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家裡的第二個學生,我的認知被顛覆了

Mondo 科學 更新 2024-02-18

2017年夏天,應同學們的邀請,在廣州一所中學任教的黃鄧訪問了學生們在雲南省騰衝市的家鄉,開始了為期五年的家訪之旅。 經過十多年的教學,黃鄧的花名冊上留下了數千名學生的名字,以及僅僅在講台上觀察學生是不夠的。 在她的班級裡,60%到70%的學生來自農村和縣城。 這些二等學生和他們的家人是沉默的大多數,他們不經常被關注和理解。 高鐵、長途巴士、電動車、電單車、......從繁華的廣州出發,黃嵐從廣州的山巒、田野和海岸出發,走過學生從小就讀的道路和校園,與父母、親戚和朋友交談。 深入具體而密集的日常生活,在黃光面前可以延伸出一條生動的成長路徑。 她親眼目睹了這些家庭和其中的個體是如何在時代的浪潮中翻滾,努力衝破社會的裂縫的。對於農村兒童來說,應試教育是一種以極度消耗的方式保持表面上的公平的方式。 她還能夠重新理解教育:自我成長的動力和堅韌來自同質化學校教育之外的什麼?

突圍之路。 2017年底,我和我的學生張正敏回到了她的家鄉,乙個位於廣東南山區的小鎮。 正珉曾用一句話總結自己的求學之路:“我從最偏僻的地方一路爬到城市。 在Jeongmin的家裡,她從乙個舊櫃子裡拖出乙個破爛的紙箱。 我仔細數了一下,有四十一張獲獎證書和四十九張證書。 還有近200支原子筆已經用完了墨水——它們是鄭敏在高中三年級努力的見證。

那一刻震撼了我。 事實上,這種衝擊在家訪期間反覆出現。 作為一名教師,我從未意識到我的學生走了一條多麼艱難的道路。 2005年,當我加入廣東F學院擔任教師時,該校已經擴大了招生規模。 高等教育中的歧視鏈是顯而易見的。 這種歧視逐漸呈現出一種道德批判和傲慢。 我有一種錯覺,認為學生進入大學比我當時容易得多,而且進入兩所大學並不難。

《大考》劇照。

家訪顛覆了我的看法。 閱讀對我的學生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學路的艱辛讓許多孩子難以忘懷。 莫元生的家位於廣東省西部的雲南縣。 在炎熱的夏天,他和我在鄉間小路上走了乙個多小時。 這就是每天天剛濛濛亮就拿著火把走路去上學的少年莫元生之間的距離。 初中時,莫元生每天凌晨一點上床睡覺,早上五點半起床,吃媽媽的饅頭,踩著自行車乙個小時去上學。

張正民家在山腳下,學校在山頂,每天上學要在山路上上下下走乙個小時。 她最怕下雨天。 走過泥濘和碎石小徑後,我渾身濕透地到達學校。 正敏個子不高,她把這歸咎於小時候書包太重,營養不好。 學校沒有食堂,母親的午餐往往是粥、黃豆或自種花生。 在午餐時間,不起眼的飯菜往往會變得腐臭而美味,你只能挑吃一點點。

歷經千辛萬苦,孩子們爭奪鎮上極其稀缺的教育資源。 學生何敬軍的家在廣東省連江鎮衡山鎮。 在他上小學六年級的時候,何敬俊的母親給了他乙個死亡目標:一定要考進學校初中的兩大尖班。 為此,他的母親強迫他晚上7點以後不要看電視。 初中學歷的母親先學了課本,晚上陪著兒子,一點一點地講解知識點,堅持了整整一年。 六年級寒假期間,舅舅還帶著靜軍去了南寧,從零開始輔導英語。 最終,邊防軍的將領擠進了頂級。

許多人認為,應試教育對農村的孩子來說是相對公平的,至少為他們提供了一條學習的途徑。 但在家訪中,我強烈地感覺到,對於農村兒童來說,應試教育正在以一種極其消耗的方式維持著表面上的公平。 和城市兒童一樣,農村兒童的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被扼殺了。 我的學生華華向我提到,他從小就喜歡提問,所以多次受到老師的批評。 初中時,他質疑乙個問題的答案,老師當場要求他以後不要再問問題,導致全班同學被孤立。

