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陳彥。 編輯了Gale。
2024年,新茶飲賽道的關鍵詞將變為“量上市”。
年初,顧明、公尺雪冰城先後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吹響了新茶飲第二股爭奪戰的號角。 比他們兩人更快的是查百道,去年8月向港交所提交了表格,前段時間拿到了中國證監會備案,拿到了香港上市聽證會的前提條件。
除了這些已經提交表的新茶品牌外,其他如霸王茶姬等也被曝出已與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合作,**有可能在美國上市; 有傳言稱,上海阿姨、新石釀造、天拉拉等品牌也在考慮衝擊資本市場。
一時間,市場上名氣爆棚的新茶品牌,似乎正在加快步伐登陸資本市場。
目前,熱錢湧入的風口期已經過去,新茶飲料進入了股票博弈時代。 對於這些品牌來說,想要在高度內捲化的環境中突圍,需要新的資金補充,所以資金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 只不過,自2021年奈雪茶上市以來,這個新茶飲品牌就再也沒有敲過交易所的大門。
目前尚不清楚誰將花費新茶飲料的第二份額。 在此之前,新茶市場的形勢也變得更加微妙。
要想上市,首先要向資本市場展示你的實力。
在一定程度上,乙個新茶品牌的價值取決於其收入能力,以及模式複製和規模擴張的速度。
在這件事情上,像公尺雪冰城、顧明這樣的人,能夠跑在衝刺IPO的最前沿,還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招股書顯示,2022年全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公尺雪冰城分別實現營收136億元和154億元,同比增長。 0%;淨利潤分別為20億元和25億元。
公尺雪冰城招股書截圖。
顧明雖然不如公尺雪冰城,但其財務資料也比較不錯。 招股書顯示,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顧明營收為5559 億和 5571億元,同期淨利潤為392 億和 102億元。
按此計算,僅2023年一年,公尺雪冰城平均每天收入約5704萬元,顧明平均每天收入約2063萬元,可以說是日收入。
巨大的吸金能力背後,是公尺雪冰城和顧銘龐大的店鋪規模。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尺雪冰城門店數量已超過3家60,000家,僅次於門店數量3家超過 80,000 家星巴克。 要知道,這個數字在2020年還是10000,也就是說,公尺雪冰城已經基本完成了1年10000的快速擴張。
顧明目前尚未突破萬家門店大關,但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底,已達到9001家,位居全國第二。 排名第三的茶百道在全國擁有約7000家門店。
像公尺雪冰城、顧明、查百道這樣的人,之所以能打得這麼“大”,就是因為他們的打法差不多。 這些品牌都專注於一種特許經營模式,比如Mixue Bingcheng已經超過99個8%的門店為加盟店; 顧明也是如此,9001家門店中,有8995家是專營店,只有6家是直營店。
這樣一來,節省了大量的房租、水電費、店員工資等固定成本,便於他們實現規模效應,擴大利潤空間。
公尺雪冰城和顧明的大部分收入也來自加盟商,他們靠向他們出售商品和裝置為生。
招股書顯示,去年前三季度,向加盟商銷售貨物和裝置的收入分別佔比。 9%,加起來超過98%。 顧明同期兩份營收合計佔比約80%,有19個5%的收入來自為加盟商提供管理服務。
回首往事,像公尺雪冰城、顧明這樣的品牌能夠掀起衝擊資本市場,不得不感謝廣大加盟商的這些“搖錢樹”。
當然,特許經營模式也會帶來新的問題。
以公尺雪冰城為例,它確實依靠特許經營模式的快速複製來實現門店數量的快速增長,但如何維持與廣大加盟商的關係卻成了一大考驗。 每個加盟商都有自己的算盤,公尺雪冰城在發展史上也遭遇過幾次加盟商的“背叛”,甚至有的加盟商直接轉向其他品牌。 比如天拉拉的創始人王偉,曾經是安徽蚌埠的大加盟商。
由於缺乏統一的管理,公尺雪冰城的質量監督不到位。 其實不難理解,公尺雪冰城的經營模式就是把原材料賣給加盟商,無形中將原材料的風險和成本轉嫁給了加盟商。 這或許也是公尺歇爾炳成多次在門店接觸使用過期食材的主要原因之一。
只不過,面對衝刺IPO,新茶品牌選擇性地忽略了這些問題。 在當前形勢下,誰能搶到“新茶飲第二份額”的稱號,誰就能搶占先機,在隨後的競爭中佔據主動權。
畢竟,世界已經變了。 當我想啟動乙個新的茶飲料專案時,它被隨意推測到數十億的估值,投資者爭先恐後地投資。 隨著新消費泡沫的破滅,資本對新茶品牌逐漸失去耐心,這也可以從新茶品牌的融資中看出。
據介紹,2021年,圍繞新茶飲料品牌將有24筆融資,總額為83筆22億; 2023年,新茶飲賽道披露的融資金額將大幅下降,僅茶白道將獲得10億融資,這仍然為IPO鋪平道路。
茶百道融資天眼查截圖。
因此,對於新茶品牌來說,上市幾乎是獲得新資金、獲得資金賦能的唯一途徑,這對他們來說,重金投入第一產業鏈、深化企業護城河非常重要。 從長遠來看,整個鏈條的完整性也決定了企業未來的可持續性。
公尺雪冰成和顧明在招股書中談到募集資金的目的時,也提到要加大上游食品倉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公升第一連鎖店的配送能力和效率,進一步加強門店和集團業務的數位化。
對於急於看到真金回歸的投資者來說,上市也是他們套現市場的最佳時機。
不管是公尺歇爾冰城、顧明還是其他新茶品牌,他們現在必須給市場乙個答案。 換句話說,現在是他們必須上市的時候了。
然而,即使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也並非一切都好起來。
奈雪的茶是過去的教訓,上市後,它的生活一點也不輕鬆。 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2年,奈雪的茶葉淨虧損為23億元,145億元和461億元,三年累計虧損89億元。 直到2023年上半年,奈雪才開始盈利,淨利潤率僅為25%。
自 2021 年 6 月上市以來,Nayuki 的茶葉股價一直處於下行曲線,從最初的 198港元跌至目前的每股3元4港元,跌幅超過80%,市值縮水超過240億港元。
如果公司不能持續產生穩定的營收,即使成功上市,也可能像奈雪的茶一樣,股價一路暴跌。 換句話說,上市並不是新茶飲料公司的終結,而是長期挑戰的起點。
如今,新茶飲料賽道已經是一片競爭激烈的紅海,在極致的內捲下,對於公尺雪冰城、顧明等新茶品牌來說,他們仍然需要尋找更多的增量,挖掘新的故事,提公升競爭力。 因此,也可以看出,從東南亞到日韓的公尺雪冰城頻頻開拓海外市場; 顧明沒有出門的打算,繼續深入下沉市場,走的是“城圍城的鄉鎮”之路。
在消費熱潮降溫下,新茶飲賽道已失去光彩。 公尺雪冰城、顧明或者其他品牌,無論最終誰拿到“新茶飲第二股”的名號,都需要拿出更多的**,才能穩住自己的位置。
優質作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