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自吹自擂,漏洞動搖根基
很多人認為中國古代對自然科學重視不夠,甚至不知道阮元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 然而,今天,我們將深入研究這個人物及其對科學領域的貢獻。
阮元(1764-1849),又名雲台伯元,江蘇儀徵人,博學多才,經濟學和歷史學碩士,也廣泛涉足自然科學領域。
他創辦了經寺、雪海堂等學術機構,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清乾隆五十四年入金士,先後擔任兵部、禮部、戶部侍從,郭江、河南、江西都督,湖廣、兩光、雲南、貴州都督。
阮元認為數學是六藝中最重要的,認為“儒學之學是最偉大的”。早年,他撰寫了《工程師與汽車系統的考察》,表達了他對古代車輛製造的獨特看法。
他還著有《十三經概》《良浙江金石志》《極谷齋中定疑記》《文玄樓叢》《淮海英靈集》《經室集》《編經》《黃清經解》等著作。
阮阮在擔任曹雲知事期間,創造了一種新的測量船舶運輸糧食量的方法,使舊方法的工作量減少了一半,並將這種方法推廣到全國各地。
《清史手稿》和《清史傳》都為他設定了傳記。 《周任傳》是阮元的重要著作,專門記載了從黃帝年間到嘉慶四年去世的270多位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以及明末以來介紹西方天文學和數學的傳教士共計41位,以及傳教士書籍中介紹的西方天文算術家。
本書是中國古代唯一的科學傳記,對研究中國古代科學與西方科學的交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阮元是一位對中國傳統數學和西方數學進行深入研究的學者,他發現了中國傳統數學與西方數學之間的聯絡,並在著作中表達了“西方學習的源泉”的思想。
這種觀點在當時引起了爭議,傳教士們對此表示反對,認為古代中國完全缺乏原始的幾何思想,天計算的知識來自外國文化。
然而,日本學者三上義雄卻持不同觀點,他寫了一篇文章,反駁和糾正了西方流行的中國數學解釋。
《宇宙傳》是哥白尼之前十位西方天體算術學者的彙編,其中九位來自新西方算術。 這些西方天算作家的記載,大多是傳教書籍,可惜的是,這些書籍只注重知識的傳播,很少呈現相關人物的生平故事。
傳教士科學家的形象是如何形成的? 事實上,這些傳教士(如龍華民、唐若旺、羅亞姑、鄧雨涵等17人)並沒有對科學做出太多的原創性貢獻,僅僅因為他們翻譯和介紹科學知識而被視為“科學家”。
《新西法計算書》,又稱《西法新法歷》、《新法算書》、《新法歷》或簡稱《新法歷》。 但它的真名是《崇真年鑑》。
該書由明朝徐光啟於崇禎二年主編,後由李天京死後完成,歷時五年。 該書首先介紹了崇禎年間修改曆法的原因和新舊曆法的爭論,然後附上了《新曆法》和《新法表述》。
此書在崇禎年間未被採納,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被採納。 《崇真》97卷,《清舜治》100卷,世襲傳記137卷。
清初,德國傳教士唐大帝將《崇禎年鑑》刪去成103卷,改名為《西方新法歷》,後來被收錄在《四庫全書》中,後刪減為100卷。
我們來看看中國教育檔案館對《西方新法歷》的描述:“《西法歷》是明末由徐光啟等人編纂翻譯的,包括唐若望、羅亞姑、鄧雨涵等耶穌會傳教士的參與。
這本書的出現是由於明朝秦天健在計算日食和月食時犯了乙個錯誤,導致了曆法改革的提議。 儘管中國天文學家參與了改變曆法的運動,但進展緩慢,直到傳教士引入了新的西方方法,這導致了重大變化。
《崇宇年鑑》是西方法學的傑作,系統地介紹了歐洲天文學的知識,主要論述了以曆法為基礎的曆法和天文理論和計算方法,採用了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的宇宙體系,還介紹了哥白尼、伽利略和克卜勒的天文資料和科學成果。 ”
雖然傳教士湯尚寶、羅亞谷、鄧玉涵和當時的耶穌會會長龍化民都是“短期參與者”,但他們仍然為信仰的傳播做出了貢獻。
短期參與"可以實現什麼? 無非是滿足自己的需求,給予指導。 隨後"短期參與"它成為曆法的主要修訂版:湯約翰翻譯,羅亞姑修訂。
至於已故的徐光啟,我們給他乙個"監督人"的標題。 成為監督意味著什麼? 不就是袖手旁觀嗎? 由此可見,其實所有的工作都是傳教士們做的,徐光啟只是乙個旁觀者。
其餘的,所有耶穌的追隨者,只是被動地接受,都被召喚"受法律約束",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
這本書的書名是《新西曆》,但內容卻充滿了中國元素,甚至可以說完全由中國歷史和傳統天文術語組成。 例如,書中提到了北極的30度,這個術語在中國已經使用了數千年,在西方卻不是這樣稱呼的。 還有二十八個夜叉,這也是中國的天文術語。
更有意思的是,書中還提到了古代和近代前後的元朝六大,如韓洛霞紅、唐僧一行、宋帝玉元豐崇寧、袁國守經等,都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這就引出了乙個問題,既然這本書是由傳教士湯尚華等人從西方翻譯過來的,那麼西方的歷史是否也和中國的歷史一樣?
