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5日,農曆正月初六,我去了吳江村,真實的感受是:沒有那麼多詩意和風景,網路全是騙人的。 我為什麼這麼說? 慢慢地、不偏不倚地聽我說話,不吹氣,不黑,實事求是。
吳江村是乙個多年前未完工的景區,原來是吳江上的乙個渡口,叫偷牛渡口。 復活後,於2022年2月1日開始試執行,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執行。
吳江村原名建心鄉。 1952年底,建心鄉改名為建設鄉; 1958年9月,建設鄉改名為建設公社; 1959年4月,建設大隊改名為建設管理區; 1961年9月,行政區被廢除,合併為公社; 1984年5月,建設公社更名為建設鄉; 1992年9月,建設鄉更名為建設區; 2003年12月,撤銷該片區合併的行政村(住宅),建設區更名為建設村。 2016年,吳江寨國際旅遊度假區專案落戶建設村,更名為吳江村。
吳江村是乙個非常小的村莊,少數民族居住,尤其是苗族。 當時,苗族為了抵禦外敵、野獸、節省耕地,沿山傍水建造了高蹺建築,當然,水也是為了解決交通問題。 吳江寨地形北高低,西勢陡峭,東平緩; 河流從東向西緩緩流過村莊,山變窄。
吳江村位於遵義市板州區上集鎮西南端,與新民鎮交界處,北有高山峰,南有坡坡,山峰高而平坦,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漢族、苗族、格勞族、布伊族、土家族、彝族、黎族、蜀族、侗族等九個民族的村民世代居住在這裡。
吳江村的高蹺建築與其他地方的高蹺建築沒有什麼不同,也是根據山情而建,連成一塊,住在水邊,有的掛在河邊,有的掛在懸崖上,有的在溪邊,有的在瀑布邊,有的甚至在水裡。牌坊、劇院、廟宇、塔樓、民居、風雨橋等建築,各根據地形,各具不同的風采,雕刻龍鳳,飛屋簷和邊角。
好吧,讓我們開始做生意吧!
大凡族聚居區,尤其是苗族,他們居住的房屋是一大特色,看到高蹺的建築不禁感嘆,苗族人的智慧實在是令人驚嘆。 但目光掠過,視野中卻是幾座現代混凝土建築,夾雜著高蹺的建築,頓時像是吃了乙隻蒼蠅,嘔吐,異國情調卻不土。 這是乙隻破壞一鍋湯的老鼠,這是一條蛇要加進去。
在我的認知中,傳統的烙印和生活方式是旅遊中最大的趣味和魅力載體,烙印存在於細節中,生活方式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但這些往往在當前大規模的開發建設中被遺忘了。 在開發過程中,標準化和工程化的建設總是忽略了細節,使畫面單調、冷漠、缺乏魅力。 它導致了當地文化和現實生活的消亡,在現代照明和建築使人們充滿之後,很難找到真正的品味。 這種“用現代裝飾傳統建築”的潮流和做法,非常不合胃口。
如果你仔細觀察,一排排的木結構建築都是空的,當你透過窗戶看時,你可以看到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工具和施工過程中的剩餘材料。 最重要的是,所有高蹺建築的外觀都是塵土飛揚的,表面布滿了大量的灰塵,並且有灰色的斑塊感覺。 如果把一幢高蹺的建築比作乙個滄桑的老人,那麼無數老人就沒有精神,只有沒有靈魂的身體,沒有生命,面色暗淡,在疾病診療上,已經病入膏肓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在大螢幕上聽到乙個外國口音說了一句髒話:幾棟壞樓,看一場球!
在我看來,鄉村和小鎮是人類環境中最有趣的地方,因為它們是最接近人與自然關係的地方,充滿生機和活力,往往有人類幾千年來適應和利用自然最明顯的印記。 而這些印記恰恰是最有特色的元素。 但現在的吳江村,人們首先看到的,最表面的特徵,恰恰是隱藏在村子裡的小燈,它們充滿了現代特色,卻沒有原始的生態。
老舊的高蹺建築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為了迎合旅遊業的發展,這裡建起了商業建築,顯得突兀而不起眼。 表面上看,一些當地村民賣掉或出租了他們的老房子,變得富有,但他們可能損失更多。 門前掛著電燈美化夜景,但坐在山上看星星的寧靜和神秘卻完全消失了。 很多人原本想逃離城市的喧囂,親近原來的山峰,但到了這裡,卻發現自己還是有身處城市的感覺。
所以很多人說,一開始以為是好的,但現在感覺不到了,一切都是假的。 經濟浪潮的衝擊,使得吳江村不再是“原汁原味”,而是變得面目全非,其結果是少數民族文化無法傳承和發揚,二是最終可能人滿為患,三是遊客增加造成的破壞。 畢竟總有一天人們會知道吳江村的“真面目”,誰願意辛辛苦苦開車花錢發脾氣呢? 尋找內疚感?
商品化的後果是,一切都是“錢”,遊客從景區門口能看到的地方,都是客棧、餐館、小販,都是打著苗家的幌子。 簡單? 自然的? 有多少人是真正的苗族人? 他們中有多少人穿著苗族習俗?