《青春派》劇照。

越來越多的孩子成為考試的炮灰。 當初,何敬俊的家人之所以想盡辦法幫助他考上初中重點班,是因為何敬俊的母親判斷,如果他在初中不被分配到重點班,就沒有進入高中的可能。 在京俊的家鄉,我遇到了他的初中同學,在普通班讀書的明哥。 他告訴我,普通班的學生早就放棄了繼續接受高等教育的想法。 初一時,明哥的班主任曾說過,“讀不讀書都無所謂,反正你有畢業證。 在他普通的班級裡,初中二年級上學期還有60名學生,第二學期只剩下30名學生,輟學人數高達一半。

初中畢業後,明哥去了深圳的一家工廠工作。 靖軍順利考入連江市第一中學。 在京駿的初中,當年能考上連江一中的學生只有十人。 表面上看,京軍通過努力獲得了家鄉最好的教育資源,但實際上,面對高考,這種“優勢”在地域差異面前是脆弱的。 該班22個班級有1600多名學生,文科學生沒有乙個能通過第一班,理科考試成績最好的學生被華南農業大學錄取。

我的大多數學生都是早熟和理智的,他們從小就對自己的處境和命運極為敏感。 華華的父母在東莞工作,他曾經在那裡上小學。 學校裡有一些富裕的孩子,付錢給魏華為他們抄作業。 雖然衛華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積攢了一筆小金庫,但他敏銳地感受到了環境的陌生,主動向父母提出學校不好,希望能改變。

《小喜悅》劇照。

學生何健的父親非常重視他的學業,所以留在老家照顧他,沒有外出打工。 2008年,當家庭經濟不可持續時,是12歲的何健站出來,為父親做了乙個決定。 他告訴父親:“家裡要是沒錢,就算以後好好讀書,還是白費的。 ”同時,他向父親承諾,他會努力考上當地最好的高中。 從那時起,爸爸媽媽就準備了一年的柴火。 何健乙個人種菜,乙個人做飯。 晚上,他不敢睡在空蕩蕩的房子裡,即使是夏天,他也不得不用被子遮住眼睛。

在重重困難中,何堅信守諾言。 在農村電子產品氾濫侵蝕的浪潮中,這位少年抵制了各種**,用象棋、桌球、唱歌等愛好來緩解寂寞和寂寞,最終以年級前三名、班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當地最好的中學。

從農村到第二所大學,我的學生家庭都盡了最大的努力。 在家訪期間,我可能無法見到學生的父母,他們常年在外面工作。 即使我們有幸能夠見到我們,我們的談話也發生在紅薯田、豬圈、產房和農場,在豬草、煮豬食、織漁網、撿快遞員、修理自行車等繁忙的勞動之間。 生存的壓力使得日常工作安排得緊湊。

莫元生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在外幹活的父母把他和妹妹帶到了他身邊。 在中山市南投鎮的一家鋁廠,父親在廠區髒兮兮的倉庫裡清理出一張小木床,對莫元生說:這裡就是我們以後的家了。 鋁冶煉涉及汙染,每次環保檢查時,袁盛和母親都蜷縮起來躲在附近的煙囪裡。

學生的母親每天工作超過15小時。 1997年,棗良的父親養牡蠣失敗。 為了養家餬口,媽媽每天凌晨2點就開始做豆腐,早上6點前就去菜市場賣豆腐。 早上8點,媽媽要回家打理家務,然後把沒賣完的白豆腐炒成炒豆腐,下午再騎三輪車去賣。 一盤豆腐賣十五元,平均一天賺100多元。 正是有了這筆相對穩定的現金收入,一家人才慢慢還清了養殖牡蠣所欠的債務,有了養豬的資本,然後才能夠用賣豬的收入來支付孩子不斷增加的學費,以及蓋房、繳納計畫生育罰款等大筆開支。

