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一對老夫婦每年的除夕晚宴上都會多擺一副菜筷,就是想念他們唯一的女兒。 很多人誤以為女兒已經死了,但現實是,他們的女兒2000年帶著父母借來的7萬元去德國讀書,再也沒有回來。
這對老年夫婦已經分居20多年,在此期間沒有任何聯絡。 2020年,他們都飽受癌症的折磨,奄奄一息,他們唯一的願望就是知道女兒現在過得怎麼樣。
他們向**求助,只希望在生命的盡頭見到他們的女兒,不是為了贍養老人,而是想見到她,知道她過得很好。
在《遼寧晚報》和眾多網友的支援下,他們迅速找回了失蹤的女兒曹倩。 然而,當他們得知真相時,這對等待了20多年女兒的夫妻,卻遇到了乙個殘酷的現實。
據知情人士透露,曹倩已經改名,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並在德國某知名大學擔任終身教授,過著受人尊敬、無憂無慮的生活。
那麼,曹謙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為什麼她對父母20多年的期待和期待視而不見,連一條資訊都沒有發,讓父母以為她已經不在人世了?
團圓日,寵女兒上天 又是一年的團圓日,無數在外面忙碌的人終於可以回家陪伴和孝敬久未見的父母了。 “團圓”是這次的主題,一位網友去接獨自在外面打工回家過年的母親,母親看到女兒,高興得像個孩子。
這一幕,深深感動了很多人。
溫馨的家庭團聚感動了無數人,但對於一些家庭來說,卻是無法企及的奢侈。 住在遼寧的曹昭剛夫婦,曾經夢想過如此感人的重逢,但直到他們去世的那一天,這個夢想仍然沒有實現。
1979年,曹昭剛和劉玉紅在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區迎來了他們的第乙個孩子,乙個可愛的女孩。 夫妻倆都30多歲了,也算是晚婚晚育,卻沒有重男輕女的心態。
他們非常珍惜這個孩子,無論男女。 雖然他們不是很有文化,但他們仍然努力為女兒曹倩想出乙個好聽的名字。
曹昭剛夫婦堅信,姑娘不是賠錢的貨,而是家裡的寶貝。 他們為女兒曹倩創造了最好的成長環境,不顧經濟拮据,保證她每天的肉、蛋、奶**都有保障,讓女兒能專心學習。
家務和農活由曹昭剛和妻子承擔,為女兒營造了乙個無憂無慮的學習環境。
曹兆剛和劉玉紅是地道的農民,他們半輩子都在田裡辛勤勞作,深知這份工作的艱辛和困難。 為了不讓女兒過這種“面朝黃土,背對天空”的生活,他們非常重視曹倩的學習。
曹倩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從小學到高中,她取得了許多優異的成績,並獲得了獎盃和證書。 每當看到女兒光榮歸來,曹昭剛和劉玉紅都會高興得憋漓不暇嘴。
高考結束後,曹倩面臨著乙個填補志願者的重要決定,這讓原本溫馨的親子關係出現了一些裂痕。 雖然曹倩高考成績優異,考上了一流大學,但她還是有了報考南方大學的想法。
她的初衷有兩點:一是想去南方的大城市看看和體驗那裡的繁華; 二是父母過分的愛讓她感到壓力,甚至有逃避的念頭。
雖然這對母女關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曹倩還是希望能夠做出自己的選擇,追求自己的夢想。
曹遷出生後,曹昭剛夫婦一直視她為寶,千方百計地照顧她,她怎麼可能乙個人去南方讀書呢? 填志願兵時,父女倆發生了激烈的衝突,過去從未對女兒發過脾氣的曹昭剛這次也和女兒吵了起來。
最終,雙方都無法說服對方,決定後退一步。 曹謙填了南方大學的前兩個選擇,最後乙個填了遼寧師範大學。
曹倩滿懷期待,三分之二的錄取概率和理想的願望,她堅信自己一定能如願以償地考上南方的大學。 然而,命運似乎給他們開了個玩笑,曹謙的前兩份申請都被拒絕了,取而代之的是遼寧師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這讓曹昭剛夫婦欣喜若狂,但曹倩卻感到一股委屈和憤怒湧上心頭,逃跑的慾望更加強烈。
二是父母千方百計送女兒去德國讀書,結果慘淡。 高考志願服務的決定,成為曹倩心中對父母深深的愧疚,於是大學期間很少與家人聯絡,與父母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
每次曹倩打電話**回家,都是因為生活費已經賣光了,但每當父母想問她生活和學習的情況時,她總是敷衍了幾句就結束通話了電話。
夫妻倆雖然有些不滿,但還是很慶幸曹倩在大學裡的成績還是優異的。
曹倩的留學夢想在大學裡就已經萌芽了,在她即將畢業的時候,國內的留學熱潮達到了頂峰。 然而,留學機構告訴她,為了實現自己去德國留學的願望,她需要準備7萬元的費用。