巴比倫的十二生肖實際上是根據“子午線”(中文術語)一分為二的......去極化 23 度(中文術語) ......從黃道曲線到達邊界的原理推導出來,黃道經度也分為十二個星座。
有趣的是,西方人也同意這種中國的計算方法,並稱其為“一周的天數,稱為天數......“這種東西方文化的融合確實令人嘆為觀止。
“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度之一”一詞起源於中國古代,在《周經》一捲中有詳細描述。 它表示一周的四分之一,即 365 度 15 分鐘,是乙個正體中文術語。
《孫子筆記》第六卷,由孫子撰寫,南宋季天寶編纂,現以明朝嘉靖三十四年的版畫為基礎,由四種期刊的影印技術繼承。
《黃帝經》溫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皇上說,好。 我想知道步行模式是什麼。 他回答說,行走的規律是每六十度有乙個餘數,餘數是八十七分之一,這也是十分之一的五分之一。
因此,二十四步可以組成一天,這是一天的剩餘度數。 至於一周的度數,是三百六十五度的四分之一。 二十四步代表四歲。
乙個季度是二十五個季度。 四歲那年,氣的運動已經構成了一天,也就是說,這一天已經過去了。 皇帝問道,六氣如何應對五行的變化?
齊波回答說,位置有始有終,氣也有始有中,上下層次不同,解法就不一樣了。 位置,指地球的位置。 氣,指天氣。
氣和位置是不同的,所以氣的起始階段以天氣為主,氣的中期以地球為主。 當地球佔主導地位時,氣將在地球上流動,當天氣佔主導地位時,氣將在天空中翻騰。
小學和中學都是根據當天的步幅和規模計算的。 第一天和中間的天數是三十天,剩下的四十三天是四分之一的三倍。 這是唐代王炳的註解,宋代林毅更正的《黃帝內經蘇溫重光補編》第十九卷。
中國的“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二”一詞再次出現,那麼為什麼要費心在西方尋找翻譯呢? 在《西方新法年鑑》的星圖中,十二個地支“子愁銀茂、辰巳無為、沈有旭海”對應十二星次“星記、玄氣、交子、建樓、大良、石神、鵪鶉頭、鵪鶉火、鵪鶉尾、壽星、大火、西木”,也與十二生肖密切相關。
這張南圖也有相似之處,可以注意到的文字部分被兩條黑線圍成乙個圓圈。
在中國古代傳統中,十二顆星被用來對應一天中的十二個小時。
中國的文化底蘊非常豐富,蘊含著許多獨特的元素。 例如,十二星和十二個地支(12小時)都源自中國傳統曆法系統,而28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文化遺產不僅代表著中國的歷史文化,更代表著中國人民的驕傲和自豪感。 因此,可以說十二星、十二個地枝、二十八個星宿都是中國的寶貴財富。
對於《新西方法年鑑》中公布的9位西方天文算術學者,很多人都會有疑問,他們的貢獻是什麼? 如果它們不存在,它們的知識是如何傳給後來的科學家的,如哥白尼、第谷和克卜勒?
在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收藏的《崇真年鑑》中,我們可以看到,明代時,禮部書記何汝衝推薦徐光啟、李志造等人進行曆法改革,他們認為使用西方方法會更有效。
許光啟當時是禮部的侍者,他覺得自己的能力有限,於是向崇禎帝提出了自己的拙見,希望皇帝最終做出決定。 同年7月26日,徐光啟提出修改就業制度四條三條的建議,包括同慶李志造、傳教士龍華敏、鄧雨涵的推薦,希望皇帝訪訪,提拔更多人才。
傳教士鄧雨漢在開始修改曆法之前就病逝了。 崇禎三年5月16日,徐光啟向朝廷報了這個訊息,請兩位西方儒家唐若王、羅雅姑來京協助修改曆法。
然而,對鄧雨漢傳記資料的回顧顯示,他生於1576年,卒於1630年5月11日,相當於崇禎在位三年,但這與西方關於他短暫參與崇禎歷修訂的說法相矛盾。
這讓人很困惑,這怎麼能在日曆修改之前就修改了,人們在開始修改日曆之前就已經去世了?
儘管如此,仍有一些學者盲目追隨潮流,聲稱鄧雨涵參與了該局的工作,並稱讚《崇真年鑑》是“歐洲古典天文學的百科全書”,把所有的功勞都歸功於傳教士湯約翰和羅亞谷,彷彿他們的工作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以下新抄本保留了原文的核心思想,即許光啟在《三十三條》中對崇禎的修改曆法的表達方式。 徐光啟認為,曆法應按照“一年五行二十四氣”來修改,用漏壺、桂表等中國儀器來量日月,定希望。
而所謂的西方方法(如果有的話)只是作為參考,而不是作為修改曆法的主要方法。 因此,筆者對所謂“新西法曆”的內容提出質疑,認為其中確實有西方法。
“二十四氣五行”源自中國傳統曆法,但為什麼傳教士是從西方翻譯過來的呢? 這是乙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歷史上有很多著名人物,比如《周任傳》的作者阮元,他研究過去和現在,看中國和國外,他堅持“西方從源頭學”的觀點,受到質疑。
被譽為“中國天文傳統的最後守望者”的王錫熙對中法兩國優於西方方法表示不滿,認為中國傳統方法並不比西方方法差,只是沒有得到掌握和應用。
他的著作《小安新法》和《五星都的解》等是研究中國傳統天文學的重要參考書。 梅文定認為,王熙延應該是清初第乙個推薦曆法的人,他的貢獻在傳統曆法計算方法和金星凌日、水星凌日等新方法的發現中,為曆法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如果你是乙個天文和計算器,你可能不會被我們說服,但我們相信,只要你關注《坤宇濟生》四部曲,關注文學、歷史和生活資訊,你就會發現乙個與你想象中的不一樣的有趣世界。
所以,不要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