這些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除了掙扎謀生之外,還用他們簡單的教育理念影響著他們的孩子。 學生魏華記得,父親從小就強迫他練書法,不允許敷衍寫字,還定下規矩,作業完畢不准他玩、看電視。 小時候,魏華好動得坐不住,父親下班後又累又累,所以每天都會陪兒子學習兩個小時。 初中時,魏華從東莞回到興寧老家讀書,父親毅然放棄東莞的攤鋪生意,回到家鄉陪伴魏華兩年。 對於乙個不斷搬家的家庭來說,很明顯,這需要對教育的堅定信念。

《南方的童年》劇照。

他們。 在過去5年的家訪中,我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我沒能接觸到更多的女孩家庭。 在我的學生中,女生比男生多。 他們比男生更努力:在課堂上,他們坐在前排,而男生則在後排築巢。 我也不經常在化妝名單上看到女孩的名字。 他們也往往對未來有更強烈的期望和抱負。 但相比之下,他們並不像男孩那樣願意展示自己。 一些女孩邀請我去她們家做客,但當我被要求買票時,她們退縮了。

我理解這種撤退。 展現複雜的家庭情況和成長的隱秘路徑,需要很大的勇氣。 在我為數不多的對女孩的家訪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她們比男孩更艱難的旅程。 在農村和城鎮,送男孩上大學通常是整個家庭的中心目標,而女孩上大學的普遍態度是“不反對”。 在家訪中,我聽說了學生們的成長經歷,我覺得一些調皮、沒有上進心的男孩子,可能在家人的支援下,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是女生,他們可能已經被放棄了。

女孩在脆弱的農村家庭長大,往往是負擔最重的人。 鄭敏的父親是廣東西部山區的農民,母親是越南新娘。 1992年,母親被騙到中國賣房後,被正敏的父親以2800元的價格買下。 正民中學每年學費1960元,每月生活費500元。 這些辛苦的開支,爸爸都付不起,媽媽就出去打工了。 舅舅一直灌輸她,女生讀書是沒用的,希望她盡快放棄高中學業。 初中未畢業的哥哥,在得知母親支援妹妹讀書後,明目張膽地向姐姐要錢。

這種負擔不會因為你上大學而消失。 在大學裡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正敏都處於無限的恐懼狀態:她害怕母親從越南探親回來:她害怕哥哥會沒完沒了地要錢; 害怕母親生病,失去世界上最寶貴的人; 害怕大學同學知道家裡的情況會傷害他們脆弱的自尊心; 我擔心我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好工作,無法滿足家人的期望......除了恐懼之外,她還感到內疚,因為她相對自由的大學生活是她母親辛苦的結果。

請回答1988“劇照。

正敏說,他之所以能夠上大學,是因為他的母親。 一路讀書,每逢命運,母親都為她扛著一片天空,讓她可以繼續走。 2005年,這個家庭意外地收穫了橙子。 母親不顧父親的反對,拿出身上僅有的2萬元,從世界各地借來,籌集了3萬多元,到鎮上買了一棟舊瓦房,讓正敏進了鎮上的學校,結束了每天走兩個小時山路,中午吃一頓爛飯的生活。

正敏的父親曾說過,正敏的高中相當於“出賣母親換錢讀書”。 正敏媽媽種桔子,上山砍柴,給造紙廠砍竹子,卷鞭炮,織蠶架,去黑廠當小工,去飯店當服務員,去工地攪拌水泥,把廢紙打包裝上卡車, 躲在福建深山的老林里砍竹子,在烈日下在浙江茶田裡採摘茶葉。作為越南新娘,她的母親沒有身份,只能做高強度、高不確定性的臨時工。

“讓媽媽感到驕傲”成為正敏一路走來最強大的動力,她提醒自己:“一定要走出來,不顧一切都要往前跑。 ”

母女之間的這種密切聯絡不僅僅發生在正敏身上。 學生曉靜的家鄉在潮州饒平。 小靜對媽媽的手很熟悉,手上有繡珠留下的老繭,還有採茶造成的關節變形。 上中學的時候,媽媽每週也騎電單車,往返80公里,去接小靜和弟弟。

