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棘手的陳有良之後,朱元璋並不打算就此止步。 他的下乙個目標是比他更有錢的張世成。 朱元璋和張世成之間的恩怨,簡直就是劇本中的主線——雖然朱元璋覺得自己沒有特別惹到張世成,但在張世成眼裡,朱元璋是自己身邊的一根刺。 隨著陳有良的隕落,輪到賣鹽商頭目張世成了。
張世成絕不是乙個好對付的對手,他身邊有一群忠心耿耿的兄弟,比如張世義、張世德、張世新。 只可惜,除了張世新,其他人都已經在戰場上英勇犧牲了。 如今的吳國,在張世新的帶領下,顯然不如從前了。 看來朱元璋這次沒有對手的干擾。
1364年,朱元璋自稱吳王,標誌著他從乙個普通的農民轉變為乙個國家的國王。 這一切都表明,只要人有志向,無論路多麼艱難,最終都能開花結果。 為了區別於張世成的吳國,歷史稱朱元璋政權為西吳,而張世成的政權則為東吳。 不過,有史料記載提到朱元璋“立為吳王”,這裡的“自力更生”二字,暗示他當時沒有得到名義上的皇帝韓臨兒的正式認可,頗有冒犯性。
到1365年,朱元璋開始進攻東吳,經過半年的戰鬥,他幾乎占領了江蘇地區的所有重要城市。 就在他即將掃清最後障礙,準備與元朝一較高下的時候,乙個意想不到的訊息讓他大吃一驚。
意想不到的背叛
在朱元璋的征戰途中,乙個令人震驚的訊息打破了和平:他的侄子朱文正,乙個戰場上的英雄,居然背叛了他,秘密地與敵人張世成聯手,準備進攻他。 雖然這不是朱元璋第一次被背叛,但朱文正的行為還是深深地傷害了他。 為什麼連他最信任的侄子,這位功勳卓著的將軍也背叛了他? 答案原來是因為官職競爭。
戰後,朱元璋問朱文正想要什麼官職。 朱文正裝作不在乎的樣子,讓朱元璋先把別人封印。 朱元璋欣喜若狂,以為侄子意氣風發,結果卻是大誤會。 朱文正其實在等著乙個更高的**,沒想到朱元璋真的這麼認真,直接讓他繼續守江西,沒有給他更好的位置。
這時,朱文正徹底不高興了。 他以為自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他的怨恨和憤怒開始增長。 最終,這種感覺驅使他做出了極端的選擇:與敵人聯手。
朱元璋得知訊息後,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親自去處理。 他和朱文正的對峙充滿了戲劇性,朱元璋毫不客氣,直接受到了懲罰。 雖然原本打算處死朱文正,但在馬皇后的勸說下,朱元璋最終選擇了囚禁。
這一切的背後,其實是朱文政性格缺陷造成的悲劇。 他雖然是軍事天才,但性格乖張,心胸狹隘,最終,這些性格缺陷導致了他的失敗。
果然,性格決定命運。
朱文正的背叛,不僅是對他個人的深深失望,更是對人性的極大考驗。 從此,朱元璋的心中就充滿了不信任,而這個陰影彷彿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讓他對周圍的人更加警惕。 但即便如此,他的政治和軍事野心並沒有減弱。
經過內心的掙扎和準備,朱元璋將目光重新聚焦在了自己的老對手張世成身上。 那一年,他不僅成功地將張世成的部隊趕出了長江以北,而且還將戰線推進到江浙交界處,即今天的蘇杭地區。 朱元璋的戰略眼光再次閃耀,面對下乙個戰略計畫,他與自己的兩位將軍徐達和常玉春產生了意見分歧。 他們提出直接攻占平江,但朱元璋提出了先攻杭州後平江的方案,證明了他的戰略遠見。
朱元璋的軍事才能不僅體現在戰略規劃上,還體現在他對戰爭的人性化處理上。 他嚴令攻城後,不得隨意殺人,因為他明白,贏得天下,不僅是打贏仗,更重要的是贏得民心。 這一點,他特別向常玉春強調,似乎在提醒他在圍城後糾正自己的過激行為。
在朱元璋的精心策劃和徐達、常玉春的精湛指揮下,大軍迅速在杭州、湖州取得勝利,攻占平江指日可待。朱元璋坐在帳篷裡,心中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他知道自己離統一世界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平江突擊戰
平江城,乙個號稱無敵的堡壘,成為朱元璋征服的下乙個目標。 城裡的防禦工事是一件藝術品,每一扇城門都像一座堅不可摧的城牆,建造它的材料非常堅固,甚至連糯公尺都用來加固城牆,讓任何靠近的敵人都能瞬間變成箭豬。 這座城市的糧食儲備足以維持長期的圍困。
留在閉關城的張世成似乎早就察覺到了朱元璋的威脅,但他的反應卻是堅持到底。 朱元璋面對這樣的對手,展現了他獨特的戰略思維。 當下下問攻哪個城門時,朱元璋的回答簡單粗暴:全力以赴,全面進攻。 這一策略幾乎讓後來的戰略家們側目。
朱元璋調動將領大兵,從平江城的各個角度進攻,彷彿天兵從天而降,無處不在。 更何況,他在城外築起了長長的柵欄,差點讓平江成為孤島。 為了克服高牆、攻難的問題,朱元璋還引入了新的戰術——建造木塔,不僅提供了制高點的優勢,還配備了弓箭和新型火炮,讓朱元璋的軍隊能夠從高處對城市進行精確打擊。
然而,張士成和他的士兵們表現出了難以置信的堅韌和毅力,他們在如此困難的局面中堅持了整整八個月。 但最終,在朱元璋的全力進攻下,平江城還是淪陷了。
張世成的結局
直到最後一刻,當城市被攻破時,他仍然在大街小巷中展開了拼命的掙扎,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 朱元璋承諾,只要張世成投降,他不僅會饒他一命,還會善待他和家人,但這絲毫沒有動搖張世誠的決心。 面對絕境,他選擇了極端,自殘親人,企圖自殺,卻被忠心耿耿的人救了下來。
在被俘後的旅途中,張士誠以沉默和絕食的方式表達了他不屈不撓的態度。 不管朱元璋的大臣李善昌怎麼審問,都只得到張世成輕蔑的目光,直到李善昌生氣了。 張世成唯一的回應就是對李善昌的輕蔑:“你不過是一條狗,叫你師傅來找我! 最後,朱元璋親自出面,雖然他試過軟言軟語,卻無法撼動張世誠,他堅定地回應道:“你並不比我強,我之所以輸,只是因為命運眷顧你。 這句話激怒了朱元璋,導致了張世成的悲慘結局。
張世成,乙個白手起家,成為霸主的自力更生的人物,他的一生是對抗和叛逆的象徵。 亂世時,他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為了元朝的**。 儘管一度投降,但這只是乙個臨時策略。 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表現出了超越恐懼的勇氣和信念,這是對死亡的最高尊重。
朱元璋掃清了路上的障礙後,就要面對最後的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