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由於中蘇關係惡化,越南在蘇聯的慫恿下,一再騷擾我國邊境,導致中越南之間爆發了長達數年的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雲南省麻木浦邊境的老山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雙方在這裡戰鬥了近九年,最終決勝負。
這場戰爭給雙方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尤其是損失慘重的越南軍隊。 那麼,嶗山這個地方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最終誰擁有它?
老山位於中越邊境,地理位置優越,位於中越邊境十二柱和十三柱之間,是中越邊境的中心,面積約8平方公里。
其主峰高達1422它高2公尺,是該地區的最高點,東西低,南北陡峭,像連線雲南省麻裡坡縣和越南河軒省的兩座大門。
站在山坡上,不管是看中國的雲南省,還是看越南的河宣省,都能一覽20多公里的風景全景,佔據這個制高點,就能對對方的邊境活動瞭如指掌,攻防都有絕對的優勢。
越南一直公開表示對老孫的覬覦。
自1979年對越南進行自衛反擊以來,越南一直頑固不化,他們趁著我邊防部隊撤退的機會,占領了我疆所有有利地形,在這裡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包括哲寅山、寮國山、巴厘河洞山、庫林山等地。
因此,我國必須在中越邊境部署大量部隊,時刻保持警惕,以防越南進一步侵略。 然而,從對越南的反擊結束到1984年,越南不僅沒有鬆懈,反而頻繁地向我國領土開炮,嚴重擾亂了人民的生活,甚至導致人員傷亡。
據統計,近五年來,越南向中國雲南邊境發射了4萬多發炮彈,使人們無法回家,種地,孩子無法上學,甚至收穫季節都會受到無端轟炸的騷擾。
為了保護中國邊界的安全,早在1980年,中央軍委就下達了“保衛邊境安全,保衛國家主權,必須掌握邊界鬥爭的主動權”的指示。
1980年和1981年,中國邊防部隊成功收復了洛家坪山和法卡山。 不過,嶗山和哲寅山的地形險惡,主峰呈現出三足的局面,短時間內難以突破。
因此,中國和越南在這一領域進行了長期的拉鋸戰。 經過越南長期的轟炸,中國深刻認識到,如果邊界問題不能盡快解決,雲南人民將永遠無法和平,乙個大國的尊嚴、雲南幾十公里的土地和未來戰爭的主動權都將受到威脅。
因此,我國決定有必要收復這片土地。 接到**的命令後,我邊防部隊立即開始研究可行的進攻計畫,在仔細研究了敵人的情況、地形和裝備差距後,制定了第一階段的進攻計畫。
集結一切炮兵力量,採取最猛烈、最靈活、最連續的出其不意戰術,以最小的代價給敵人造成最嚴重的打擊和損失,為後續收復嶗山、沽音山創造有利條件。
1984年4月2日,中國邊防軍在邊境集結了數萬門不同型別的火炮,準備摧毀越南在老山等地為步兵衝鋒而建造的防禦工事。
一聲令下,各種炮兵開始對越南發動猛烈的突然襲擊,一時間,對老孫陣地的轟炸震耳欲聾,越守軍措手不及。
他們以為中方近年來不會出手,沒想到中方一出手就出手了,竟然會採取如此大規模的行動。 他們只能搬出已經布滿灰塵的槍管,匆匆忙忙地應對我國高度集中的火力。
在老山地區,越南軍隊佔據了制高點,並長期盤踞。 為了摧毀他們的防禦工事,我國進行了26天的猛烈轟炸,直到邊境上的大炮被卡車運到前線。
4月28日凌晨,邊防部隊立即力挽狂瀾,發動緊急攻勢。 在這次行動中,昆明軍區第14軍區第40師第118團第1營接到命令,要滲透到越軍占領區的老山後方,奪取1072高地,切斷敵人的退路。
然而,山路崎嶇不平,無法大喊大叫或開槍,一些退伍軍人患有夜盲症,因此在穿插的過程中,許多人與大部隊分開,只有少數人到達了預定的轟炸地點。
嶗山之戰之初,我軍發起進攻時,敵人迅速察覺到並主動反擊,雙方展開激戰。 震耳欲聾的轟炸聲和爆炸聲在士兵們的耳邊迴盪,戰場上布滿了血海,許多指揮官英勇犧牲。
不久之後,總攻的訊號破空而起,全體士兵出其不意地向老山發起進攻。 他們全副武裝,冒著槍林彈雨,與敵人殊死搏鬥,堅信自己會贏。
然而,越軍趁勢高地,槍炮彈如雨點般落在士兵身上,許多人倒下了。 越軍在道路兩旁設定了大量雷區,還放置了沾滿毒藥的竹籤和釘子。
士兵們的眼神雖然被戰友的鮮血模糊了,但他們仍然勇敢地向前邁進。 在第一次總攻中,我軍非常沉重,幾次差點成功,但都被越軍擊退。
我軍雖然裝備明顯遜色,但還是沒能搶占嶗山,充分說明了嶗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陡峭性。
在官兵即將崩潰的時候,炮兵部隊及時趕到,成功壓制住了敵人的火力,而第3營和第9連則分別向54號高地和50號高地發起攻擊,為總攻部隊爭取了喘息的機會。
