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靖宇街
在哈爾濱的老路外,有一條以主人公命名的老街——靖宇街。 這條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年前,過去的繁榮與這條街不相上下。
走在老街上,彷彿能感受到歷史的痕跡,看到昔日的繁華與輝煌。
在哈爾濱,有一條百年歷史的正陽街(現為靖宇街),在三十年代,它是最繁華的街道,以它為軸線,歷史建築的南北兩翼一字排開,一直延伸到二十街,這些建築展現了當時的繁華。
20世紀20世紀20年代,大批商人聚集在哈爾濱中心區,成為哈爾濱最早的商業中心之一,也是東北著名的商業區。
這裡曾經是世界品牌的大本營,繁華景象一直持續到20世紀末,每一塊磚頭、每一寸土壤都承載著哈爾濱昔日的輝煌歷史。
經過幾十年的風雨滄桑,曾經繁華的正陽街已不復存在,讓人感嘆命運的無常。 然而,昔日著名的**街依然屹立不倒,成為哈爾濱的象徵之一,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相比之下,曾經被稱為“中國街”的靖宇街,顯得空蕩蕩的,人跡罕至,不禁讓人感嘆。
靖宇街空無一人,顯得格外安靜。
靖宇街曾經繁華,誕生了一批知名的老店:同濟商場、大羅新商所、橫得利、老鼎豐、石藝堂、雙和盛,它們曾經像星星一樣閃耀。
同濟購物中心由哈爾濱民族資本家吳柏翔於1907年創立。 1927年,在今路京宇街與南四大道交叉口南側東側建成一座兩層磚木商場大樓,同年9月開業。
在正門"唐記商場"這塊四字牌匾由上海著名書法家天台山農書寫,紅底金字,寬35公尺,長20公尺,牌匾銘文"丁毛年7月",下乙個問題"天台山農書",兩邊還鑲嵌著一對對聯:"採購全球商品和國內產品"。
站在店門口的一對是4高7公尺,寬7公尺4公尺大玻璃窗,整棟建築氣勢恢巨集,引人注目。
1955年以前,同記商場採用獨特的“索道”收銀機收款,這在當時的哈爾濱是獨一無二的。 顧客一走進“同記商場”,就會被縱橫交錯的“索道線”所吸引。
購買完成後,只需將收據和現金輕輕放入“滑槽”中,瞬間,錢就會到達收銀台。 接下來,收銀員將通過“溜槽”快速將零錢和收據傳遞給客戶。
整個過程快速高效,只需幾十秒即可完成。 無需人工操作,有效避免了顧客在商場內尋找收銀機的匆忙,使購物更加方便省時。
同濟購物中心始建於1956年,是一家以百貨為主的老字型大小企業。 位於哈爾濱老路外,是當地知名的購物中心之一,與南港秋林購物中心齊名。
同記商場以質優價廉、服務周到、信譽高而廣受讚譽,人來人往,生意興隆。
1921年10月10日正式開業的大羅新環球店是哈爾濱第一家使用大玻璃櫥窗陳列商品的店鋪,引領了哈爾濱商業櫥窗陳列的潮流。
店鋪的金牌由天津著名書法家華世奎題刻。
在商店裡,您可以看到最先進的電動“人體模型”,以及乙個特殊的借閱部門和圖書館。 我們商店的電梯和自動取款機是海港首創的,吸引了許多顧客。
當時人們常說,“到了哈爾濱,一定要去大羅新,電梯就送上樓,西風風光十足。 商店裡擠滿了停在門前的汽車、馬車和人力車。
第一期,大羅鑫環球商品店憑藉其創新的彩板業務,開業第一年就超越了第一人經營秋林公司,並迅速躋身全國十佳門店。
老鼎峰是哈爾濱的名片,大家都知道。 那些蓬鬆酥脆的糕點,是幾代人溫暖的童年回憶。
老鼎豐總店的建築風格是東西方元素的融合,獨特的中式巴洛克式裝飾引人注目。
1.1911年,乾隆贈送的“老鼎豐”招牌從長江南邊來到北方的哈爾濱,浙江人王大、徐心亭兩人創辦了“老鼎豐南威倉庫”。
2.浙江紹興的王阿達、徐新亭,帶著乾隆的招牌“老鼎峰”,南下長江,北上哈爾濱,建立“老鼎峰南威倉庫”。
3.從長江南到北,浙人的足跡從未遠離。 1911年,王阿達、徐新亭帶著乾隆贈送的“老鼎峰”招牌來到哈爾濱,創立了“老鼎峰南威倉庫”。
4.浙江人王阿達、徐新亭,隨乾隆第二次南行長江招牌“老鼎峰”,從南一路向北,於1911年創辦了“老鼎峰南香精店”。
鼎豐南品以其獨特的“前店後廠”生產模式,精心打造每一件產品,小批量生產,烘烤後立即銷售,保證了產品的新鮮口感,逐漸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自1923年搬遷到道外京宇街392號以來,老鼎豐糕點就成為當地居民送禮的首選,無論是平凡的日子還是節日,人們都會買兩包老鼎豐糕作為禮物。
這裡曾經是道外最繁華的地區,老鼎豐總公司依舊在原址,生意興隆,名聲越來越大。
世一堂起源於1912年,創始人李星辰、周碧辰、孟祥歌在濱江縣福建縣正陽四道街南側創立世一堂分公司,同年正式開業。
世益堂經營自製貴重藥品和中成藥多年,擁有120多種藥品,前店後廠,確保藥品質量。 只要有配方,隨時可以抓到需要的藥。
中成藥之所以備受追捧,不僅是因為其療效顯著,還因為其材料的嚴選和精良的製作。 他們的藥材種類繁多,除了吉林老豪的,還有更多專人全國各地採購,保證每一種藥材的質量。
