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已經將許多動物送入太空,以研究太空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包括海龜、水母和蟑螂。
1.果蠅
果蠅是一種昆蟲,是最早被送入太空的動物之一。 果蠅自 1947 年以來一直在太空中。 科學家使用V-2火箭將果蠅送入太空,以探索太空輻射環境對生物體的影響。 由於果蠅可以在14天內繁殖,只有四對染色體,而且它們的一些基因與人類基因驚人地相似,因此它們仍然是太空的常客。
2.實驗室大鼠
實驗室老鼠經常用於各種科學實驗,也是太空“旅行”的常客。 在實驗室老鼠的幫助下,科學家們發現,更深的太空探索可能會導致輕微的肝損傷。 此外,通過比較其中乙隻進入太空的雙胞胎小鼠和另乙隻在地球上的雙胞胎小鼠,科學家們還發現,長達一年的太空之旅使太空小鼠的基因發生了更顯著的變化。
3. 狗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狗經常被送入太空。 然而,狗是待遇最差的,它們經常被用來測試各種裝置的安全性,其中最著名的是太空狗萊卡的太空死亡。
萊卡於 1957 年 11 月 3 日由蘇聯的人造衛星 2 號發射到太空。 然而,萊卡注定要走了,因為蘇聯還沒有開發出第乙個太空艙的技術,實驗的目的是找出活著的乘客在進入太空時是否能承受火箭發射的超重和失重環境,以及找出生物體在太空中的反應。
當時蘇聯聲稱萊卡被安樂死,直到2002年相關機構才透露,萊卡其實在進入太空後不久就死於中暑。
1960 年,人造衛星 5 號將兩隻名叫 Belka 和 Strelka 的狗送入軌道,它們活著返回地面。
4. 猴子和黑猩猩
1949年,第一只被人類送入太空的猴子是恆河猴。 在接受麻醉注射後,猴子坐在太空艙中被火箭送入太空,但由於機器故障,恆河猴因缺氧而窒息而死。 後來,又有幾隻猴子被送入太空,但沒有乙隻能夠返回地面。
1959年,美國將兩隻獼猴送入太空,幸運的是,它們沒有像前幾隻獼猴那樣去,也沒有回來,而是安全返回地球,但雄性猴子在移除電極時因麻醉不當而死亡; 另乙隻雌性猴子一直活到1984年。
1961年,美國乙隻三歲的黑猩猩哈姆被送入太空,在那裡他總共飛行了15分鐘,經歷了6分30秒的失重。 安全返回地球後,哈姆被送往兩個不同的動物園,然後於1983年1月離開地球。
5. 貓
第一只太空貓的名字是費利塞特。 1963 年 10 月,法國科學家將費利塞特送入太空,不僅在費利塞特的頭骨中植入電極以收集資料,還對其腳底施加電脈衝以刺激其做出反應。 這只貓安全返回地球,但兩個月後被安樂死,然後被科學家解剖以研究它的大腦。
6. 海龜
這只於1968年首次被送入外太空,同時被送入外太空,還有黃粉蟲幼蟲,黃粉蟲幼蟲在歐洲通常用於餵養寵物鳥。 1968 年,海龜和黃粉蟲幼蟲乘坐蘇聯探測器 5 號前往月球附近,並在繞月飛行後安全返回地球。 然而,他們減輕了一些體重,也許是因為他們在太空中吃得不夠。
7. 蜘蛛
蜘蛛可以在太空中正常結網嗎? 答案是:是的。 兩隻蜘蛛是第乙個進入太空的蜘蛛,分別是安妮塔和阿拉貝拉,它們於 1973 年被送入太空。 在太空的最初幾天,他們不習慣環境的失重,四處漂浮。 在習慣了失重的環境後,它們開始結網。 雖然它們結網的速度有點慢,但網在外觀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太空網比地球網更堅韌。
不幸的是,安妮塔和阿拉貝拉因食品質量問題而脫水而死,沒有活著回到地球。
8. 蟑螂
蟑螂被稱為“地表最強的生物”,它們被選為太空動物乘客也就不足為奇了。 歐洲航天局(ESA)於2007年將54只蟑螂送入太空,該太空飛行器配備了單獨的蟑螂空間生命系統室。 進入太空的蟑螂不僅倖存下來,而且還成功懷孕並生下了33只小蟑螂(失重條件下的動物應該無法**,因此無法懷孕)。 後來,科學家還發現,這33只小蟑螂不僅長得更快,跑得更快,而且變得更強壯了。
9. 壁虎
2014年,俄羅斯科學家使用生物衛星(專門用於攜帶小動物的小型“宇宙飛船”)將五隻壁虎送入太空,以研究無重力環境對交配的影響。 這五隻壁虎在太空中度過了乙個半月,但它們並沒有安全返回地球。 科學家們記錄了壁虎經常在衛星中“玩耍”漂浮物體的影象,這種行為在地球上很少見,但這些太空壁虎經常以這種方式行事。
10. 水母
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將60,000只水母送入太空。 被送入太空的水母和人類一樣,能夠適應太空的失重環境,隨時調整身體。 然而,當它們返回地球時,它們不能很好地適應地球的引力,不能像以前那樣在水中正常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