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七位大元帥齊聚廣播電台,**要被制止,怎麼了?
十元帥是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新中國成立以來,他們很少在一起做任何事情。 但有這樣一件事情,曾經把十位國功勳中的七位聚集在一起,就連其他三位的**都想一起參加,卻被阻止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八位元帥如此關注國大事呢?
1962年夏天,大陸發動了對湖裡山的進攻戰。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這裡部署了重兵,每十步就有一名士兵,全副武裝,戒備森嚴。
福州軍區副總司令皮定軍神色緊張,此時雖然沒有戰鬥,但眼前的局勢比真正的戰鬥還要緊張。 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湖裡山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感到困惑,他們猜測可能有乙個大人物來了。
戴紅巖是虎裡山廣播電台的工作人員,他和其他同事一樣,認為大牌可能會來。 當他看到副總司令皮定軍嚴肅的表情,甚至下令將所有哨所撤掉,換上他帶來的守衛的士兵,把與候車室相連的桌椅、茶具全部更換,他更加確定,來的人至少是元帥級別的大人物。
戴紅巖猜對了一半,他只猜到了一位元帥,但實際上七位開國元帥一起訪問了虎裡山。 那天,戴紅巖一天之內見到了七位元帥,這讓他既驚訝又興奮。
本來打算去胡里山的,不光是這七位元帥,**元帥當時在廈門,本來應該一起來的,可是他身邊的工作人員攔住了他。
由於八位元帥的重要性,如果七位元帥同時出現在虎裡山,那可是很冒險的,更何況是八位元帥? 因此,參謀部堅決阻止了**元帥,雖然有些不情願,但他還是接受了。
那麼,胡里山廣播電台有什麼特別之處,竟然能讓這麼多元帥同時出現呢? 元帥在這裡的目的是什麼? 這一切都要從蔣介石在台灣的失敗說起。
1949年,解放戰爭接近尾聲時,蔣介石見敗局已成定局,下令移交財物,帶著殘餘逃往台灣,以台灣為基地頑強抵抗大陸。
為了促進日來兩岸統一,我們黨對臺灣反動力發動了心理戰。
1953年3月5日,廈門方面軍衛戍部隊在焦嶼島設立了廣播電台,稱為“金門廣播組”,旨在通過無線電向駐金國民黨軍隊傳遞資訊。
為了更好地傳達資訊,選來了播音員吳世澤負責這項工作。 當時,海峽兩岸對峙,局勢緊張,吳世澤在炮火中用流利的閩南方言向對方轉達了新中國的建設成果和我們黨對國民黨人員的政策。
這場針對台灣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幾十年。
吳世澤回憶起廣播稿的第一次播出,那是我們黨向海峽對岸軍政人員作出的“六項保證”:一是確保叛逃到大陸的人的安全和尊嚴; 2、確保生命安全; 3. 尊重叛逃者的財產和人身自由; 4. 為傷病員提供保障**; 5.對帶頭起義的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只要海峽對岸的人投降,就能得到我們黨利益的保護。 從那以後,吳世澤每天都向金門的另一邊傳送廣播。 國民黨守軍見狀,很快在離大陸最近的馬山設立了廣播電台,開始了他們自己的“**心戰”。
一開始,我軍用來喊叫的裝備是美國**船之間的通訊工具,是我軍從朝鮮戰場運來的。 乙個擴音器的功率是250瓦,吳世澤等播音員把九個擴音器組合成乙個大喇叭,大家都笑了,稱之為所謂的“九頭鳥”。
不過,“九頭鳥”的威力確實非同凡響,在九個擴音器的合力下,聲音可以傳到10公里外的國民黨守軍手中。
焦嶼島號角在夜裡準時響起,成為廈門與金門之間的“第二戰線”。 這次廣播在這個時候播出得最好,也讓兩岸高官十分重視。
前線的“政治炮兵”策略不斷出現,後方的戴紅巖在播音組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自1961年以來一直在台灣廣播。
在與台灣的戰鬥中,廣播隊的成員並不侷限於機械地重複每天的喊話工作。 他們運用戰術和“實戰”經驗,吳世澤作為軍隊的文化教官,考慮到大部分廣播同事都不會說閩南語,於是他特意以各種方式收集和整理了這些單詞,並精心編制了一本近千字的詞彙手冊供同事使用。
這本手冊由總政治聯絡部收集,成為金門保衛者的重要工具。 我們黨作出的“六保證”承諾,一年300天,每天十多次播出,讓許多偷偷前來向程投降的**士兵說:“我很清楚這個政策。 ”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通過轉播組的努力,終於達到了攻心的效果。
親情是廣播隊突圍金門的重要手段。 許多金門的守軍都是在國民黨在台灣戰敗時被強行沒收的強者,他們中的一些人的家離金門只有幾公里。
這些原本和家人住在一起的人,被拖到了金門,瞬間成了另一邊親友的“敵人”,自然非常想念自己的家鄉。 每逢佳節,播出組都會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播出,比如:“你想家了嗎?