小靜的母親早年在深圳的一家工廠工作,曾經很受賞識,有機會做管理工作,但因為嫁給了小靜的父親,母親回到了饒平村,成了外國兒媳婦。 生活中錯失的機會讓母親後悔,也深刻影響了母親對女兒的期望。 家裡有人勸她嫁給24歲的小靜,但媽媽卻覺得女兒有比結婚更重要的事情。 她也不像其他家長,希望孩子考公務員考試或找到乙份穩定的職業,而是主張孩子可以為所欲為,唯一的要求就是盡量留在廣州或深圳,用自己的能力吃飯,擺脫家鄉蜘蛛網般的人際關係, 看到更多的人和世界。

我本來是一座山“劇照。

決心和出路。

在家訪的旅途中,我驚嘆於學生和家庭突破裂縫的決心和堅韌。 我還能夠從學校教育的單一角度對學生的成長有了新的認識。

過去,我以為“90後”和“00後”的孩子在情感上是冷漠的。 近十年來,我覺得學生們的眼神變得越來越冷漠。 他們似乎不太在乎我在說什麼,也懶得告訴我他們發生了什麼事。 這就像溼柴火,你不能訂購它。

但當我走進學生們長大的村落和老房子時,我真切地觸動了他們心中柔軟的角落。 我的許多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在祖父母的情感滋養下長大。 父母總是對孩子有要求,但祖父母的愛往往是無條件的,特別有價值。 在S縣,我和我的學生廖文宇一起去看望她的祖母。 我印象很深刻,那天,溫自然的跑進房間,找了一把黑色的舊剪刀,小心翼翼地給老爺子剪指甲。

何景鈞從小就調皮魯莽。 但是在他上大學的時候,他的祖父中風了,他不顧家人的勸阻,經常坐六七個小時的公共汽車回去看望祖父。 在家訪期間,我注意到,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去爺爺的房間,扶他慢慢走,讓老人更活躍。 我為這種耐心感到羞恥。

無論是來自父母還是祖父母,這些情感在困難中支援著孩子,並在某個時候成為他們成長的機會。 景鈞告訴我,高二那年他十七歲生日那天,爺爺告訴他要回老家蓋房子,可是侄子們拒絕了,他們把爺爺的老宅瓜分了,沒有給老爺子留下任何出路。 想到爺爺大半輩子辛勤耕耘的成果,景俊躲在教室裡哭了起來。 這場家庭糾紛成為他與青春告別的秘密儀式。 由此,他發誓要好好學習,讓爺爺多點尊嚴。 高三時,景軍將綜合理科考試的成績從80多分提高到130分。 最終,總分只比本科水平差了4分。

突然這個夏天“劇照。

高三暑假,景俊和同伴們去東莞打工。 他們驚訝地發現,曾經繁華的工業區早已空無一人。 景軍原本以為找工作會很容易,但逛了幾天,發現沒有合適的職位。 站在東莞街頭,他第一次感到迷茫,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當時,景軍已經收到了職業院校的錄取通知書,但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要復讀。 他說:“爺爺奶奶總是說家裡應該有個大學生,弟弟不懂事,作為大哥,我考不上大學,怎麼能帶弟弟努力呢? 復讀一年後,景軍接受了學校類似衡水模式的管理,成績提公升了80多分,最終考上了廣東F學院法律系。

經過近20年的教學、觀察和思考教育的方方面面,我有一種感覺:當今教育的一大問題是學生的成長凌駕於學業之上,很多孩子極度缺乏現實生活經驗,對生活的真相一無所知。 而我的這些二等學生,從小就跟著家人走上了謀生之路,接受了生命潮的真正洗禮。 在分娩的過程中,他們經歷了割皮的痛苦,也嘗到了割皮的樂趣。 這些經歷往往使他們具有非凡的彈性和能力。

在我的學生中,華華是乙個非常特別的人。 絕大多數學生在進入大學時都會經歷一場大的“危機”:高中時對大學的美好期待,很快就會被學歷貶值、就業壓力等資訊所取代,讓他們陷入迷茫和迷茫的時期。 華華不一樣。 剛上大學,他就不逃課,不帶手機,不看朋友圈,沒有**賬號,也不用太多社交軟體。 一進校,華華就把重點放在了學校的各項比賽上,並決定有些比賽可能會為畢業後創業提供動力。 他深入研究了各種檔案和系統,對重要比賽的時機瞭如指掌。 他也很早就意識到了團隊建設的重要性,並堅信大學是團隊的原型:“三個人聚在一起的時候,應該做點什麼出來,而不是吃飯”。

