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越來越像數碼產品,更新太快,如果不買對車型,幾分鐘就會變成“落後產品”。 “落後就挨打”,除了慘慘的保值率,還會影響用車體驗,進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差距。
買哪輛車是正確的選擇? 你只需要看看這輛車有沒有這些最新的黑科技,技術越新,就越不容易被超越。 (PS:本文僅適用於**超過20萬的型號)。
AI人工智慧
就算你不知道AI是做什麼的,你也一定聽說過這兩個字母,AI太火了。 先是橫掃聊天問答工具,然後在2023年下半年正式裝在車上,如果你的車上沒有AI功能,那就真的出來了!
AI 是指使用深度學習技術構建的大規模神經網路模型,這些模型具有數億個引數,可以在大量資料上進行訓練,以在各種任務和領域中展示強大的語言理解、生成和推理能力。
簡單來說,AI在汽車上的應用有兩個方向一是輔助駕駛,以實現無人駕駛為目標; 二是智慧型座艙,旨在無障礙溝通。
理想的 OTA 50正式引入AI,理想AD智慧型駕駛演算法從原有基於多個小模型和人工規則的模組化演算法架構公升級為基於大模型的端到端演算法架構。 在智慧型座艙上,Ideal研發的Mind GPT模態認知模型可以準確識別快速複雜的功能指令,還可以創作詩歌、歌詞,甚至生成繪畫。
除了理想之外,梅赫西迪-賓士還將配備ChatGPT預覽版,按月訂閱付費; Star Era ES搭載科大訊飛Spark型號; 濟嶽01將配備文心一言; 智傑S7搭載華為盤古機型; 智基LS6將配備阿里巴巴的通益千問......
2024年,配備AI的新車會越來越多,如果想買的車沒有配備,那你真的落後了。
智慧型底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但現在很少有人提到“三大合資”的表現,因為與自主品牌相比,已經沒有了高高在上的態度。 自主品牌拿出智慧型底盤,有CDC、空氣懸架、OTA公升級,真是牛X!
傳統底盤強調專業團隊手動調校,引數固定,出廠後不能再換車。 智慧型底盤更注重電控,可以連續輸入資料進行控制,聽起來更高階。
目前有華為的圖靈底盤、蔚來的天行智慧型底盤、比亞迪易四方等。
以智捷S7為例,圖靈底盤由CDC被動懸架+自適應空氣懸架+整車智慧型控制中心等部件組成,其核心是整車智慧型控制中心,就像大腦一樣。
車輛智慧型控制中心整合了華為MFSS多模態融合感知系統、華為DATS動態自適應扭矩控制系統、華為xmotion智慧型車身協同控制系統等一系列智慧型演算法協同控制車輛。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軟體感知、計算、控制各個層面,提高舒適性、安全性和可控性。
雖然沒有證據表明智慧型底盤比BBA的底盤更高,但因其進化能力,它已成為車企競價開發的物件。 如果您的汽車恰好配備了這項技術,那麼就有可能長時間對其進行公升級。
800V超快充
電池壽命不夠,補充能量補足如果一輛汽車能在10分鐘內將電池電量充至80%,這也可以大大減少人們對里程的焦慮,因此車企研發了800V超快充技術。
800V在行業內仍然是乙個非常寬泛的概念,一般認為車輛的系統電壓範圍在550-930V之間,可以稱為800V; 如果電壓範圍在230-450V之間,則稱為400V。
儘管如此,800V充電速度比400V快是事實,如果有兩輛相同的**車,當然建議您購買800V型號。
小鵬P7的教訓很生動,同期的車型都有雷射雷達,算力高的晶元,這輛車還沒配,二手車**跌得很厲害,因為已經過時了,二手**已經影響了新車**,銷量直接上街了。
2024年,800V肯定會大打廣氣,安裝的新車會越來越多,充電網路會進一步完善,增壓樁也會越來越多,拭目以待。
電池的黑技術有哪些?
相信有些朋友會抱怨,電車最重要的是續航,車企應該開發續航時間更高的電池。 大家的感受可以理解,但大部分電池都是電池廠直接供貨,與車企關係不大(比亞迪、吉利等除外)。
和寧德時代一樣強大,只推出了能量密度超過230Wh kg的麒麟電池,搭載麒麟電池的ZEEKR 001續航里程超過1000km。 但是,麒麟電池本質上是三元鋰電池,成本無法降低,乙個超過10萬元。
幾年前被炒作的固態電池已經很遙遠了,在電池技術進步不大的情況下,車企只能開發其他技術,所以你會看到電動汽車的更新速度是如此之快。
你不必氣餒,首先,汽車不僅僅是電池,其他方面也很重要,有軌電車有各種技術的加持,變得越來越先進,路也沒錯; 其次,電池成本降低了,現在10萬輛有軌電車的續航里程一般都在500公里以上,這是乙個趨勢,也許未來700公里以上的車型也只有15萬輛左右,這也是一件好事。
寫在最後
技術在進步,純電動汽車的更新速度自然在加快,如果你的預算超過20萬,那麼你真的要看看你想買的車有沒有上述配置。 也許你不在乎保值率,但是在用車的過程中,看到人陪著你與否,是不是特別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