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英國之後,北約國家向烏克蘭伸出了'援助之手'。 德國和法國已經與烏克蘭簽署了為期10年的安全協議,但需要指出的是,安全協議不會讓烏克蘭更安全,也不會改變目前烏克蘭軍隊撤退的趨勢。 ”
當地時間2月16日,烏克蘭**澤連斯基與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和法國**馬克龍簽署了一項為期10年的安全協議,德法雙方均承諾向烏克蘭提供長期軍事支援,以確保建立一支能夠“保衛烏克蘭”的可持續力量。
為烏克蘭提供“可持續力量”有三個原因。
首先,我們來看看德方的態度。 16日早些時候,澤連斯基訪問了德國首都柏林,並與朔爾茨簽署了乙份有效期為10年的安全協議。 朔爾茨稱這是一項“歷史性協議”,將向俄羅斯發出“明確資訊”,即西方不會放鬆對烏克蘭的支援。 據悉,該協議是在烏克蘭與七國集團(G7)成員於2023年7月通過的聯合宣告框架內達成的,該宣告明確規定德國將向烏克蘭提供長期安全保障。
在協議中,德國**承諾與烏克蘭合作,建立一支能夠保衛烏克蘭的可持續部隊。 該協議還規定,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德國將酌情向烏克蘭提供 “快速和持續的安全援助”,同時尋求讓俄羅斯 “在經濟和其他領域付出代價”。
軍事問題專家曹衛東指出,德國呼籲的“可持續保衛烏克蘭的力量”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人員培訓。 俄烏衝突拖到現在,烏軍使用的蘇式**幾乎已經用盡,取而代之的是北約標準的裝備,如“豹式”坦克、“黃鼠狼”裝甲運兵車、掃雷艦等,需要作戰人員操作,因此,相應的人員培訓是必不可少的;
二、聯合生產。 受制於國內產能限制,要繼續向烏克蘭輸送一流裝置,與烏克蘭聯合生產一流裝置對德國來說是必須的。 此前有報道稱,德國最大的**製造商之一萊茵金屬正計畫在烏克蘭發展一家公司,生產各種**,軍事技術和**。 萊茵金屬首席執行官佩勒在德國表示,未來,烏克蘭將在新公司中發揮重要作用,在長期戰鬥中更好地保護自己;
第三,情報支援。 而這也是未來德烏雙邊軍事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填補美國、德國是“難的”
據統計,目前德國是僅次於美國援助烏克蘭最多的國家。 據朔爾茨稱,到目前為止,德國向烏克蘭提供和承諾的軍事援助總額已達到280億歐元。 《紐約時報》指出,朔爾茨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資金和裝備似乎對德國武裝部隊造成了損害。 《紐約時報》曾發表文章稱,在德方不斷向烏克蘭運送火炮、彈藥、備件等裝備的同時,德方已經很久沒有收到替換裝備了。 由於彈藥短缺,德國人取消了一些軍事訓練和演習。
不僅如此,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也給德國經濟帶來了壓力。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資料,德國經濟將萎縮03%,工業產值下降15%,其中能源密集型行業和能源的降幅最大。 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齊格弗里德·魯蘇爾姆(Siegfried Rusulm)上週告訴**,由於通貨膨脹和高昂的能源成本,三分之一的德國製造商正在考慮向海外轉移。
對此,曹衛東表示,從形勢來看,俄烏衝突的本質是俄羅斯與北約的對抗。 作為北約的重要成員,德國會本能地站在北約的立場上,如果烏克蘭輸了,也意味著北約的失敗,北約東擴也將失去重要支撐。 此前,德國將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2%,這也意味著德國將有一些閒置產能向烏克蘭提供有限的支援。
法國援助烏克蘭背後有“小算盤”
在與德國簽署安全協議幾個小時後,澤連斯基訪問了法國首都巴黎,與馬克龍簽署了類似的協議。 馬克龍還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俄烏衝突的結果將對我們的利益、價值觀、安全和社會制度產生決定性影響。 我們必須提供進一步的援助,以更大規模、更長期的方式支援烏克蘭。 ”
曹衛東表示,作為北約的“三駕馬車”之一,英德兩國已經簽署了安全協議,法國自然不會落下。 需要指出的是,與前兩者相比,法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略有不同,馬克龍向烏克蘭提供的裝備更加先進,例如“風暴陰影”巡航飛彈、“紫苑”防空系統等,其中,俄軍的反導系統多次被“風暴陰影”巡航飛彈摧毀。 法國的“慷慨”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其裝備經過實戰檢驗的可靠性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獨樹一幟。
裝置和其他人“來援助烏克蘭”或面臨尷尬的局面。
在德國和法國的“書面保證”下,人們普遍擔心這兩個國家將具體向前線的烏克蘭軍隊提供哪些裝備和多少援助。 在柏林簽署協議時,朔爾茨宣布,德國將向烏克蘭提供價值11億歐元的一攬子軍事援助,包括36門榴彈炮、12萬發炮彈和兩個防空系統。 除了這部分軍事援助外,法國“回聲”還透露,將從第二季度起向烏克蘭提供德國聯邦國防軍的6輛“海王”MK41***庫存,今年將交付80多輛“豹”-1A5主戰坦克,以及裝甲步兵戰車; 今年還將有 10,000 名烏克蘭士兵在德國接受訓練。
法方方面,在巴黎簽署協議時,馬克龍承諾今年向烏克蘭提供價值30億歐元的一攬子軍事援助,這也是自俄烏衝突以來法國向烏克蘭提供的最大一筆年度援助。
那麼,這兩項安全協議下最好的裝置是否足以動搖目前的局勢? 答案是否定的。 曹衛東表示,即使美英德法繼續為烏克蘭提供最好的裝備,但仍然面臨“遠水解渴”的困境,與歐洲北約國家相比,烏克蘭的國土面積要大得多,裝備部署點也很多,在俄烏衝突的近兩年中, 烏克蘭官兵死傷人數高達數十萬人。
作為2月17日的最新訊息,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西爾斯基宣布烏克蘭軍隊從頓內次克地區的重要城鎮阿夫傑耶夫卡撤出。 阿夫傑耶夫卡位於頓內次克地區首府頓內次克市以北不到10公里處,是烏克蘭軍隊對頓內次克市發動炮擊的主要陣地之一。 2023年10月,俄軍在這裡開始進攻。 這也預示著,未來烏軍的前沿關鍵陣地將逐漸面臨無人防守的局面,當烏軍的要命力量岌岌可危時,這場衝突也將迎來根本性的變化。
快來看看新聞knews記者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