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關於年錢的討論持續公升溫。 不少網友感嘆“包完紅包後,年終獎沒了”,但也有一些地方和一些年輕人在“降溫”不斷滾滾而來的紅包。
比如,在熱衷於“Perisee”的廣東,紅包的金額一般在10元或20元,50元算是“鉅額”; 廣西河池村的孩子們挨家挨戶給大人送年禮,大人提前準備2元“李石”,小朋友說“給你新年問候”,大人遞上“李石”,賓主都開心了; 也有一些同輩的兄弟姐妹,事先約定只給孩子送小紅包,統一50元,只為有一張熱鬧喜慶的畫面。
吹入紅包行業的“永不內卷,只喜慶”的新風,因其守護了年錢的本意和美好初衷,讓過年紅包回歸“應有的意義”而廣受讚譽。 近年來,年錢的數額一直在上漲,成為很多人過年的負擔。
200元拿不了,最低600元,好幾千“,一些地方的”不成文規矩“,把發放紅包變成了比試。 明明大家都很苦,但很少有人站出來“破規矩”,年復一年,形成兩難境地。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發紅包甚至變成了乙個即使你絞盡腦汁也不好的數學問題。 過年期間,杭州一位媽媽發**向網友請教:一位親戚給了兒子乙個1000元的紅包,但親戚家有四個孩子,怎麼退禮物?
作為傳統新年習俗之一,年錢是親情和溫暖的傳遞,也是民間文化傳承的見證。 過年時,長輩們給後輩們送上年錢,寓意“化邪守安”,表達了長輩對晚輩的祝福和期待; 有的晚輩“反轉”給長輩壓年錢,一來是補貼長輩一點家氣,二來是牽制晚輩對長輩的感恩和孝順。 從任何意義上說,新年紅包都指向“送祝福,求吉祥”。
背離初心,大漲的年錢不僅“壓”出經濟負擔,還容易產生“紅包越大面子”的錯誤觀念,同時不利於親密人際關係的形成。從筆者的觀察和經驗來看,紅包的大小並不能決定年份的味道。 比如提倡“福心不金”的廣東,雖然“惠”不多,但“見人就送”,展現出過年的喜慶氣氛; 再比如,他們的兄弟姐妹們事先約定了小紅包,“大人無憂,孩子開心”,同時也展現了親密、平等、幸福的家庭關係。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發放紅包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做出改變。 有的人創新性地選擇用文創產品等禮物代替紅包,加上一些祝福,心裡不少創新,孩子更容易形成話題和共鳴。 這也啟示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主動出擊,不要讓過年的錢成為壓力和負擔。
這不僅是對年錢美好寓意的保護,也是人際親近的體現和要求,也會讓春節這個傳統節日更加溫馨輕鬆。
上游新聞評論員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