郡貢。 “任奉天等了12年才知道縣城,有書、詩、畫、版畫流傳下來,長白系列叢書有《劉大同詩集》。
十。
第四,劉劍峰奉命勘察長白山,歷盡艱辛,克服困難重重。
清朝末年,清朝動亂,如果不是長白山及其周邊地區出現了一些海外“訪客”,或許他們也不會組織**和軍隊去探索長白山。 史料證明,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從正月到七月底,日韓兩國人不下300人,其中不乏軍人、憲兵、警察,官銜最高為中將。 這些人有的偽裝成農業學者和遊客,成群結隊地聚集在一起,他們被稱為探險隊,但實際上是調查。 接觸次數最多達到三倍,覆蓋了吉林全境,其蓄意覬覦中國領土的野心暴露無遺,引起了清朝的強烈不安。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清朝派人到長白山地區,對奉濟兩省、長白山和三江源頭的邊界進行實地勘察,以解決東北南部的邊防問題,加強對該地區的控制和管理。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張鳳台、李廷玉、劉劍峰等人奉東三省都督許世昌之命,前往長白山地區考察。 劉建峰曾任逢基邊界勘測委員會副委員,同時被同行提拔為工頭。
1908年(光緒34年),劉建峰率領一支測量隊(包括5名測量員和16名士兵)出發。 劉劍峰帶領調查人員,帶頭。
然而,危險來得比他預想的要突然。 一行人剛走了三十里,就遭遇了一場生死攸關的災難,遇到了三隻兇猛的熊。 好在第一次巡邏隊槍法出眾,一槍斃了熊,救了所有人,但這次突如其來的危險還是讓探險隊不得不原路返回。 一周後,他們盛裝從臨江出發,再次出發。
劉劍峰對長白山的探索是極其艱苦的。 他在《長白山編年史》中寫道:“長白山霧濛濛,九雲一晴,登山者相見有遺憾。 燒地和木頭也很困難,不允許露天睡覺。 它的露營地離山很遠,人們很難整天來回走動。 所以,因為有200多里,沒有遺跡,也沒有名字,所以很少有人來參觀,還是很奇怪? 還有詩句:“十天登山九天,踩著兩三對殘餘”,不能騎馬爬上藤筋,切開石縫。 不再像刺山柑和蜿蜒的進行曲。 遇到霧霾時,他們手牽著手,交談著,聯絡著,害怕被隔開三步之遙。 劉建峰說,最危險的時候是渡過木石江:“於迅三元,上河摔崖,腹部和背部受傷,從危險中恢復過來,睡在河邊。 喝四次羊血,粘虎骨膠治病。 “白山姬勇”說得好:“白山幸好留了個知己,死而活在落馬河邊。 無論困難和障礙有多大,他們都沒有嚇倒劉劍峰。
《長白山和江崗志》真實地記載了這次調查的艱辛過程。 劉劍峰等人“進山十天,第九天遇到雨,爬坡四次,臨天池兩次,找木石一天,找暖河一天,找松花江源頭三天。 這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壯舉。
長白山不僅神秘莫測,穿越深山古林、毒蛇獸、陡峭的壁層暗流、朦朧的視線、缺乏醫療救治,對於探險者來說,前無反應,後後無補給,危險往往伴隨著它。 劉劍峰死裡逃生,沒有絲毫退路的意思,可見他精神的堅韌。
寫於2024年1月11日,詳見《在白山上:探長白山(7)》。
參考文獻: 1]劉劍峰.長白山江崗志洛[M].長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7
2]孫文才.不是為了一時的輝煌,而是為了千年的名聲:劉劍峰對長白山的探索與發展[J].社會科學戰線,1994,(6):198−202
3] 溫 Chu.劉大同的傳奇生平[J].史學檔案, 1996, (05): 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