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配額是指**或其授權機構在規定期限內,根據排放控制目標分配給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配額。 它是一種政策工具,用於幫助實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 如果企業的實際碳排放量小於分配配額範圍內的配額,則可以最大化超額配額的成本效益。 簡而言之,碳配額是企業參與碳排放交易所需的配額,它代表了企業在特定時期內可以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總量,通常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計算。
碳交易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如下:
1.重點排放單位:根據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重點排放企業是指年碳排放量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 這些單位通常是發電、鋼鐵、水泥、化工等高能耗、高排放行業的企業。
2.非重點排放主體:除重點排放企業外,其他企業、機構和個人也可以參與碳排放權交易,但其交易活動受到更嚴格的限制。
3.碳排放權配額登記機構:負責碳排放權的登記、登記和管理,確保碳排放權的準確、安全、高效執行。
4.排放權交易機構:提供碳排放權交易平台,負責交易的組織、管理和監督,確保交易的公開、公平、公正。
5.投資者和交易員:包括各種投資機構、個人投資者和專業交易員,他們在市場上買賣碳排放信用額,以實現投資收益或對沖風險。
6.*監管機構: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對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行監督管理,確保市場秩序的規範化和交易活動的合法性。
7.減碳專案開發商:他們通過開發減排專案(如可再生能源、植林等)獲得碳信用額,可用於碳市場**。
8.第三方服務商,如諮詢服務、研究機構,為碳市場各方提供政策諮詢、交易規劃、資料核實等專業服務。
在碳交易市場中,所有參與者通過碳排放權的購買和分配,實現碳排放權的流動和分配,進而促進溫室氣體排放的控制和減排。 通過市場機制,碳交易市場為企業提供減排動力,也為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渠道,共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截至2023年,中國碳交易市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 以下是中國碳交易市場的一些現狀:
市場規模和增長:自 2021 年 7 月全國排放交易市場 (NERC) 正式啟動以來,中國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取得了重大進展。 截至2023年底,全國碳市場已覆蓋發電企業2257家,累計碳排放配額超過44億噸,成交額超249億元,平均綜合成交價5643元噸,較第一業績週期綜合成交均價上漲約32%。
行業覆蓋和拓展:2024年全國碳市場將進入第三個履約期,屆時將包括水泥和電解鋁行業。 在該部分中。
在第乙個和第二個履約期,只有乙個火電部門被納入國家碳市場。 “十四五”期間,業界預計電力、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八大能源密集型行業將全部納入全國碳市場。 據了解,預計2024年水泥和電解鋁行業將基本納入全國碳市場,目前尚無納入其他行業的時間表。
隨著《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實施,我國碳交易市場將進一步加強監管,提高市場透明度,保障資料質量,為碳排放權交易提供更加清晰的法律保障。
優質作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