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珂
在很多情況下,關於A股的好訊息只停留在週末的盤前時間,或者大漲的幻想只停留在投資者的朋友圈子裡。
上周末,監管機構又做出了乙個好動作,一是全面暫停限制性股票的借貸; 二是將再融資證券的市場化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限制證券放貸效率。 其中,限制性股票暫停放貸將從周一開始實施,第二項措施將從3月18日起實施。 整個週末,投資者對這些政策舉措讚不絕口,大部分金融微信群和朋友圈都讚不絕口,認為這是監管局同情二級市場的重要舉措,是真正“以投資者為導向”。 但與預期相反的是,周一的這些利好訊息並沒有換來A股指數的大幅上漲,除了銀行和“中子投”之外,大部分**加速**走勢。
為什麼在引入限制限制性股票借貸等期待已久的好處後,投資者仍然難以阻止下跌? 原因也很簡單,暫停IPO的希望破滅了。 據悉,本週將新股發行3股,較上週增加1股。 分別是周一科創板新股成都華為、周二科創板新股上海合景、創業板新股新股新星雲、周二新股貝子科技上市。此外,本週上會新增2只股票,湖南湘頭市金田鈦科技有限公司計畫於2月1日登陸科創板,募集資金高達10只45億元。
事實上,市場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不是市場能否自行扭轉趨勢,而是需要依靠外部力量來幫助扭轉趨勢。 因此,“擠壓牙膏”類的好處不讓市場公升值是合理的。 尤其是在存量資金有限的背景下,如果“中子投”**在轉移資金,北京證券交易所在轉移資金,IPO還在吸資金,市場怎麼可能有大的改善。 對此,“中子投”和“中特估值”作為A股的特色板塊,理論上估值很低,資產質量還不錯,資本干預也不存在問題,但考慮到存量資金有限的實際情況,應盡量避免因另類“失血”而引發投資者新的恐慌。 不過,近期市場的實際情況是,在大塊護盤的情況下,上證指數勉強維持強勢,“雙創”指數暴跌。 現實似乎說明了一切。
這其實說明,目前A股無論是股票基金還是增量基金,還是非常有限的,就算是“國家隊”來保護盤面,也是非常困難的,畢竟現在滬深兩地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資產質量參差不齊,不可能均勻“灑水”。 那麼,既然流動性有限,就不要再“加麵粉”了,在行情疲軟的背景下,體現出“投資者導向”的休養生息需求,等到A股流動性充裕,所有中長期資金都打通通道,再等待機會重啟IPO,難度很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