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是,來自同乙個大家庭的人應該有相同的姓氏。 但在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這個概念並不適用。 比如楚莊王被我們稱為“熊旅”,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姓熊。
侄子名叫楊闊,曾孫名叫南瓦,姓氏不同。 那麼,楚王室到底姓什麼呢? 這是怎麼回事?
“姓氏”的起源和演變:血緣關係的象徵 “姓氏”和“氏族”是兩個不同但相關的概念,都用於表示乙個人的家庭親屬關係。
據《通建外記》記載,“姓氏”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用來追溯祖先的血統,其主要作用是區分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裔,促進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里程碑。
“氏族”是“姓氏”的乙個分支,是同父姓祖先每個分支的象徵。 與姓氏不同,姓氏靈活多變,會隨著祖先的姓名、封地和官職的變化而變化。
因此,父子世代可能有不同的氏族,或者某人的後代可能有多個氏族。 比如,陽祿的“陽”、南媧的“南”、屈原的“曲家”,都來自楚王室的姓氏,公尺姓,可以分別稱為公尺姓楊、公尺姓、公尺姓曲。
在中國古代,“姓氏”和“氏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男人用名字來稱呼,而不是用姓氏來稱呼。 例如,曲原雖然姓曲,但我們通常稱他為曲淵,而不是公尺淵。
同理,英當被稱為秦武王,而不是“”。 自秦漢以來,姓氏逐漸統一,姓氏成為主流。 然而,一些古老的姓氏,如應、姬等,已經逐漸成為小眾。
那麼,楚王室的宗族是什麼呢? 有人認為是“熊”,因為楚莊王叫熊大隊。 不過,阿月認為楚王室的宗族應該是“楚”,而不是“熊”。
有學者指出,中國古代君主通常沒有氏族,而是以國名為宗族。 例如,在聯盟等特殊場合,君主的名字被用作國家的名稱。
比如西周王朝的楚國,肯定都參加了周天子主持的聯盟,所以應該也不例外。 所以,楚氏王室的氏族應該是“楚氏”。
熊瞿有三個兒子。 周奕王在位期間,王室衰落,諸侯不再在宮廷中見面。 雄渠深受江漢地區人民的喜愛......於是,他立長子康為居康王,次子洪為鄂王,小兒子志奇為月章王......後來,熊悟康早逝,熊瞟去世,兒子熊志巨集繼承皇位。
熊志巨集死後,他的弟弟殺了他,親自篡位,稱熊硯為王。
最直接的證據在《左傳:昭公十三年》中提到,楚平王登基後,從七極改名為雄居。 如果“熊”是楚王室的姓氏,那麼楚平王在改名時就不需要特別強調,只需要改一部分名字就行了。
因此,可以推斷,“熊”字只能由前朝楚國的兒子或國王使用,是楚國首領的專屬稱號,而不是楚王室的姓氏。 “楚”是楚王室成員在需要姓氏時使用的姓氏。
當然,為了書寫方便,有些雙字名稱會省略為單字,比如金溫公重兒有時縮寫為“重”。 而“熊”二字是楚王的專有名詞,省略也是自然的。
這也是楚國滅亡後許多皇室成員的姓氏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