順便說一句,吳江村的食物一般不貴,但貴兩倍甚至三倍。 說起親身經歷,中午帶孩子吃飯,本來想炒吃的,但是在遵義找不到炒家常菜、各種小吃的餐廳,就去吃餃子,20元乙份要兩份,40元,還特意數了10份; 回來的時候,我買了幾個大包子,平時2元乙個,這裡是6元乙個,我買了3個18元。 在物價飛漲的今天,要想排第二,漲得最快的,我想,第一榮譽一定是吳江寨的餃子和大包子,一定是當之無愧。 其他的不是買來的,不是說的。
有的遊客租苗族服裝穿旅遊,聽別人聊聊學習:租苗族衣服和褲子150元,帽子150元,外加化妝費。 相對而言,外省遊客很少見到苗族服飾和村落,很少見到山川,對少數民族的衣食住行興趣濃厚。 我看了看,發現租衣服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外省人。
外國遊客總是對隱藏在古村落中的中國傳統民俗文化著迷,卻不知道呈現在他們面前的場景在形式和內容上已經脫離了傳統內涵。
我忽然想起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中國鄉土建築倡導者陳志華先生的話,他說:“有出版社要我出版一套比較全面的中國鄉土建築書籍。 說實話,這套書已經做不下去了,而且很多都沒有......了。在這樣乙個變化日益不明朗、日趨劇烈的時代,一方面,一些鄉土建築研究者不遺餘力地探索偏遠鄉村的古村落,為文獻和保護發聲。 一方面,主流規劃行業和地方政府為了一時的利益,不分青紅皂白地捏造偽傳統文化。
過度商業化對自然環境和人文文化傳承的影響不容忽視。 最突出的是對景區自然環境的影響,由於景區注重經濟利益,忽視景區的承載能力和自身保護,大量遊客湧入吳江寨林區,對耕種區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而遊客帶來的生活垃圾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處理,也使景區汙染加劇,景區生活廢水排放到哪裡去了?吳江村本身的位置就很低。 回去的路上,我們在西區入口下的那棟高蹺樓裡,看到河岸上的樹林裡到處都是白色的垃圾,包括食品包裝的塑料盒、廢紙等。
有學者認為,當大量遊客進入乙個具有原始生態、自然、傳統等特徵的社會時,社會內部的“結構鏈”很可能被打破,被視為“稀有旅遊資源”的地方特色文化的文化將很快消失或發生根本性變化。 對於吳江村來說,遊客大多來自經濟發達地區,他們繼承了“濃厚的文化”,其中漢族文化對苗族村文化的影響更大。 與外來文化相比,苗族文化往往成為一種“弱文化”,而“強文化”的衝擊導致對自身文化認識不清的嚴重衝擊。
要合理開發景區資源,開發不能無節制、無規劃。 生態環境的保護主要是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自然環境是旅遊景區的基本環境,也是最容易受到破壞的環境。 旅遊業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不僅包括個別自然要素的破壞,還包括對整個環境的破壞和汙染。 因此,旅遊景區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應以旅遊景區自然環境的特點為依據,重點開展保護,在古建築、土壤、植物、野生動物、噪音、 和氣氛。
旅遊資源環境保護是指保護景區內特色環境特徵,如主要景點景觀; 另一方面,將旅遊景區的接待量控制在合理的能力範圍內,以保持生態環境的協調演化,保證旅遊景區土地的合理利用。 此外,實施環保的同時,也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即旅遊景區最終是為人類的旅遊活動而設計的,實現人與環境的協調,即規劃要同時滿足旅遊功能和美學的需要,實現經濟價值與人的價值平衡, 打造飽滿的審美體驗,滿足低成本和開發、運營技術的要求,為後期旅遊管理提供便利。
文化是乙個民族的根,是乙個民族的靈魂。 保護古建築及其周邊環境是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古建築的合理開發利用,對城市的發展和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國逐漸認識到文化與經濟融合的重要性,兩者相輔相成,只有平衡兩者的關係,協調發展,才能保證文化的長遠可持續性,才能使國家的文明富強,才能促進民族文物和古建築的保護和合理利用。
尊重建築的原貌,力求真實再現。 保持建築最原始、最原始的面貌,是保護文人故居最根本的出發點。 在歷史學問中,凡事都要從“古”做起,所以要保持歷史建築的原汁原味,讓真實的歷史才能展現在人們的眼前,進而深入了解和研究歷史人物,讓古為當, 歷史文化可以傳承。
深入挖掘文物古建築的文化內涵。 每一座古建築背後都一定有乙個故事,房子的主人一定有一件名熟能詳的作品,可以傳給後代。 透過古建築,我們想讓遊客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座古建築,更是讓遊客了解人性的故事,引導更多的人閱讀名人的作品,了解古建築背後的文化內涵,讓中華文化代代相傳,源遠流長發揚光大。
從法律入手,提高公眾文物保護意識。 21世紀初以來,國家文物局和地方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文物保護條例。 此外,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人民的需要已經從主要滿足物質需要轉變為主要滿足精神需要。 加強國家文物古建築保護,就是加強社會文化建設,能夠促進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也有利於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引進科技人才,推進保護現代化。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科技人才通過科技手段引進。 引進高科技元素,致力於網路平台管理和文物價值發展兩個方面。 網路平台管理主要分為前期開發和後期運營。 發展前期要引進專業人才,後期要對部門內部人員進行培訓,掌握基本使用方法。 其中,文化價值的開發是重中之重,也是古建築保護的一大核心。 國內對名人故居保護非常精通的人數很少,再加上國內對名人故居的重視明顯不足,國內可供借鑑的管理案例很少,相關人才也很少。 國家要積極鼓勵和引導有關人才的培養。
嚴格來說,傳統村落傳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農業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是傳承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的重要橋梁。 然而,事與願違! 吳江村,不管是從東邊還是西邊進入,無非就是沿著河邊走走,走走,看看各種小店,遵義的各種小吃,僅此而已,至於吳江村的文化幾乎沒看到展示,只能靠“恩榮坊”牌坊撐不住, 這有點像一棵沒有根的樹,沒有源頭的水。如今,它不再是原始的生態文化習俗,只是一群企業等待遊客的參觀。
這裡沒有那麼多風雪,這裡沒有那麼多詩意如畫,這裡沒有那麼多撐著油紙傘的雨巷,只有你來過這裡,就再也不想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