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下塘鎮桃新村村民領取了紅利。
飛東縣常林河鎮思定社群村民領取紅利。
這一次,我們家的紅利是43565元,日子越來越紅,希望紅利一年比一年多!2月2日,合肥市寶河區大圩鎮莫潭村村民丁本榮高興地向記者展示分紅證書。 當天,2023年大圩鎮股份制經濟合作分紅大會召開,20餘名村民股東代表現場領取了分紅證書。
在安徽各地,“資源轉資產、資本轉股份、農民轉股東”的“三變”改革,讓群眾和村集體共享產業發展紅利,進一步啟用了鄉村振興的“泉水池”。
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0萬。
村民分享發展紅利。
2023年,寶河區大徐經濟合作社集體經濟收入首次突破1000萬元,達到1064元10000元,增加4393%。其中,收入超過50萬元的經濟強村13個,湧現出200萬元的強村,即莫坦村和南斗村。
合作社的每一項福利都落實到每乙個村民身上,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共享發展紅利。 大圩鎮神府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長盧華坦言,村集體有錢,更有信心為群眾辦實事。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全體股東“看得見、摸得著、看得見“2023年,大圩鎮15個村將花費182用於購買老年人意外險和慰問貧困人口7萬元,惠及9148人,佔集體經濟收入的17%2%。大圩鎮黨委委員張恒飛介紹。
不久前,長豐縣水湖鎮溧陽村舉行集體經濟紅利活動。 然而,這個村莊沒有現金,而是被分成了大公尺。 此次,溧陽村共有1668戶農戶參與分紅,發放大公尺3400袋,近7萬斤。
據了解,長豐縣水湖鎮支援村集體積極探索“一村一策”,通過流轉土地、資產租賃、自主種植養殖、廢棄農資等渠道,為村民謀福利,為村集體收入,2023年25個農村村村集體經濟營業收入2950萬元, 營業收入752萬元,共對11個村進行現金分紅和福利分紅,覆蓋7062人。
資源成為資產。
村民成為“股東”。
今年,社群集體經濟分紅240元,這是我第二次領到分紅。 飛東縣長林鎮臨河鎮思丁社群居民楊樂看到後笑了。 該社群也是合肥市首個發放紅利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 2023年,思鼎社群集體營業收入突破140萬元,社群將拿出26萬元以上,按每股6元派發分紅。
農村“三變”改革的強風吹來了這裡,思定社群率先在飛東縣試點產權制度改革,成立股份制經濟合作社,楊樂健等4363名村民成為股東。
合作社堅持“青水青山是無價之寶”的發展理念,努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發展特色民宿產業、旅遊產業、租賃產業等,集體營業收入不斷攀公升,走上了綠色金色的發展之路,社群集體經濟四年前已突破百萬元。
2023年以來,合作社全面盤活社群農戶閒置農家樂、閒置宅基地,進一步加大招商選業力度,引進相關優質企業,集中持續建設優質民宿、露營、科研等專案,擴大原有產業規模。 同時,社群還以“合作社+基地+農民”的模式,打造優質茶葉示範基地,豐富集體產業,拓展增收渠道。
我家領了4000元,能買很多年貨! 1月28日,黃山市秀寧縣月潭湖鎮惠陵村村委會,74歲的程承德面帶微笑來到分紅現場,領取分紅。
集體公益林的分紅將按集團和每個人進行分配,每人一股,收益直接分配到“股東”手中,直接受益。 月壇湖鎮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劉曉斌表示,該鎮已向全鎮1506人發放了共計100個分紅基金40,000元。
當地政府鼓勵將已劃分為林團或林戶劃分為戶的低產林地移交給養殖場管理,依託一般收養殖場的資金、技術、管理、政策等優勢,盤活林業資源,使資源成為資產,村民成為“股東”。 同時,結合撂荒地整治,統籌各村撂荒耕地,大規模種植天目山花青素黑甜玉公尺、小甘薯等暢銷農產品,集體收益呈現同比增長態勢。 2023年全鎮6個村實現村級集體營業收入5077萬元,同比增長2164%,其中100萬元以上的強村2個。
春節臨近,銅陵市郊喬南辦事處迎來了喜事——社群股份制經濟合作社先後召開分紅大會,向全域性三個合作社發放了114分紅80,000元。 近年來,當地社群(合作社)先後開發山地農場18994畝、水面3486畝、耕地2344畝,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探索發展花草樹木、光伏發電、休閒農場等生態產業,取得了巨大成效。
這個行業豐富了人們,增加了動力。
集體經濟的新飛躍。
村里有錢,村民的腰包更是鼓鼓囊囊的。 本年度分紅基金11.47萬元,參與分紅2294人。 長豐縣霞塘鎮桃新村黨總支書記陶傳軍表示,2023年全村集體經濟執行總收入165萬元,淨收入52萬元。
桃新村立足於村經濟基礎、區位優勢、資源條件等實際情況,建立健全“重點企業+產業基地+農民”對接機制,鼓勵人才回鄉就業創業,與優質企業簽訂村企共建協議,建立雙向帶動措施,促進集體經濟企業發展,與村黨組織一起推進非公開黨建。據了解,桃新村將在閒置的桃新小學建設工業加工基地,建築面積1500平方公尺,預計年淨利潤超過10萬元。
一邊是水土扶持,一邊是人民,一邊是產業富,一邊是人民。長豐縣雙墩鎮良莊村,今年1月中旬也迎來了村里第一次集體經濟紅利。 地方政府通過合理迴圈農村閒置土地資源,引進外來大戶,發展了規模化農業,增加了農村集體經濟的收入。 自從一些農戶在良莊“扎根”後,良莊村的村民們也實現了“家門口就職”的願望。 2022年全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40萬元,2023年全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15萬元,實現持續增長。 2023年底,良莊村農業服務中心專案建成,助力良莊村實現“第一產業”向“三產業融合”的跨越,推動集體經濟實現新跨越。
針對村級產業發展後勁薄弱、村集體“造血”功能缺失的問題,長豐縣崗濟鎮慶豐嶺村黨總支大力推進“村企聯建”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構建“黨建引領、企業管理、村民受益”良性機制。
青鳳嶺村吸引了洽洽集團、富硒果蔬等知名企業入駐經營,帶動了青鳳嶺農業產業的全面優化公升級,被評為省級電商示範村。 結合地區實際情況,結合村企資產資源,整合青鳳嶺村與洽洽集團專案,共建長豐縣山核桃全產業鏈加工基地,為洽洽集團在研發、倉儲、保鮮等方面提供便利,同時吸納本地工人,緩解周邊農民就業難的問題, 增加農民收入,為村集體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從幾乎空白逐步增加到180萬元,農業產業實現了從“零星”到“規模化”。轉型。(記者吳鵬、周梅、通訊員彭紅玲、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