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新春,山水交融。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愛採花草,告別舊迎新,表達對新年的期盼。 在三峽大壩區右岸三峽生態工程中心長江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生物多樣性中心”)長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記者看到,這裡冬而隱蔽,孕育,綠意盎然。 溫室和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正忙於準備在春季開始後進行異地保護和將稀有植物重新引入野外。
冬天的三峽綠化 攝影:崔旭波。
春天的綻放,始於冬天的持久
野外重新引入是拯救瀕危植物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也是增加野外珍稀物種數量、恢復種群的必要途徑。 每年的3月和4月,是這些植物“走向社會”並回歸野外的最佳時間。
我們在溫室中通過扦插等方法繁育幼苗,溫室的生長環境可以有效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後再放在靠近自然環境的陰涼處,馴化幼苗,待其成活率較高後再種植在野外。 研究員梁千彥和他的同事們正在監測幼苗,然後再返回野外。
研究人員正在陰涼處監測幼苗 攝影:崔旭波。
回歸野外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放手”。 需要從年初開始整理回園地資訊,制定計畫確認回園哪些植物,再次育苗,選擇苗木,對返園前早期繁殖的苗木進行監測,觀察植株生長情況,並登記苗高、根徑、 地面直徑、環境和土壤。一系列流程環環相扣,最終為這些工廠“頒發畢業證書”。
2023年,生物多樣性中心將把稀疏柏樹、鴿子樹、紅豆杉等珍稀瀕危植物還鄉達洛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湖北省三峽壩區,使野生回歸植物總數達到4000餘株。 此外,生物多樣性中心的研究人員還將自主培育的特有珍稀資源植物應用於安徽省六安市蘇大岩濕地專案、湖南岳陽市西瓜山濕地公園、重慶市淇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專案等生態修復專案。 極大地豐富了歸鄉地區的植物生物多樣性,發揮了良好的生態和社會效應。
荷葉蕨 攝影:崔旭波。
當山上開滿鮮花時,這些珍稀植物將從三峽大壩地區出發,回歸大自然的各個角落,自然繁殖和生長。
快速增長的種質資源庫
在植物種植基地的走廊裡,一株從遠處看像在跳舞的植物正在綻放著生機勃勃的花朵。 “這是2023年新引進的文心蘭花,別看它漂亮,照顧它要求很高,對空氣、環境、濕度和濕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科研人員朱浩飛說。
溫新蘭 攝影:崔旭波。
蘭科植物屬大型植物群,具有很高的觀賞、藥用、文化、生態價值,是植物保護領域的旗艦類群。 在植物栽培基地的溫室裡,80多種蘭花植物被擺放在一起,研究人員每天24小時關注它們的生長環境和狀況。
蘭花的種子小如塵土,發芽條件特別惡劣,蘭花由昆蟲授粉。 如果要繁殖它,需要收集種子,在無菌條件下通過非共生萌發和培養,然後在發芽後通過幼苗和強壯的幼苗擴大其種群,最後返回野外擴大其種群。 朱浩飛是研究蘭花的專家,此時他正在溫室裡照顧鶴頂蘭花。
2003年,我們已經對蘭花進行了自交,在蘭花開花的時候雜交,拿到豆莢,在組織培養室播種,相當於能夠發芽它的幼苗,等到它長大後才能大規模繁殖。 說起這些日夜陪伴著他的植物,他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
成就並不止於冬天驕傲綻放的蘭花。
從 2018 年的 500 種到 2023 年的 1,950 種,生物多樣性中心保護的珍稀植物物種數量在過去五年中增加了近兩倍。 在野外調查中,他們精心將這些珍貴物種引入並保護到種質資源苗圃,最終一一回到原地,播下了生物多樣性的希望,讓瀕危物種煥發了活力。 它們不僅保護植物,還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
研究人員在組織培養室觀察種子生長 照片:崔旭波。
通過近20年的科研,生物多樣性中心掌握了分枝、組織培養、播種等多種育種方法,攻克了100多種特有和珍稀資源植物的人工育種技術,成功培育了荷蕨、鴿子樹、南方紅豆杉等國家。
一等和二等重點保護植物被放歸野外。 2023年,生物多樣性中心成功獲批“湖北省三峽庫區珍稀資源植物重點實驗室”,成為長江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乙個生態校園,有話要說“植物”。
人們踏上了回家的路,這些被拯救和保護的珍稀植物也生活在他們的新“家”中。
在植物栽培基地的溫室裡,工作人員正忙著將珍稀植物移植到濕潤的土壤中。 溫室規劃為新的生態科學展區,一期種植360種植物。 “目前,我們正處於植物配置和種植階段,會根據植物種類和地形進行設計,除了展示珍稀植物外,我們還搭配園林品種和植物,讓整個場地更具觀賞性。 研究員胡美香說。
圖片由正在建設中的科普展區生物多樣性中心提供。
植物栽培基地不僅是珍稀植物的遷地保護、繁育和研究研究基地,更是乙個天然的綠色生態校園。 近年來,生物多樣性中心在三峽大壩區打造了一批科普區,如植物標本展示區、植物“轉殖”科普區、珍稀植物展區等,前來參觀學習的孩子們可以近距離欣賞這些珍稀植物,製作植物標本, 或化身“小獵人”尋香手工提取植物精油,將濃郁香氣鎖在肥皂中,或進入“雲教室”來上一堂生動的生物多樣性課。
孩子們用稀有植物標本製作書籤 圖片由生物多樣性中心提供。
如今,城市裡的孩子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珍稀植物,每年來這裡參觀學習的孩子們對這些從未見過的珍稀植物都很好奇,所以要打造這樣乙個珍稀的植物科學園,可以把我們一起保護的珍稀植物聚集在一起, 建立孩子與自然的聯絡,在孩子心中種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綠色種子。胡美香說。
2023年,生物多樣性中心被授予“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既是對三峽集團多年來在長江流域珍稀植物搶救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肯定,也是對三峽集團助力提公升全民生態科技文化素質的更大期待。 今年年底,珍稀植物展區將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後,遊客和小朋友將在研究路線圖中增加乙個新的打卡地點,為遊客更好的體驗自然之美和生物多樣性提供新的綠色視窗,向社會展示三峽集團的生態文明實踐成果和生態環保科技成果, 提高公眾生態環保意識,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在185平台上,一棵楠木樹沐浴在新年的春光中。 在三峽大壩地區的各個角落,日夜守衛著珍稀植物。 鮮花盛開,種花,我們是花人,也是花人,新年的腳步不停,龍年的“三峽”也將花滿。
三峽工程185平台珍稀植物示範園內的楠木樹,樹幹筆直,樹冠鬱鬱蔥蔥,生機勃勃 攝影: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