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後不會火化”,1985年10月22日16時57分,81歲的徐世友病逝這句話,他已經說過無數次了,已經成了***心中的一塊沉重的石頭,後來他親自下達了指示:徐世友死後,沒有舉行葬禮,也沒有立碑。
徐世友. 許世友是將領,為什麼死後的葬禮規格不如少將? 為什麼要做出這個指示,其中埋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
徐世友的軍事才能是眾所周知的,他從班長到指揮官,**長征中第一次見到徐世友的時候,我就聽說過他的名字。
徐世友性格直率,敢於戰鬥,足智多謀。反圍剿期間,許世友七次參加敢死隊,雖然負傷四次,但依然不屈不撓,帶領士兵突破了敵人的強弱圍困,在長征中率領紅四方面軍第四軍與敵人作戰了兩天兩夜, 並最終在這場戰役中取得了大勝,敵軍全軍覆沒,開啟了進軍甘南的大門。他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中國的開國將軍。
曾獲上將軍銜、一等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 和......中共**軍事委員會常委但這樣的將軍,他心裡總是愧疚的,他曾經說過,在事業上,他會跟著***一輩子,但在孝道上,他卻以母親為恥。
徐世友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市徐家窪,這是乙個農民家庭,家裡有很多兄弟姐妹。 更難的是,徐世友的父親早逝,母親獨自照顧家庭,生活十分艱難許世友眼裡看到的,心裡也記在心裡,但因為年紀還小,根本賺不到錢,徐世友年紀輕輕就到武林師傅當雜工,8歲就去少林寺學武。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許世友從小就被迫與母親分離,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只能埋在心裡。
長大後,徐世友離家參軍,母親留在老家繼續打理家務。 但那是乙個不太平的時代,許世友外出參與**挑釁一些人,導致這群被稱為“清香集團”的人逮捕了許世友的母親並拘留了他,想從他母親的口中了解許世友的情況,但他的母親卻守口如瓶,遭受酷刑。
當許世友得知訊息,救出母親時,看到母親傷痕累累的樣子,徐世友傷心欲絕,身為兒子的他不能陪在母親身邊,導致母親被人這樣責備,他心生愧疚,發誓這輩子一定要給母親乙個安穩的生活!
隨著時間的流逝,戰爭還沒有結束,許世友對母親的思念越來越深,他不能離開軍隊,因為他明白自己的使命,所以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世友才見到多年不見的母親。
當時新中國需要建設,徐世友不能親自去老家接母親去京,就派人去接母親,在軍隊裡生活。 可是到了母親到京時,徐世友看著眼前這個頭髮華麗,腰肢搖搖晃晃的人,在沒有任何模樣印象的時候,這個七尺高的男人淚流滿面,他衝過去緊緊抓住母親的手,直接跪在她面前,只聽見一陣哭泣, 在戰場上負傷時,許世友從未流過一滴眼淚,但如今他再也忍不住了。
許世友的母親看到兒子這個樣子,也哭了很久,但沒過多久,她就意識到,兒子現在已經是將領了,當著這麼多士兵的面跪在她面前是多麼的尷尬,所以她執意要把兒子拉起來。 但許世友拒絕了,他說自己離家這麼多年,沒能盡到孝順,今天就讓他跪一會兒吧!