此外,他們對生產工藝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把控,甚至一一選草藥,再進行蒸、炸、烤、煅燒等工序,從而保證了藥品的高品質。
店規嚴格,店內全體員工集體生活,遵守嚴格的作息時間。 學徒由值得信賴的人介紹,優先考慮非本地人和無家可歸者。
我們照顧學徒的衣食住行,並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提供幫助,以確保他們能夠安心工作。 三十年代,石一堂藥房就以這種嚴格的管理制度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在三十年代的報紙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藥品廣告:店裡的食物很棒,每頓飯四菜一湯,還有年假期間的餃子和宴會**。
夏天準備綠豆湯和冷開水,秋冬季節,老闆也會關心夥計們有沒有蓋上被子,以防感冒和生病。 雖然規章制度嚴格,但對生活的呵護讓每個人都願意全力以赴。
1956年,合資企業成立後,道外清一成為專門銷售藥材和藥品的地方,並保留了加工藥材、代藥和坐藥等傳統服務。
正陽大廈的發源地隱藏在三島北街6號對面的一棟小樓裡,看似平凡,卻承載著百年號的輝煌和歷史。
正陽大廈:哈爾濱風味肉製品的代表 在哈爾濱,說到風乾香腸、松子肚等風味肉製品,人們自然會想到正陽大廈。
正陽大廈創始人王曉婷,1878年出生於山東省鄴縣,年輕時在北京復興齋(醬料屠店)當學徒。 1909年,王曉庭來到哈爾濱,遇見了老朋友宋文志。
他們發現哈爾濱沒有肉製品,只有幾個屠夫偶爾煮點水賣,於是兩人決定開一家醬肉店。 經過多方努力,他們終於在道外外的福家店租了一棟店房,店名是仿照北京正陽大廈設計的,所以還有店牌匾"京都"兩個小字。
那時候正陽大廈的日產量只有二三十斤,產量由銷售決定,少有總比多多好。第四年,他們在三島北街東邊買了一棟樓,正陽大廈搬到了新址。
晚清的老客戶徐定辰主動為正陽樓寫了一塊牌匾,金字黑底"正陽大廈"。正陽樓用京都風格的招牌生產高檔食品,在哈爾濱風靡一時。
許多政要、商人和名人都曾到過這裡,甚至奉天的元帥府和少帥府,齊齊哈爾的吳(君生)督軍府也經常派人到正陽樓購買各種食物。
滿洲國的傀儡大臣,張景輝的府邸在哈爾濱的時候,經常來買貨,張景輝當上了偽國務大臣,府邸搬到新京後,還是經常派人去買貨。
正陽樓把寫信的信封插在門口的牆上,上面印著醒目的偽***字型,一方面是為了躲避流氓和地痞流氓,另一方面是為了顯示正陽樓的威望。
正陽樓在1941年頭幾年正處於鼎盛時期,端午節、中秋節的產品供不應求。 說到靖宇商圈,北山島街是繞不開的。
這條不到500公尺長的老街,曾經是哈爾濱著名的美食街,展現了老路的滄桑,散發著老路的味道,也是老路之外唯一乙個如今逐漸衰落,依然生機勃勃的地方。
北島街充滿生機和活力,不僅因為街邊攤和小餐館的美味佳餚,還因為這裡人們的熱情。 小商店、餐館、香料店、魚店、肉店和熟食攤林立,這是乙個熙熙攘攘的市場,深受哈爾濱人民的喜愛。
在北三島大街上,可以看到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品嚐到老哈爾濱獨特的風味,聽到高低貴賤的吆喝和賣賣,感受人們對生活的樸素嚮往。
那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滿足感,只能用在內"鮮活的色彩"四個字來形容北三島街的獨特風采。
在哈爾濱開港以來的悠久歷史中,老路外的靖宇街是最古老的百年老街之一。 如果沿著靖宇街向北走,經過新華書店和第四百貨,就會看到三島北街6號一幢特別引人注目的兩層青磚建築。
這座小建築的每乙個細節都充滿了精緻和精緻,青磚經過拋光、雕刻、砌築,打造出各種精緻的柱子、柱頭、飛簷、飛簷和透明的欄杆。
特別是傾斜的正門兩側的半柱,柱子上的雕刻流蘇裝飾品仍然完好無損。 這裡的每乙個角落,似乎都在訴說著哈爾濱老人們的生活故事和歷史痕跡。
走在靖宇街上,你會被眾多的巴洛克式建築和商店所吸引,你會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上世紀20年代。
雖然歲月的洗禮,那些曾經外表靚麗、造型多變的建築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但仍然散發著過去的氣息,讓我們彷彿感受到了它們昔日的威嚴和輝煌。
那些見證了歷史變遷的百年老樓,如今被牆無情地束縛著,失去了生機和生命力,無人管,逐漸衰落,岌岌可危。
很難預測舊建築是否會被留下或拆除,以及未來會是什麼。 畢竟,歷史悠久的靖宇街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不應該被遺忘。 我們期待有一天,這條百年老街能夠再次煥發活力,與**街並駕齊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