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7月,蔣介石調集30萬大軍對江西蘇區發動第三次“圍剿”,紅軍在五天內打贏了三場三勝,殲滅敵人1萬餘人,繳出6000多門火炮,取得了反“圍剿”第一階段行動的勝利。 就在雙方準備再次開戰的時候,**突然後院**。 在汪精衛的斡旋下,梁光軍閥陳繼棠、李宗仁、白崇禧聯軍蔣介石,於9月初進軍湖南,還想吸引外地勢力勢力加入。 蔣介石聞訊大驚失色,急忙下令在江西被圍剿的**撤退,並派兵平叛。
一方面,見敵人撤退,軍司令部首腦決定分兵三路,趁機收集一些羊毛補充自己。 命令紅三軍司令員黃公洛率領紅三軍、獨立第五師向左進入老應盤地區,攔截撤退的江定文第九師; **率領紅四軍(並指揮紅12軍第35師)和紅35軍為中路,紅三軍司令員***率領紅三軍向右包圍並殲滅蔡廷凱的十九路軍在星圍地區。
竹琙山,位於興國縣北部,是一座海拔約300公尺,相對高度只有80公尺左右的小山。 竹篙山腳下,有一條“雅”形的岔路口,其中一條是通往萬安的官道,另一條是通往當時戰略交通要地太河的唯一官道。 從竹篙山往下看,兩條官道盡收眼底,一目了然。竹箙山居高臨下,成為當時太和、吉安振興北方國家的有利戰略制高點。
位於星興衛地區的是十九路軍第60師和第61師,分別是蔡廷凱和江光乃的老兵,戰鬥力很強。 7日上午,蔡廷凱率領十九路軍總司令部、第60師司令部、第119旅一進興威,就被紅三軍團包圍。 第60師第120旅經過興威後,在西北和竹篙山遭到**率領的紅四軍和紅35軍的伏擊。 **為了衝出包圍圈,集中火力,拼命爭奪竹篙山的戰略制高點。 而如果紅軍想消滅敵軍,竹篙山的制高點也不容錯過。
到9月8日,紅4軍的兩個主要師幾乎用完了所有的彈藥,不得不與敵人進行長時間的肉搏戰。 雙方在竹篙山陣地上打了數十場白刃戰,陣地兩天易手十餘次,紅軍防線岌岌可危。 經過反覆的攻擊,**逐漸逼近了設在竹篙山**的總部,情況極為危險。 就在這關鍵時刻,紅四軍第11師師長曾世娥為了掩護軍長撤退,召集了師排級以上的所有軍官,每人發了6發手榴彈,步槍上裝了刺刀,親自率領軍官團衝鋒。 經過一番苦戰,他終於擋住了敵人,但曾世娥也中彈身亡。
竹箕山擋住了艱苦的攻堅,包圍殲滅十九路軍總司令部和主力的紅三軍團也好不到哪裡去,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甚至連一把軍刀都拿在了前線指揮,只從國民黨陣地。
三四十公尺,子彈在耳邊嗖嗖作響。 軍團政委滕岱元也率領後續部隊趕往增援部隊,上戰督戰,但不幸中彈受傷。 而老天爺也來搗亂了,前天大雨導致快樂河水位上漲,紅軍的進攻方向有限,無法四面八方複製,只好迎頭進攻,紅軍雖然下了大功夫,但還是沒有奏效。
經過激烈的戰鬥,一直打到8日晚,紅軍知道再也吃不起十九路軍了,所以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只好撤軍。 這一戰,紅軍精銳精疲力竭,但還是沒能吃下十九路軍。 十九路軍有2000多人,號稱殲滅了1000名紅軍。 據統計,紅軍人數不少於2000人,其中包括紅11軍第11師師長曾世娥和紅軍第3軍第4師師長鄒平兩位著名師長。 尤其是曾世娥是主席最寵愛的將軍,據說在他死後,主席也為此狠狠地批評了**。
*可比性,沒能控制戰場繳獲**物資,雙方打了一場消耗戰,損失慘重,對於弱小的紅軍來說,打仗支援戰爭,實在是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