許世友想履行自己的孝心,可是母親辛苦了一輩子,突然不習慣平靜的生活,所以在部隊生活了乙個多月後,母親就回到了老家。
從那以後,他幾乎沒有機會見到母親。 1959年,徐世友有一次公務路過家裡,74歲的母親正在撿柴火餵豬,這讓許世友更加喜憂參半。 沒過多久,母親病危,許世友因為公務,沒能及時趕回去見老爺子最後一面,最後為他送行,這最終成了許世友心中最大的遺憾。
許世友曾說:“忠孝兩難,生前沒能好好侍奉母親,死後必須葬在母親旁邊守護她的墳墓。 ”
許世友想要葬在母親身邊並不容易,新中國成立後,隨著人口的增加,土地與人口的矛盾逐漸尖銳,**為了節約土地,進行了大力改革,將原來的土葬改為火葬。
在中國的古思想中,人死後要葬,老話說得好“入土求安”,大概是因為中國千年的農業發展,賦予了中國孩子對土地的獨特情感,死後能夠保留完整的身體,也是為子孫後代留下一點思念現在要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想法並不容易,於是領導帶頭在火葬提案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為此,他特意去了***的辦公室,請***埋葬了他。
他放棄了所有的願望,因為從小就離家出走,這輩子沒能履行對母親的孝順,所以希望死後能以安葬的方式埋葬在母親身邊,為他守著墳墓。
**聽完許世友的話,眉頭皺了起來,他不想違背許世友的意願,而是想起了自己的母親。 當初他出去讀書,參加改革,一步步走到今天,怎麼不像徐世友那樣,在母親身邊沒能盡到孝順呢? 但他是一國主席,必須為國家樹立榜樣,而許世友作為將軍,能有這個孝心,**我覺得我不能強迫許世友籤火葬提案。
就這樣,徐世友得到了***的認可,他那顆懸著的心也終於安定下來了。 他已經安排好了自己的葬禮,他知道自己的葬禮違背了國家奉行的政策,所以他告訴兒子,等他一百年後簡單。 許世友給了兒子許光50塊錢,讓他用這筆錢給自己買一口棺材,然後自己隨便穿一身,只要能葬在母親身邊就行了。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可是1976年,**去世了,徐世友擔心自己的安葬被拒絕,於是再次向**提出申請。他的申請自然是被當回事了,規矩是死有生,**我認識許世佑將軍大半輩子,怎麼可能不明白他的想法? 但必須有乙個完整的應對策略。
徐世友已經八十歲了,生命也快要走到盡頭了,他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唯一的出路,所以他很平靜,卻一直在等待**的訊息,等待**批准他下葬的訊息,他想陪著母親!
1985年10月22日,徐世友去世,**終於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這樣做,而不是作為榜樣。 “這是***在徐世友死後寫在報告上的八大字,訊息是**帶回南京軍區的,畢竟是徐世友將軍的遺願!
隨後,徐世友將軍的葬禮秘密舉行。
徐世友的兒子許光用父親給的50塊錢和自家補貼的一些錢買了幾棵松樹,給許世友造了一口棺材,原本以為他會按照父親說的直接放進棺材裡。 可誰知,病倒後,徐世友將軍全身腫了起來,提前準備好的棺材也放不下。
得知訊息的尤太忠將軍,立即派人到廣西太古森林採摘兩百年南木,晝夜不停地直接運到南京,然後送到工廠製作極好的南木棺材。 尤太忠將軍是許世友將軍的老部下,一輩子都尊敬他的老首長,怎麼可能袖手旁觀。
1985年10月31日下午,徐世友將軍遺體告別儀式在南京軍區禮堂舉行。 因為你不能舉行葬禮,也不能豎立紀念碑許世友的靈柩從南京出發,開往河南省新縣天浦鄉合浦村徐家窪,一片寂靜,就連當地百姓得到訊息後都想上前迎接。
為了保持低調,南京軍區特意選擇在凌晨送葬。 這一天,長街上沒有人,沒有軍樂和鞭炮,只有幾輛吉普車和身著軍裝的士兵,許世友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將,士兵們靜靜地站在一旁,最後告別了許世友將軍。
徐世友將軍的墓地居高臨下,距離縣城31公里,只為守護母親的墳墓,這是特意挑選的地方,為了滿足徐世友將軍的純潔心靈! 當徐世友將軍的靈柩到達時,等待已久的工兵們開始工作,四面八方沒有聲音,只有土鏟碰撞的聲音,徐世友將軍的安葬儀式在短短半個多小時內就結束了。
眾人凌晨就站在徐家窪,看著墓地裡這座沒有墓碑的新墓,眼眶微微泛紅,這是他最後一次見到老酋長,以後還要在這裡守望家鄉,陪著母親。
**。士兵們也知道,這個決定是為了許世友將軍好,所以從來沒有人反對過,但沒想到的是,竟然有不少人反對。 儘管整個葬禮寂靜無聲,但還是有不少人自發地去徐世友墓前哀悼,大家都用這種方式感謝許世友今生為中國做出的貢獻,還把許世友將軍最愛喝的酒放在墓前,只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悲痛。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前去徐世友將軍墓前祭拜,**在一年後提出為徐世友將軍立墓碑的請求,這個請求得到了批准。所以在許世友將軍的墓前,多了一塊寫著“許世友同志墓”的石碑,碑上沒有許世友將軍生平的功績,但這已經足夠了,許世友將軍這輩子都沒有追究過這些假名。
一輩子都在榮馬身邊的許世友將軍,終於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國家也不會虧待這樣的英雄,原來的決策也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