大學期間,華華參加了網際網絡、攀岩計畫、挑戰盃等各種比賽。 “挑戰盃”每兩年舉辦一次,難度大,含金量高,他在大一時嘗試申報,但以失敗告終,大三申報時,因為目標明確,思維深入,早期經驗積累,他很快就建立了這個專案。 作為一名法學院學生,他並不滿足於模擬法庭培訓。 大二的時候,魏華注意到校門口的快遞公司收取滯納金是違法的。 大三那年,他收集證據,向法院提起訴訟。 後來,他得知自己已經完成了全國首例起訴快遞公司非法收取滯納金的案件。 畢業後,魏華迅速組建了乙個團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平凡的榮耀》劇照。

華華的強大機動性部分歸功於他不安分的天性。 他告訴我,他從小就有“改變世界”的強烈願望。 但通過家訪,我也清楚地看到了華華日常生活的經歷。

華華的父母在東莞做小商販。 父母忙的時候,魏華一有空就會去攤子收錢或招攬顧客。 從學習算術的一開始,他就注意到了失速經濟學的秘密。 他還觀察了各種各樣的人,誰混得好,誰混得不好,以及他們背後有什麼經驗和教訓。 這些社交經歷使他樂於體驗自己做事的能力,並在與成年人的聯絡中獲得洞察力。 在大學裡,華華喜歡打車。 他會在車上和計程車司機聊天,落車前,他大多會和司機達成協議:“司機不收計程車費,我承擔他們所有的法律建議”。

在上大學之前,華華已經嘗試過各種各樣的事情。 高中一年級時,他經營了一本雜誌,“不是很理想”。 高二那年,他把攢下來的錢借給叔叔養鱷魚龜,但失敗了。 高三那年,他和父母養了200多隻小雞,只有30多隻活了下來”。 這些嘗試讓他習慣了直面挫折:“想失敗就要快點失敗,多失敗就自然而然”。 進入大學時,他沒有太多的焦慮和內耗。 住在東莞的華華形成了乙個簡單的觀念:很多普通工人通過努力就能在東莞站穩腳跟,大學畢業後不用擔心就業問題,總會有飯吃的。 這樣,還不如穩紮穩打磨能力,“不知道該做什麼,先做能做的事”。

我的大多數學生都不像魏華那樣創業,他們可以過腳踏實地的生活,擁有一顆穩定自洽的心,也能從生活的經驗中受益。 在學生家裡,他媽媽告訴我,趙良拿到錄取通知書的第二天,就讓早良去田裡種苗。 鄰居說:“你不需要種地就能考上大學! 媽媽的回答是:“我考上大學的時候還是要吃飯的。 趙亮的母親說,她看到村里有個女孩子考上大專後,越來越被父母寵愛,哪怕夫妻倆在田裡幹活到下午兩點,留在家裡的女兒也不主動做飯。 大學畢業後,女孩輾轉於東莞、珠海、湛江,甚至湖南、黑龍江,但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其實,讓孩子承擔起家庭責任,是早良媽媽一直以來的簡單理念。 作為家裡唯一的男孩,趙良沒有得到額外的呵護。 他從七歲起就開始學習做飯,他和妹妹輪流照顧家裡的午餐和晚餐。 在家放鵝放牛的任務,一般由趙良乙個人承擔。 在蔬菜收穫季節,黎明負責剷草、拔菜、帶溪邊清洗。 天黑了,一家人回到家裡,各司其職:早上負責做晚飯,爸爸去餵豬,媽媽把洗乾淨的蔬菜捆起來,第二天一早去鎮上賣豆腐。

《奶奶的新世界》劇照。

由於他們的大學學歷,我的大多數學生在畢業時都很難很快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經常需要四處奔波幾年才能安定下來。 温宇就不一樣了。 在2019年畢業之前,她已經獲得了兩個工作機會。 乙個來自廣州的一家國企,乙個來自佛山的一家郵政企業。 在當時的就業環境中,兩種選擇都不錯,但都不是温宇最喜歡的地方。 在此之前,她曾應聘廣州市公共運輸部門的一家公司,但遺憾的是沒有參加面試。 温宇最後的決定是鼓起勇氣,打電話給他喜歡的運輸公司的領導,問他能不能安排面試。 她最終通過她贏得的面試得到了她想要的工作。

