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彥熙.
知乎長期處於壓力之中。
作為上線13年的老產品,從獨角獸到上市公司,知乎經歷的風雨和週期遠比現在的後輩多,但知乎卻很久沒有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
不過,同樣在現實世界中,知乎生活得相當不錯,MAU穩定,突破1億,付費使用者滲透率超過10%,高於B站。
壓力的根源,當然是做空**吞噬一切的雄勢,知乎也試圖發揮自己的力量**,但很快發現,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媒體形式,而在於其背後的生活和娛樂成分。
這只是知識內容,可以簡單而流行,但恐怕娛樂是不現實的。
知乎的舉動是,它開始不再擔心穿別人的鞋子:職業培訓業務產生的收入為248億,今年有望突破5億,同比翻一番,典型的第二曲線再也無法典型化,在知乎的財報中緩緩展開。
這是知乎的新身份除了知識社群外,它還是一家教育公司。
知乎創始人周元是土生土長的貴州人。
貴州是中國唯一乙個沒有平原的省份,山不僅是流通的障礙,更是難以走出去的東西,長期呆在這樣乙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影響是難以忽視的。
周元說,他非常感恩教育,因為考上了成都理工大學,他能夠看到山外的世界,而他去北京工作的時候,一直記得這句話,直到現在:每個人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教育問題。 」
他的迴響是:人改變世界,教育改變人,如果教育做得好,就等於改變了世界。 」
不過知乎這個平台的誕生與教育關係不大,很難說看了幾篇社群熱帖,就達成了一定的教育目標,但知識確實可以成為鉤子,鉤住那些願意、需要提公升專業技能的使用者。
從2019年開始,知乎開始探索進軍職業教育業務的可能性,直到2022年,知乎智學堂作為知乎的職業教育品牌推出,涵蓋考研、留學、資格等主流品類,以及運營、寫作、IT辦公等分支學科。
看來知乎本身的積累確實起到了相當大的鉤子作用,目前已有2000多萬使用者接受知乎的教育服務,樂觀的增長資料讓知乎今天宣布知乎知學堂正式獨立運營。
這是4年來已經成熟的收穫,不僅代表著知乎第二業務飛輪的加速,也再次證明了知識市場的長期性,其最終的交付模式只能是教育。
日前,廣州某中學斥資4萬多元購買了一款智慧型互動情感宣洩裝置,在網路上走紅,人們發現這台機器其實是任天堂老款Wii遊戲機的外殼,市場不到1000元。
一方面,教育資源的稀缺性一直存在,很難得到乙個讓大家滿意的分配方案,另一方面,資訊不對稱的環境必然會孕育出各種套利空間,花錢的質量和花錢的效率仍有很大可能得到提公升。
知乎知學堂涉足(非學位)職業教育行業,也繼承了這一矛盾,每年有數萬家企業一起競爭,幾乎做不出品牌和規模,讓CR3市場集中度常年不超過10%,分散分散。
周元說,這些年來,他走訪了數百家職業教育企業最大的印象是服務的每乙個環節都是優化空間,小到不再用微信發學生名單,到發展學科時教學資料的復用,大部分企業都停留在手工藝階段,如果每個環節都增加1%,最後加在一起,那一定是乙個巨大的變化。 」
因為看不到效率低下,所以擼起袖子自己走,這是網際網絡行業大部分故事的開端。
來自自身社群的知乎也多次收到訊號:從一年一度的高考季,當年輕學子蜂擁而至尋找申請志願者的經歷,到晉公升加薪的相關話題,他們總是充斥著渴望提公升技能的聲音。
只有提供系統的教育產品,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知識的普適性,解答突發事件,說教就是扶貧。
劉慈欣寫的科幻**最不像科幻**,全文90%以上,講述的是乙個鄉村教師的艱苦生活,直到乙個高等生物的太空載體,隨機抽取了這個鄉村教師的學生參加乙個與地球是否值得保護有關的科學測試, 劉慈欣通過高等文明之口說出了他對人類文明的堅定敬意:
你是想告訴我們,乙個沒有記憶遺傳的物種,用聲波相互交流,以每秒1到10位元的驚人速度進行交流,可以創造乙個5B級文明?! 而這個文明,沒有任何外在的高階文明修煉,就自行進化了? 」
智慧的代代相傳,不是通過基因或模仿,而是通過教育體系的完善,確實是人類獨有的能力,而學習本質上是無止境的——雖然終身學習這個名詞現在有點血腥,但拋開情感不談,這才是現代社會的癥結所在。
知乎做事多年,現在知乎知學要走未來的事業之路。
有別於K12和學科培訓領域,致力於在起跑線上取勝、受政策影響,職業教育更像是一場有目的的增肌健身,而知乎搭建平台搭社群的體驗,使其在獲客層具有天然的集聚效應,這是其整頓職教行業的最大信心**。
除了廣告和訂閱之外,年輕人對自己進行投資的必要性,為知乎智學堂的教育品牌提供了巨大的基礎板塊。
就像知乎創造的“新職場”概念——4億中國人在職場並從事該行業——他們一般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收入和消費充足,相信提高姿態水平的回報,他們將是知乎知學的主要支付者。
一位博主曾經創造了“間隔日”一詞,該術語基於“間隔年”一詞它指的是年輕人在完成學業或兩份工作之間抽出一年時間體驗生活的計畫,之所以縮減為充滿自嘲屬性的空檔日,是因為中國人沒有資本年復一年地揮霍閒暇。
事實上,整個東亞社會的人生觀是被迫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每個年齡段都必須做那個年齡應該做的事情,然後讓下一代重複這個過程,容錯率無限接近於零。
然而,教育的意義不應該是這樣的,它不必嘲笑合理正確,也不必以刷題的方式應對所有挑戰,知乎是中國最早推出自己的大模型的網際網絡公司之一,核心原因是人工智慧可以擴充套件學習能力。
就像 Perplexity 一樣,熱門的 AI 搜尋引擎最近被發現使用 GPT-3事實證明,5 – 甚至不是最常用的 GPT-4 – 加上 7B 微型模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微調的能力可以做出非常好的服務,頂級智慧被封裝到產品中,交給普通人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不再是幻想。
知乎希望普及知識資源,以社群為主體,以AI為翅膀,直到成為乙個自成一體的教育品牌,現在可能是最好的時機。
知乎做教育最大的機會在於,這十年,它真正把舞台交給了一群被知識改變命運的人,專業技能越好,人生之路越開闊。
俗話說,人工智慧可能無法取代你,但會使用人工智慧的人很可能會取代你。
在周元看來,社群和教育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前者讓人們通過討論發現更大的世界,後者幫助他們實現通往理想世界的道路。
但知乎不應該只是乙個普通的教育平台,社群之於教育,教育之於社群,除了互補之外,還能產生共鳴,無論是將教育資源分配成社群內容,還是將社群討論模式發展成教育服務,知乎的公共基因也會在知乎知學堂中傳承下來。
網際網絡平台就是這樣做的,突破了物理的限制,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聚在一起,學習體驗不應該只是多乙個螢幕,人改變世界,教育改變人,更進一步,技術改變教育。
就像半個世紀前海德堡大學的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Carl Jaspers)對未來的想象一樣: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推動另一棵樹,用乙個靈魂喚醒另乙個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