你的家人正在吃年糕,但你是唯一缺少你的人。 哪怕是幾十年過去了,年邁的吳世澤仍然記得這樣的故事。 1955年春節前夕,播出組得知小登島上有個女人張阿琪,她的丈夫不幸被抓到金門島當兵。
播音組很快聯絡了張阿琪,經過他們的思想工作,張阿琪鼓起勇氣來到播音堡,向另一邊的丈夫表達了家人的心思,期待著他早日歸來。
張的哭聲越過了茫茫大海,傳到了金門,引起了她丈夫的注意。 不久之後,得知此事的丈夫不顧生命危險,喬裝逃離金門,回家與家人團聚。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喊話的作用,廣播組可以說是用心良苦,不斷想出新的策略。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播組裡有一位叫陳菲菲的女播音員。
許多駐紮在金門的**士兵雖然只聽到了她的聲音,卻沒有看到她,卻把她當成了“夢中情人”。
陳菲菲用甜美動人的嗓音,給辛苦歲月的**戰士們帶來了溫暖和安慰,在心裡安慰了許多戰士。 雖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選擇了投降,但他們的心卻被陳菲菲的聲音打動了。
在廣播組工作了32年後,陳飛飛回憶起這段往事說:“我和金門國民黨軍隊的兄弟們談的可能比和丈夫孩子說的還多。 ”
廣播集團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在對臺政治宣傳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對敵我雙方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那些日子裡,炮兵們非常尊重廣播組的人員,甚至稱他們為“政治炮兵”。
面對我們激烈的心理戰,國民黨反動派也進行了**。 他們使用金門電台向我們的人員做出各種利益的承諾。 他們不僅在廈津前線通過無線電廣播相互攻擊,而且在後方也使用了無線短波對抗措施。
國民黨甚至成立了乙個專門的大陸廣播部門,該部門擁有強大的傳輸能力,可以用無線電波覆蓋整個大陸。 其中乙個是戲劇表演,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幾個人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乙個抱怨他的工資低,工作累。
另一位就如何提高收入提出了建議。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這個看似荒謬的話題,實際上暗示了敵人攻擊心臟的策略。
1954年8月,大陸後方政府在台灣後方發動攻勢,開始向台灣廣播。 雖然蔣介石害怕我們黨的意識形態在台海的傳播,但早期的節目內容多是政治宣傳,似乎有點生硬。
然而,在***的指示下,廣播組在1972年做了兩個改進:增加天氣預報,並在節目結束時說“祝台灣同胞晚安”。
這些“政治炮兵”的努力,在對臺心理攻勢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自1953年來到交嶼島以來,11年來,吳世澤親眼目睹了許多國民黨官兵冒著生命危險,帶著水壺、鍋蓋等漂浮物渡海。
這場心理戰雖然不是真正的戰爭,但其效果甚至比雙方真正的決戰還要大。 這場心理戰不僅把我們黨的政治思想宣傳到了對方,也助長了未來的統一。
元帥們非常重視這場心理戰,於是在1962年夏天,他們七人一起來到了虎裡山廣播電台。 這些元帥為國家立下了大功勞,現在大陸局勢已經穩定下來,但台灣還沒有回來。
七位元帥覺得,他們也許在有生之年看不到祖國的統一,但至少他們想在最前線的廣播電台親眼目睹。 他們向轉播組的工作人員表示慰問,並表示想看播音員的直播。
戴紅巖對此非常興奮,他沒想到這樣乙個名不見經傳的播音員,竟然有機會向七位開國元帥展示自己的播音作品,這對他來說是莫大的榮幸,也讓他感到非常緊張。
當元帥們走進廣播室收聽廣播組成員的廣播時,年輕的戴紅巖有些慌亂,甚至連手心都緊張得出汗。 不過,七位元帥卻顯得很平易近人,安撫了戴紅巖的情緒,告訴他不要緊張。
在七位元帥的注視下,戴紅巖開始了當天對台的廣播。 雖然他的播出時間不到三分鐘,但卻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播出經歷。
播音間,戴紅豔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七位元帥也聚精會神地聽著。 從元帥的眼神中,戴紅巖能感覺到他們對廣播工作的興趣。
播出結束後,七位元帥對播出組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七位元帥的訪問不是一次簡單的檢查。 如果他們不那麼重視兩岸局勢,他們就不會從工作中抽出寶貴的時間去檢查廣播電台。
這次視察表明了黨和國家對台灣回歸問題的重視,也增加了我們黨“六保證”的公信力和權威性,讓海峽對岸的蔣軍士兵看到了我們黨對叛黨者的誠意。
這對推動廣播組的心理戰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隨著形勢的變化,廈門、金門廣播中的火藥味逐漸消散。 1979年新年,金門軍民發現,廣播的內容與以往完全不同,不再是平時的大聲指責,而是對親情和同胞的深深呼喚。
同年,大陸停止炮擊金門,提出“顧及實際,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主張。 1982年,在焦嶼的廣播正式停播。
後來,在1992年,金門解除了“戰爭管理”,恢復了地方自治,並開始開放旅遊。 總的說來,兩岸的緊張關係正在逐步緩和,正朝著和平統一的目標邁進。
作為燕、黃的後代,我們本來就同根同血。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歸中國是歷史的必然。 我們堅信,祖國統一是必然趨勢,這一天終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