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熱”的冰雪經濟正在繼續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冰雪旅遊人氣飆公升,冰雪熱情高漲,冰雪裝備消費量增加......“冷資源”變成“熱經濟”的背後,是國內多地種植冰雪優勢、釋放冰雪紅利的成功實踐,“冰雪也是無價之寶”。
冰雪旅遊“出圈”爆火。
哈爾濱冰雪旅遊火熱“出圈”,成為今年冬天中國文旅經濟最閃亮的風景線。 “爾濱現象”引起廣泛關注,各國文化和旅遊部門爭相發力。 滑雪勝地和溜冰場擠滿了冰雪運動愛好者。
“二斌”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熱搜,網友紛紛表示,“二斌”的熱情好客讓人無法抗拒。 夢幻般的雪城,獨特的東北美食風味,激情澎湃的冰雪運動,吸引了大批海內外遊客。
東北文化旅遊“出圈”後,各地冰雪產業繼續發力打造冰雪文化旅遊新業態,探索玩冰雪新方式。 雪季開始以來,以吉林萬科松花湖度假區為代表的滑雪場紛紛打造龍燈手工製作、雪地配對、雪地飛盤、雪上挑戰等全新冰雪遊戲,為遊客解鎖更多冰雪體驗。 作為北京冬奧會後首個大型國家級冬季運動賽事,“十四冬”再次為冰雪運動“火”。 現在距離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開幕還有不到乙個月的時間,“第十四屆冬季”的舉辦地內蒙古也在以全面籌備的方式回應著人們的殷切期待。
不僅是北方地區,南方地區也迎來了“冰雪熱”。 位於雲南省惠澤市的海草山國際滑雪場,平均海拔3541公尺,雪季100至120天。 據介紹,今年,園區擴建了3000平方公尺的雪地公園,園內有近20種娛樂專案。 來自雲南省昆明市的遊客表示,他們不需要去北方,南方的朋友來這裡玩雪也很滿意。 在浙江,根據當地特色,室內外相結合,形成了冬夏兩季各具特色、在冰雪上綻放的冰雪運動產業新格局。 截至目前,浙江共有冰雪運動場館24個,其中滑雪場18個。 2022-2023年雪季,浙江省參加冰雪運動的人數達到168人99萬人次,同比增長17人次77%,總產出為473億元,同比增長2580%。
工業消費持續“破冰”。
當滑雪和滑冰成為一種新趨勢和時尚時,冰雪旅遊、冰雪休閒、冰雪裝備等行業都充滿了活力。 聚焦冰雪,供需雙方繼續發力,釋放冰雪旅遊消費新動力。 各地湧現出一系列新的“冰雪+”消費場景,帶動冰雪經濟快速增長。
飛豬資料顯示,2024年元旦假期期間,冰雪旅遊預訂量同比增長126%,其中哈爾濱、長春、白山、烏魯木齊和張家口是冰雪旅遊的熱門目的地,而廣東、浙江和上海是冰雪旅遊的三大來源地,三地遊客貢獻了全國冰雪旅遊預訂量的30%左右。 攜程資料顯示,截至1月11日,2024年春節期間冰雪旅遊產品預訂量較2023年春節期間增長了近12倍。
作為冰雪經濟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滑雪裝備銷量的增長體現了滑雪運動的公升溫。 京東資料顯示,今年1月以來,滑雪服、滑雪褲的成交量同比增長70%以上,滑雪板、滑雪靴等其他滑雪裝備的增速均超過60%。 從1月份開始,陝西省太白縣當地快遞員就一直在加班加點寄送滑雪裝備快遞,讓越來越多生活在“雪地”中的冬季運動愛好者能夠無憂無慮地享受滑雪的樂趣。
冰雪旅遊熱潮也有效促進了鄉村振興。 在遼寧省阜新市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石家子鎮近日啟動了“蒙古禮品箱工程”,利用冰雪旅遊熱潮的東風,延伸瑪瑙鎮文化旅遊商品的生產、加工、創意、推廣和營銷,為當地百姓創造創收。
人才培養賦能行業。
以人才鏈支撐產業鏈,冰雪人才源源不斷的供應,將持續推動我國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 寒假期間,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眾多中小學生走進滑雪場,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滑雪,開展雪上運動活動,增強了冰雪運動的體能,享受了假期。
為豐富青少年寒假生活,長春市教育局在中小學開展“百萬學子上冰雪”活動,共開通53個特色溜冰場進行教學,讓孩子們享受滑冰的樂趣。
隨著冰雪經濟的日益豐富,為滿足冰雪產業發展的多層次需求,一些高校也在探索復合冰雪產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商學院設立了冰雪產業和冬奧專案管理方向; 首都體育學院設有休閒運動、新聞學、體育經濟與管理等專業的冰雪運動,教授研究與諮詢、策劃與營銷、賽事組織與場館運營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北京、河北等地多所職業院校與冰雪場合作,培養製冰、電氣、焊接等冰雪機械裝置人才......
這個冬天,“冷”冰雪不斷釋放“熱”活力,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冰雪經濟風靡全國東北黑土地,並迅速在全國掀起一股熱潮。 《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4)》認為,在政策紅利、需求釋放和產品創新的激勵下,全國冰雪旅遊市場將迎來大量人群,預計2023-2024冰雪季中國冰雪休閒遊客人數有望首次突破4億人次, 而我國冰雪休閒旅遊收入有望達到5500億元。
編輯:韓一歌。
記者:蔡志健、張躍、張啟明、閆林雲、唐成卓、何春浩、何山、孫曉宇、石峰、王大宇、江明明、司小帥、李典、王凡、周萬鵬、魏萌、阿曼、楊子春、江兆辰、鄭欣、鄒靜。
1.高明、劉思源、唐明澤(實習)。
製片人:秦本林、丁鶴斌、李欣、劉滿蒼、張光明。
記者:戴玉春、陳思進、王曼、盧思南、王聰、李永軍、魏迪、任嶽寧。
新華社出品。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