溫的“好運”和勇氣,出乎我的意料。 在同齡人中,她骨子裡的沉著、能力和責任感尤為引人注目。 在家訪中,我得知溫的親生父母早年離婚。 繼母像親生母親一樣撫養了幾個孩子。 其實,溫瑜有機會上大學最關鍵的因素,來自於繼母的堅持。

母親一方面要求孩子努力學習,另一方面為了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她一直堅持帶著幾個孩子打零工來補貼家庭。 溫玉記得,小時候,她不想讓父母因為經濟拮据而吵架,“我從小就知道,現狀只能靠自己改變。 ”

第乙個暑假,媽媽第一次帶著溫玉去了深圳,跟著表哥在一家手袋廠工作,從晚上8點開始,“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晚上11點”。 初三暑假時,溫玉再次進廠,“每小時工資七元”。 乙個和我一起出差的女孩受不了工廠的勞動強度,工作了十多天,哭著回家了。 溫玉幫她妥善處理辭職事宜,她工作了60天,攢了4000多塊錢。 這是她第一次意識到:“我是乙個有能力的人”。

在大學裡,溫余仍然堅持中學的打工習慣。 “打工養活自己”是温宇對自己的最低要求。 大一暑假,她去了一百個果園打零工。 因為她給老闆留下了極好的印象,每次水果店人手不足,老闆都會讓她幫忙,並保證放假期間三倍的工資。 整個大學期間,溫俞去珍珠奶茶店打工,在超市當導購,做課外看護,還當過翻譯。 她養活自己,沒有向家人索要一分錢。

**10,000粉絲獎勵計畫

相關問題答案

    財富的本質完全顛覆了我的看法

    當提到財富的話題時,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金錢 房地產等。然而,這些財富的外在象徵並不代表真正的財富。財富的內在本質遠比我們的常識更深刻。.財富的本質是增長。許多人認為財富是一堆現金和資產。這種理解是膚淺的。真正的財富是讓你成長的動力。比如讀書來積累知識,鍛鍊身體,參加訓練來提公升自己的技能,這些都讓...

    有點被我的認知顛覆了,請不要

    大家好,今天我看到了乙個離譜的分享。這次分享也顛覆了我對惠蘭的看法。所以你接下來看到的,請不要緊張,不要興奮。我們先來看看這位花友的分享。你讀過嗎?是不是也有點顛覆了你對惠蘭的看法?在大家的認知中。蘭花通常生長緩慢。但是這朵花有一朵蘭花。自月初以來,只有 棵幼苗。但到了月,至少有棵幼苗。使用沙子 穀...

    大學老師說不宜參加研究生考試,勸說二等學生不要再參加考試

    大學老師說不宜參加研究生考試,勸說二等學生不要再參加考試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繼續深造,通過攻讀研究生來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和競爭力。然而,對於普通中學的學生來說,讀研究生是否合適,是否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是乙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本文從多個角度分析了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利弊...

    一本猛烈顛覆我人生觀的書!

    馮友蘭曾說過 世界上有很多書,但值得一讀的書卻不多。一本好書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認知框架,提高思維能力,讓我們有能力做出人生的每乙個選擇!今天分享的書就是這樣一本書,通讀一遍可以幫助我們每個人快速建立對整個世界的巨集觀認識!睜開眼睛,從新的角度對待生活!池玉峰全書 全景圖。該書提煉了本對人類思想產生重要...

    2. 醫學生畢業後去哪裡 大多數“醫學生”選擇轉行

    醫學生畢業後去哪裡 大多數 醫學生 選擇轉行 經過多年的努力學習,大家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拿到理想中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畢業後投身到自己熱愛的職業中。然而,現實並不總是如人們所願。比如,有志於醫學的學生因為高考成績達不到理想院校的要求,只能妥協進入兩所甚至三所大學,有的考生因為調整而改變第一志願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