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朋友來找我幫忙:
她的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問題,經常嘆氣,特別不耐煩,她會安慰孩子遇到問題很正常,耐心地多看問題,思考所學的知識應該用什麼知識點,畫圖畫,一定會找到想法。 但孩子還是會說,“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我不知道。 ”
她問我:孩子面對困難怎麼能不急躁,父母又該如何引導?
其實,孩子的不耐煩在某種程度上是一件好事,因為他想快點把問題搞定。 如果孩子遇到問題時不急不躁,而是放在一邊,等老師上完課再寫,那麼家長可能會更加著急。
當孩子不耐煩時,父母反覆推理是行不通的。 因為孩子也知道,面對困難,他不應該急躁,但問題是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就像我們一樣,我們知道自己不應該對孩子生氣,但遇到衝突時,我們還是忍不住生氣。
如果“知道”可以“做”,那麼到底哪裡有煩惱呢?
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我的孩子減少煩躁?
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嘗試一下。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可以陪伴孩子直面問題,引導孩子獨立尋找解決辦法帶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感,慢慢抵消了他的不耐煩
如果孩子真的沒有想法,父母應該巧妙地提醒一下,隨便一副,讓孩子覺得這就是自己的想法。
當問題最終被孩子克服時,家長應及時給予他積極的反饋,例如:
你太棒了! 你可以想出解決這樣乙個難題的方法! 媽媽很久不知道了,你比媽媽更有耐心! ”
我看你剛才要著急了,沒想到穩住了,繼續想辦法,你果然有毅力! ”
當乙個孩子成功解決問題時,這個事實會給孩子帶來積極的體驗。
同時,家長及時認可孩子,也會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當這兩種效果結合在一起時,孩子會逐漸不再害怕困難的問題。
如果你不害怕,你自然會不那麼不耐煩。
當有更多類似的成功經歷時,孩子會越來越自信,當他再次遇到問題時,他可能會很興奮——“是時候證明我又好了! ”
成功的經驗會讓人越來越自信。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為孩子提供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
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如果總是成功,如果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不好怎麼辦?
這是很多擔憂。
因為父母只對家庭負責。
家是孩子們的溫暖港灣,幫助孩子抵禦風雨。
然而,孩子們最終不得不走出家門,和孩子一起玩,上幼兒園、小學、中學......
他一走出家門,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
外面的世界怎麼可能天天美麗?
當問題和衝突出現時,這是乙個鍛鍊兒童對挫折的適應能力的機會。
被老師批評,和孩子打架,跑到最後......在運動會上這些東西,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風雨”。
當孩子因為這些事情向我們求助時,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要做“父母”,不要替孩子解決問題,而是要啟發孩子獨立思考如何面對這些困難。
但是,當孩子處於害怕和悲傷的情緒中時,父母首先要對孩子的感受感同身受,同時引導孩子去體驗自己的感受。
孩子冷靜下來後,引導孩子思考事發原因,可以面對什麼以及如何解決。 在這個過程中,建議用“頭腦風暴”的方法,鼓勵他多想幾招。
因為孩子想出的第乙個解決方案可能並不那麼好,畢竟是第一次嘗試。 但我們不能只是說不,它會打擊孩子。 所以,給你的孩子足夠的時間充分思考。 當他想出三個或更多解決方案時,讓他選擇使用哪乙個。
我們需要相信,孩子有能力選擇最佳解決方案。
當孩子成功解決問題時,我們應該及時識別和表揚他們,這將成為幫助孩子通過體驗成功來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的練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