他們立即調整狀態,再次向老山的山頂發起進攻。 經過五個多小時的激戰,我軍成功占領了老山,擊斃了900多名越兵,摧毀了30多門火炮和20輛軍車。
老山上滿是鮮血,場面極其慘烈。 這充分證明了中隊的實力,即使有蘇聯的大力支援,越南也無法輕易擊敗我們。
然而,越南人此時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後來發起了幾次**嘗試,以奪回老孫的戰略位置。
1984年6月12日,越軍突然發動偷襲,我二連幾乎全軍覆沒。 我軍派出救援,卻遭到前線越軍的襲擊。
經過猛烈的反擊,我軍重新奪回了陣地。 然後,越南軍隊再次向東線發動進攻,再次被我軍擊退。 最慘烈的一次襲擊是在7月28日的老山“反擊戰”中,當時越軍集結了六個團進攻老山高地,但在我軍的堅決反擊下被擊退。
核心思想:越軍對老山高地發動偷襲,我軍反擊,經過多次激戰,終於成功奪回陣地。 在其中一場戰鬥中,越南軍隊集結了6個團進攻老山高地,但被我軍成功擊退。
炮兵團立即對青水河以北的草地和地區進行了猛烈炮擊,但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我軍誤以為越軍改變了進攻計畫,放鬆了警惕。
但實際上,越南軍隊的組織和紀律比我軍預期的要好得多。 雖然炮彈擊中了他們,兩名營長當場死亡,但不管是輕傷還是重傷,甚至沒有指揮官,這些越南士兵都保持沉默,沒有發出任何呻吟。
直到凌晨5點,越軍才偷偷溜上山,對我軍發動突然襲擊。 由於缺乏思想準備,我軍在短時間內遭受了嚴重的**和損失。
因為敵我和混在一起,炮兵團不敢輕易開火,生怕不小心傷到自己人。 只能向我軍的前沿陣地開火,形成密集的火牆,以防止越南軍隊的支援。
很快,一萬多發炮彈全部炸毀,守山的士兵抵擋不住越軍六軍團的進攻,防禦逐漸處於劣勢。 直到當天下午一點,當所有的炮彈到達時,炮兵才再次襲擊了164高地。
短短一天時間,我軍發射了30多萬發炮彈,越軍紛紛衝上來,靠著不怕死的精神堅持與我軍作戰。
在戰場上,只要一方撤退,**就能大大減少。 但雙方都本著視死如歸的精神戰鬥,最後的犧牲注定是英勇的。 我軍與炮兵的密切合作使越南的進攻再次失敗。
由於損失慘重,越軍短期內無法發動另一次攻勢。 雖然我們取得了勝利,但我們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共有632名士兵陣亡。
當時,我們看到越南士兵衣衫襤褸,甚至沒有鞋子。 我們同意讓他們在紅十字會的旗幟下,用不超過50人的團隊打包他們的士兵,沒有**。
但越南人並沒有放棄,他們趁著這個機會,帶著七八十人拿著機槍衝了上去。 直到我們擊退後,他們才最終放棄了。
**元帥在得知這場戰役的慘烈後果後,忍不住感嘆道:“自從淮海之戰以來,我就沒有見過這麼多敵人的屍體。 ”
隨著中法關係的緩和,邊境地區的緊張局勢逐漸緩和。 作為戰略要地,嶗山的所有權也備受關注。 嶗山戰役前,嶗山邊界的劃分主要依據是1885年清法簽訂的《中法新條約》。
根據條約條款,以老山主峰為分界點,雙方各佔一半,雙方均不駐紮。 隨著我國轉向防禦陣地並逐漸縮小行動規模,邊境恢復了平靜。
同時,兩國也關注國家發展,恢復關系。 目前,人們關注的焦點是如何解決老山的歸屬問題,如何劃分這一戰略要地。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和越南結束了邊界戰爭,中國作為勝利的一方,一度占領了老頌的七個高地。 但是,為了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促進兩國正常發展,我國決定做出讓步。
通過重新劃分,我國自願撤退到4號高地後面,只保留了4號高地,該高地被慷慨地歸還給越南。
至於4號高原,我們採取了一人半的原則,讓越南得到相應的土地。 這種公平的劃分讓越南無言以對,也讓世界對中國的和平主義原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然而,隨著老孫之戰越來越廣為人知,老孫峰後來被重新劃分,原來的分界線被移到了越南的一條巡邏道上。
這讓我們幾乎佔據了老山山頂上所有的土地,雖然只是乙個足球場大小的額外領土,但對我們國家來說,不僅方便控制中越邊境局勢,也為市民提供了乙個前往邊境緬懷烈士的場所。
經過九年的艱難談判,老宋問題終於以中國收購的114平方公里土地和越南收購的113平方公里土地的轉讓而得到解決。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了解了嶗山戰役的歷史後,紛紛湧向這位支持者,表達對先烈們的深切敬佩和緬懷。
嶗山已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豎立了一座5公尺高的烈士雕像,象徵著烈士們的不朽精神,紀念他們曾經在這片土地上流下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