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陣亡的國民黨最高將領——張子忠。
張子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原名尋辰,後改為尋辰,漢族,山東臨清; 逝世時任第五戰區右翼軍總司令、第33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軍銜,追授二等上將軍銜。 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加臨沂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綏尾會戰、棗義會戰等,1940年親自指揮與日軍在襄陽的戰鬥,不幸中彈身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追認張子忠將軍為革命烈士,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2014年9月,張子忠上將被列入首批300名著名抗日烈士英雄。
抗日戰爭爆發後,再次率兵上戰場的張子忠是高階將領,每場戰鬥都不怕個人生死,親自到前線指揮戰鬥。 每次出戰,張子忠都會立下遺囑,到前線指導。 以至於在戰鬥中,要求指揮官在他面前的蘇聯軍事顧問一再警告他:“歐洲軍隊從未見過大炮射程內的指揮官。 作為一名高階將領,你正在冒險。 對此,李宗仁也多次勸說,但張子忠始終沒有改度。 1940年,他終於死在了襄陽,因為他親自率領突擊部隊奮戰在前線,英勇犧牲。
很多朋友都想問,張子忠將軍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裡確實有一段扭曲的歷史。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認為“要出國作戰,首先要保住內地”,並堅定不移地執行:先消滅紅軍,再準備與日本開戰,收復國土。 1933年5月31日,蔣介石**與日軍簽訂《塘沽協定》,放棄了華北的大部分地區。 第29軍只能撤退,張子忠將軍選擇留下來對付日軍。 意圖是好的,但風險極高。 在與日軍打交道時,如果處理不當,很難說清楚他不是叛徒。 再加上日本人煽風點火,愚弄輿論,結果很可能是無可爭辯的。
在此期間,他擔任察哈爾省省長和天津市市長。 “七七事變”後,他繼續留在北平支援抗日鬥爭。 日軍一直試圖拉攏他,製造**,迫使他投降,成為真正的叛徒。 1937年,北平、天津相繼失守,張子忠留在華北毫無意義。 逃出北平後,他終於回到南京認罪。 這個故事在江 溫的電影《邪惡不勝過正義》中具有藝術反應。
北平淪陷後,全國人民的抗日情緒高漲,他成了出氣筒,認為自己是“華北頭號叛徒”,當時的報紙在報道他時都用了“張大軍”的稱號。
面對全國如此洶湧澎湃的輿論,乙個堅定的愛國者又如何忍受呢? 他唯一能洗清自己名聲的方法,就是在戰場上打敗日軍,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回到南京後,張子忠的情緒中夾雜著悲痛和憤怒,儘管他一直要求蔣介石再次率領他的軍隊。 蔣介石只是乙個投機取巧的政客,絕對不可能幫助他解決目前的困境,以他的“壞名聲”為藉口不立即回應,甚至打算“調查”他。
1937年底,在馮玉祥將軍親自與蔣介石斡旋後,張子忠獲得蔣介石的許可,出任第59軍司令員。
1940年5月1日,棗儀會戰打響,這是武漢會戰後日軍在正面戰場上發動的最大規模的進攻行動。
戰前,張子忠親自給官兵寫了一封信:“國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除了為我們而死,別無他法。 我也相信,只要我們能下定決心,我們的國家和我們擁有5000年歷史的民族,就永遠不會死在三島的日本奴隸手中。 為國捐軀的決心絲毫不會改變。 ”
在棗儀戰役前線,張子忠給第33集團軍副總司令馮志安寫了一封親筆信:“我弟弟楊志如會:已決定今晚向湘江東岸進軍,孤注一擲,與北進的敵人決一死戰。 無論你是做好事還是壞事,你都必須在良心上尋求安慰。 從現在開始,不知道是暫時的告別還是永遠的離開。 獻給布達。 ”
張子忠將軍死後,認識他的朋友說:他死了,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
當時,中共南方局書記稱讚它:“它的忠誠和英雄精神可以成為中國抗日戰爭戰士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