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ff 要求客戶提供綜合報告。
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布,經過公開徵集和選拔,中國載人探月任務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命名為“夢想之舟”,月球著陸器命名為“蘭月”。
在中國的載人航天計畫中,著名的載人飛船“神舟”號和貨運飛船“天舟”都具有非常典型的中國文化特色。 將新一代載人飛船和月球著陸器分別命名為“夢想之舟”和“月球”,既是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是中國人民對太空探索和飛向月球的美好期待。
2024年2月22日,長征八號遙三號運載火箭抵達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摘自中新社)
丨《夢之舟》和《蘭月》的背後,是中國式的浪漫。
航天技術代表著世界的前沿科學技術,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每一項成就都引起了全球的關注。 因此,命名這些空間成果不僅需要深刻的意義,還需要文化底蘊,這無疑是乙個挑戰。
南京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李波說:“幾千年來,我們的夢想和旅程始終是星辰大海,航天夢是我們中國夢最典型的代表。 而且,孟舟、神舟、天舟系列飛船也形成了乙個傳承,即所謂的火炬傳遞不停。 ”
月球著陸器“蘭月”的命名靈感來自《水調歌頭重上京岡山》中的“水調歌頭重上京崗山”,“可以上月九天,可以下到五海抓海龜,可以談笑風生”。這個名字不僅詩意十足,更通過“嵐”二字表達了人類積極探索和擁抱月亮的態度。
月亮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不僅僅是乙個簡單的符號。 從《詩經》到民間詩歌,月亮一直是文學中的重要主題,不僅連線著古今中外,更是情感和思想的承載者。 這些深厚的文化內涵為航天科技成果的命名提供了豐富的啟示。
2023年1月14日,中國探月航天IP形象“太空兔”在北京正式公布了“兔星”和“To Star”的中英文名稱。 (*摘自中新社)
丨為什麼神話元素被提及的頻率如此之高?
2013年,經過全國範圍的徵集,中國第一輛月球車終於選擇了嫦娥作為它的名字。 隨後,越來越多的航天成果採用了向公眾徵名的方式,那些具有濃郁中國特色、具有深遠象徵意義的名字尤其受到青睞。
比如2020年發射的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在無數候選者中脫穎而出,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希望這顆暗物質探測衛星能夠用“火眼”探測浩瀚太空中的暗物質粒子。
2021年,中國第一輛火星探測器被命名為“祝融號”,其名稱來源於中國古代火神祝融號的形象。 這種命名遵循了中國太空飛行器命名的傳統,帶有“嫦娥”、“悟空”、“北斗”等傳統文化元素。 然而,這種命名神話人物的做法並非中國獨有,西方國家也有類似的情結。
乙個例子是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載人航天計畫,以希臘神話中的月神阿爾忒彌斯命名,與太陽神阿波羅相呼應,阿波羅是上個世紀阿波羅登月計畫的名字。
此外,美國“水星”號飛船系列也是通過公開徵集命名的,不僅代表了美國的精神,還借鑑了古羅馬神話中眾神的使者水星的形象。 每艘執行任務的船隻都被賦予了獨特的名稱,如“自由”、“獨立鐘”、“友誼”等,既體現了個性,又傳達了美好的寓意。
2022年9月9日,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和中國原子能機構(CAEA)在北京聯合發布了嫦娥五號的最新科學成果。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副局長董保通在發布會上宣布,中國科學家首次在月球上發現的新礦物被命名為“嫦娥”。 (*摘自中新社)
丨“中國元素”遍布月球“社群”。
當然,除了奔向月球的人造車外,月球上還有很多帶有中國元素的地名。
目前,月球上有35個帶有中國元素的地名,這也反映了中國的歷史文化以及月球探測。 其中,有15顆不是由中國直接命名的,因為中國在2007年之前沒有直接參與國際天文學界關於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的工作。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在命名月球地理實體時,基於文化多樣性、國際化和公平的原則,選擇了張恒、祖崇志、郭守景等一些中國傑出科學家和與月球相關的文化人物的名字,這些名字的選擇反映了中國文化和科學對月球探測的貢獻。
隨著2007年嫦娥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開始主動申請月球地理實體的命名權。 2010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首次批准基於探月工程全月影像資料,對蔡倫、畢晟、張玉哲三個撞擊坑進行命名,標誌著我國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取得重大突破。
2015年,隨著嫦娥三號任務的成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了其著陸區四個月球地理實體的命名。 這些名字,如“廣漢宮”和周圍的“紫薇”、“天獅”和“太尉”,都深深植根於中國古代神話和天文學。
到2019年,嫦娥四號任務的著陸點及其周圍的地理實體也被命名,這些實體也與“天河基地”、“織女”、“河鼓”、“天津”等中國古代天文概念非常相似。
2021年,嫦娥五號任務中著陸點及其周邊地理實體的命名,進一步豐富了月球地圖上的中國元素。 其中包括“天川基地”、“裴秀”、“沈括”、“劉輝”、“宋映行”、“徐光啟”等山峰的命名,以及“華山”和“衡山”等山峰的命名,體現了中國對月球探測和科學貢獻的尊重和紀念。
這些名字不僅反映了中國人對月球的深厚情感和文化底蘊,也體現了中國在月球探測領域的成就和貢獻。 每個名字的背後,都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內涵和對未來探索的美好願景,讓我們對月球的理解和命名更加多元和豐富。 (完)。
綜合北京**、新京報、人民**海外版、光明網、中國青年報等。
編輯: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