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國潮洶湧澎湃,傳統文化的耀眼“存在感”令人印象深刻。 不少年輕人成為新一代的過年“管理者”,不僅精心挑選新款中國“春袍”,還手寫新年祝福,用燈籠、糖畫、手工製作的龍頭和龍帽等裝飾品營造新年氛圍,直接充滿儀式感; 春晚“年錦”等節目中展示的中國傳統服飾如雲,讓網友紛紛說“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美學”; 也有那些弘揚傳統文化走出去的年輕人,他們或自信地站在世界各個角落,用傳統服飾點亮世界版圖,或創造性地傳播鐵花、壁畫、漆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言語中充滿了珍惜和自豪。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充分而深刻的文化自知之明。近年來,傳統文化不再是乙個只能遠距離觀、擺在架子上的抽象概念,而是融入年輕人生活方式的熟悉、親切的日常元素。 “不進園,怎麼知道春天如許諾”,在晴朗的季節,乘坐高鐵前往蘇州,沉浸在現實版的《園夢》中,生活中的疲憊與煩惱都隨著委婉的歌聲而消失。 冬天下雪了,可以和三五個朋友圍著爐子泡茶,聊聊往事,舒舒服服。 穿上馬臉裙“走街走”,將簡約的明式家具融入生活空間,練習一段八節錦......當肩膀和頸部僵硬時
正如很多人所感嘆的那樣:總有乙個時刻和乙個入口,會讓你意識到你的“傳統文化的DNA已經動了”。 不知不覺中,傳統文化已經融入了年輕人的日常生活,談論和分享是很自然的。 這種基於理解和認可的喜悅是自然而真實的,對別人來說,它聽起來也會很有趣,很有感染力。
傳統文化浩瀚無垠,有時只喝一勺就足以讓人著迷。 乙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如今的年輕人正在推動傳統文化走出去,不僅僅是以簡單直接的方式展現視覺美,而是以器皿和服飾為切口,延伸到對中國茶道、園林建設、東方美學、自然哲學等方面的詮釋,充分展現了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以近幾年備受追捧的漢服為例,除了對中國傳統服飾的生動演繹外,年輕人還會饒有興趣地分享布料、紗線、絲綢、羅等各種服裝面料的質地和編織方法,在日月星辰上各種圖案的精湛運用, 山川相間,鵝黃、松樹綠、唐里棕等中國傳統色彩的“醒目”搭配,以及服裝背後的典故傳說和儀式文化。和外國友人一起泡一壺茶,可以聊聊中國茶的基本分類,聊點茶、鬥茶、茶戲等傳統,從兔昊壺、龍泉青瓷等當地特產茶具,聊起“吃茶”背後的禪宗故事,可謂十分有趣有趣。
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賦予了年輕人強烈的文化自信。 面對這個世界,他們不需要刻意迎合,只要真誠地分享,以冷靜的態度慷慨地溝通。 正如一位外國朋友在完成一幅木刻新年畫後所說:“中國文化太棒了! “詩歌、古典文學、古建築、歌劇......中國傳統文化就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總會給人帶來驚喜,它自身的迷人魅力足以讓人著迷。 年輕人發自內心的喜愛和認可,以及他們敏銳的感知力和活躍的創造力,將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走出去,走得更遠。
有年輕人調侃說,近年來,隨著民族風舞、文化展覽、崑曲解說等越來越“火”,生活不僅越來越豐富多彩,而且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成了傳統文化的“十級書生”,這是最先分享的事情。 也有有情懷有意、有想法的年輕人走得更遠,有的“爆”糖畫,有的玩古手工藝玩弄潮流感,有的精心傳承久違的技藝,讓自己煥發出新的光彩,有的用創造性的溝通方式,讓中國古鎮、景區迸發出圈外, 吸引了無數國內外遊客。
在將傳統文化推向世界舞台的過程中,逐漸扮演“歌唱主角”角色的年輕人,用天生的熱愛向傳統文化致敬,也自信地向世界展示多彩的中國。 這種無窮無盡的青春力量,必將超越時空,超越國界,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不斷走向世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將在交流互鑒中不斷增強。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