2000年中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14萬塊錢,別說沒有收入的曹倩,她只能再向家人求助。
曹昭剛夫婦堅決反對曹謙去國外留學,他們捨不得放棄,畢竟家庭條件有限。 然而,曹倩堅持要出國留學,這讓她父母和女兒的關係越來越僵硬。
最終,經過深思熟慮,父母決定尊重女兒的選擇,讓她追求更好的發展。 他們明白,父母不能阻礙孩子的成長,儘管他們心中有不情願和擔憂。
他們的支援是無私的,曹昭剛夫婦竭盡全力,翻遍櫃子找到1萬多存款,向親戚借了6萬。
然而,當他們把7萬多元錢交給女兒時,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連一句感謝都沒有。 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這竟然成了他們最後一次見到女兒。
2000年,曹謙前往德國漢堡大學學習。 然而,由於需要學習2年的德語,她不得不為此花費了大量的學費,最終耗盡了她7萬多元的預算。
雖然她在德國參加了勤工儉學專案,但收入仍然不足以支付她的留學費用。 無奈之下,她只好再次向父母求助。 共 3 張3萬元,這筆錢大部分是曹昭剛從身邊的親戚朋友那裡借來的。
為了女兒出國留學,他們家已經負債累累。
曹倩和上大學時一樣,很少與家人聯絡,這三年只回了兩封信,都是要錢的。 每次寫信,曹倩都不提家裡的事,只關心她要多少錢。
曹昭剛夫婦雖然深愛著女兒,但對她的行為卻有些不滿。 2003年,10個月沒與家人聯絡的曹倩打電話回家要錢,曹昭剛這次忍不住對她大吼大叫:“我知道我要錢,要錢,要錢! ”
曹倩聽了這話後,果斷結束通話了**,而這**就成了曹昭剛和女兒最後的交流。 起初,被掛**的曹兆剛對自己的衝動行為非常後悔,但他再也聯絡不上女兒了,只能等女兒下次打**時道歉。
然而,讓曹昭剛沒想到的是,乙個月、半年,甚至一年過去了,女兒依舊沒有給家裡打過乙個**電話,就算他主動打電話**,寫信聯絡,也一直沒有得到回應,就像一塊石頭沉入大海。
曹兆剛的女兒曹倩在德國生活和事業都不錯,但父母患癌症的時間很短,夫妻倆都想盡辦法聯絡她,更別說希望她回家了。
無奈之下,他們尋求幫助,希望在國家的幫助下找到他們的女兒。 經過***和駐德國漢堡領事館的共同努力,終於找到了曹倩的住處,通過溝通得知她安然無恙。
雖然父母得知女兒的訊息感到欣慰,但看到女兒不願見他們,拒絕溝通,他們仍然感到非常痛苦和悲痛。
曹昭剛為女兒出國留學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一筆外債。 雖然他年輕時還能打些零工掙錢,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只能靠每月515元的生活津貼生活。
更糟糕的是,由於他們的女兒還活著,他們無法為獨生子女的死亡申請特殊援助,這使得他們的生活狀況與沒有女兒幾乎沒有區別。
曹昭剛和劉玉紅,一對曾經努力工作、深愛相愛的夫妻,因為長期的辛勤耕耘和憧憬,身體每況愈下,最終被腎癌、乳腺癌纏身。
在生命的盡頭,他們最想念的不是病,而是20年未見的女兒曹倩。 然而,他們在德國的女兒已經搬家了,他們找不到她***,這讓他們感到深深的無助和遺憾。
2020年,曹昭剛和妻子無暇顧及,正努力尋找失蹤的女兒曹倩。 《遼寧晚報》報道後,曹謙的下落終於浮出水面。
原來,畢業後,曹倩博士改了姓姓,成功融入了當地社會,成為慕尼黑大學的終身教授,並結婚生子。 出人意料的是,曹倩在2004年回過國一次,卻沒有回國探親,曹昭剛夫婦對此並不知情。
不管他們怎麼找,曹謙都不想回家看他們最後一面。 雖然他們知道即將死去的父母,卻如此渴望女兒的臨終願望。
不幸的是,劉玉紅在2020年底去世了,一年後,曹昭剛沒有等到女兒回來,遺憾地離開了人世。 他們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難道他們真的不夠好做父母嗎?
如此之多,以至於她的女兒甚至不想最後一次見到他們。
家庭教育是一門深奧的科學,很多中國父母並不擅長,他們往往認為只要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東西,就能養育好孩子。 然而,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養育”,更是“養育”,教會他們人生的智慧,塑造他們的優秀品質。
過度溺愛只會帶來傷害,傷害孩子,傷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