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第26次會議召開,中國以76票贊成的優勢成功恢復了聯合國安理會的合法席位。 從此,中國不僅在國際外交上享有極大的便利,而且獲得了一項“獨特的權利”——否決權。
1945年6月26日簽署的《聯合國憲章》明確規定:當五個常任理事國的成員就非程式性問題進行表決時,如果只有乙個常任理事國不同意,則該決議不能通過
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第一次行使否決權是在1972年8月25日,否決權是關於孟加拉國加入聯合國的決議。
在我國恢復常任理事國席位的第二年,它出乎世界各國的意料,堅決拒絕了孟加拉國的提議。 他們似乎從未想過,乙個新成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面對國際問題時,會有如此的勇氣和如此堅定的立場。
1972年,中國動用否決權,這是中國加入聯合國以來首次行使否決權,也是第一次對單方面宣布獨立的國家行使否決權。 但是,這種權力的使用並不是為了展示我們國家的力量,也不是針對任何乙個國家。 相反,它代表了我們的態度和外交原則。
從國際外交的角度來看,中國不干涉世界上任何國家或地區的內政,不侵犯和踐踏包括孟加拉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的領土。 根據聯合國的人口統計資料,孟加拉國目前是世界上最貧窮和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 該國位於孟加拉灣北部,與印度和緬甸接壤。 在1971年之前(即孟加拉國宣布獨立之前),孟加拉國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也被稱為“東巴基斯坦”。
孟加拉國是戰爭的產物。 1947年印巴分治後,孟加拉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印度管轄,一部分由巴基斯坦管轄。 中東孟加拉地區由巴基斯坦管轄,巴基斯坦後來被稱為“東巴基斯坦”; 西孟加拉邦地區由印度管轄。 這種看似公平的“分而治之”,為孟加拉後來的獨立埋下了隱患。
自1947年以來,印巴衝突持續不斷,其根源主要與宗教衝突問題和克什公尺爾所有權問題有關。 但在長達數十年的武裝衝突中,印巴之間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但隨著衝突的不斷公升級,兩國之間的損失卻在增加。 為了避免長期對峙對本國實力的影響,印度**將目光投向了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國。
東孟加拉邦地區被交給巴基斯坦後,與巴基斯坦的關係變得非常僵硬。一方面,兩地在宗教信仰和文化上存在差異,巴基斯坦的信仰以伊斯蘭教為主,而在孟加拉,由於其長期的歷史影響,當地居民除了伊斯蘭教外,還信奉佛教和印度教,宗教信仰的差異逐漸加劇了兩地的矛盾。
另一方面,地理位置也存在差異。 東孟加拉邦地區與巴基斯坦不接壤,巴基斯坦很難管理東孟加拉邦地區。 再加上印度在兩地之間的阻撓和慫恿,進一步加劇了孟巴之間的矛盾**。
由於多種原因,孟加拉國於1971年宣布脫離巴基斯坦獨立,並成立了乙個獨立的國家孟加拉國。 次年,孟加拉國作為獨立國家向聯合國提交了一項動議但是,由於巴基斯坦**當時不承認孟加拉國的獨立,我國行使了否決權,拒絕了孟加拉國加入聯合國的請求。
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1年中國重新獲得聯合國合法席位、重新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22年間,中國終於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外交原則贏得了世界各國的承認和尊重。
因此,在外交問題上,中國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更懂得主權的重要性和民族獨立和自強不息的重要性。 然而,孟加拉國在1972年拒絕加入聯合國的提議是蓄意的。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衝突以來的幾十年裡,不僅兩國在歷史遺留問題上的矛盾加劇,而且西方帝國主義和其他國家試圖從中獲利的思想也加劇了矛盾。 孟加拉的獨立,在某種程度上不是自由的解放,而是矛盾激化的結果。
領土完整是客觀反映乙個國家主權是否存在的客觀反映。 孟加拉國的獨立也是對巴基斯坦主權完整的侵犯。 如果巴基斯坦不承認孟加拉國獨立,中方仍將在尊重巴基斯坦主權、完整和領土安全的前提下處理此事堅決不觸及巴基斯坦國家的底線,也不“越過礦池半步”,這是歷史的必然。
除上述原因外,國家間的關係也是我國尊重巴基斯坦領土主權的原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認中國主權的國家之一。 1951年5月21日,是中巴兩國成功建交的日子,從此,“中巴友誼”揭開面紗,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國際交往。
“巴基斯坦鐵路”一直是中國人民對巴基斯坦人民的友好稱呼,也見證了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 然而,在歷史上,中巴友誼的建立並不像想象的那麼容易。
雖然中巴兩國於1951年建交,但由於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影響和外交壓力,兩國關係中存在一些微妙的因素。 這種微妙的關係隨著1955年萬隆會議的召開而改變。
今年,總理在萬隆會議上代表中國向許多東南亞國家發表講話,明確表達了中國的外交理念和國際思維,提出了南亞國家願意接受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相互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張,使中國的外交聲音此刻響徹全球,徹底打破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形象,新中國真正贏得了南亞國家的尊重。 1956年,巴基斯坦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同年12月,他又對巴基斯坦進行了回訪。 一年內的兩次互訪,開啟了中巴關係的新篇章。
在回訪巴基斯坦期間,他再次提到“不干涉別國內政,不侵犯別國內政”的外交原則。 這是我們對世界的承諾,也是我們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之一。
因此,面對孟加拉國單方面提出獨立和申請加入聯合國,我國堅持自己的原則,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因為當時,我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不能簡單地考慮民族獨立問題,更不能盲目地為自由做出選擇。
正視歷史,理性抉擇“是國家在做決定前必須考慮的問題。 國際社會不能無視孟加拉國屬於巴基斯坦的歷史事實,更不能忽視孟加拉國宣布獨立的原因。
別忘初心,你要一直這樣。 這是一句中國諺語,也是一句警示。 只有堅持自己的用心,才能展現出偉大國家的本質。
自清朝末年以來,中國一直受到西方列強的壓迫。 在經歷了近百年的屈辱、壓迫和剝削之後,中國長期處於弱勢狀態,1972年的否決權不僅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話語權——中國將繼續合理行使這一權力。
我國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歷史發展的結果。 曾經,中華民族以頑強的意志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打敗了美帝國主義! 從你站在天安門樓上的那一刻起,中國的領土和國家主權就再也不會受到侵犯。
中國是乙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它不會允許其他國家侵犯自己的主權,當然也不會侵犯其他國家的主權。 此外,正如聯合國的宗旨所述,聯合國存在的目的是保護其他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促進國際社會的健康發展。 我國一貫堅持聯合國的外交原則在促進國際社會和平發展的道路上,中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作為“穩定穩定”大國的風采。
截至2012年7月19日,中國已九次行使“一票否決權”。 在處理國際爭端的道路上,中國越來越穩定、順暢。 曾經的“羊腸小徑”現在變成了“和平大道”。 我們不再吝嗇使用權力,也從未濫用過一次權力。
君子以德服從天下,是傳統儒家思想的結晶對外開放、合作共贏是中國最基本的理念。 以德為本、國家間互利共贏,是促進國際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中國一直在努力履行大國義務。 近年來,無論是處理國際衝突還是反恐維和; 無論是加強國家合作,還是與外國建立外交關係。 中國永遠能以最好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最好的姿態面對世界。
我們這一代人應該為他們的國家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