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參考**:整合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報道。
正月十五元宵節之際,中國大地沉浸在璀璨燈光和民俗的歡樂氣氛中。 這個節日起源於開燈祈福的古老民間習俗,承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積澱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在浙江德清縣乾元鎮千年城牆下,一場盛大的元宵節如期而至。 長達20多公尺的大燈籠群像盤龍一樣躍上,象徵著勇往直前的精神,吸引了無數市民和遊客前來觀看。 儘管出乎意料的寒冷,居民江瑞說:“燈籠的美麗和其中蘊含的美麗意義是不可抗拒的,它們傳達著歡樂、幸福和吉祥。
掛燈的傳統,歷經千百年,既是對美的追求,也是裝飾藝術的展示,更是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 無論是北方地區的紅燈籠,還是精美的宮燈、龍燈、馬燈、蓮花燈等,都以其獨特的造型和豐富的內涵點亮了每個家庭的團圓之夜,也寓意著百姓的繁榮,家族的繁榮。 北京市歷史民俗學會副會長李璐指出,特別是在北京,像大燈籠這樣有故事情節的燈籠,已經成為元宵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時,在甘肅省平涼市莊朗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社會消防活動十分熱鬧。 每年農曆正月初十二,來自各個鄉鎮的數百支社會消防隊齊聚一堂,通過精心製作的高空花車和精彩的表演,再現生動的歷史傳說和神話。 今年2月21日,莊朗縣再次舉辦高水平高調的社火演藝,200餘支社火隊同台競技。
此外,蘭州市的“西谷元宵節”也呈現出流光溢彩的壯麗景象。 今年元宵節以“吉祥龍+春”為主題,由20多萬盞LED燈和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的大型燈團組成,讓遊客在欣賞燈謎的同時,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和科技力量的獨特魅力。
綜上所述,元宵節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團圓節,更是展示中國豐富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燈籠藝術的重要視窗。 從東海沿岸到西北邊陽江,全國各地的燈籠文化熠熠生輝,共同譜寫了民族團結、文化自信的新篇章。
以上內容原創作者根據公開資訊撰寫,不包含任何政治色彩,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場,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和諧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