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農曆新年,品嚐中國的味道,欣賞中國的美麗。 春節即將來臨,北京東城文化發展研究院與《北京青年報》旗下的《中學時事報》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文化休息室”活動。 邀請來自北京內外熱愛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民俗習慣的中小學生走進東城、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覽館)、廉價廣場、顏料館,感受“博物館之城”、“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城”、“戲劇之城”的文化魅力,點燃新年的熱鬧氣氛。
慶祝農曆新年,以家庭團聚迎接新年。
慶祝農曆新年,踏上回家的旅程。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有家的味道,有團圓的喜悅。 同學們走進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側的京豐鐵路正陽門東站舊址,了解從蒸汽機車到動車組的變遷歷史,見證中國鐵路工業的快速發展。
活動期間,博物館工作人員帶領學員完成了“復興號”動車組模型組裝,在手工拼搭的過程中,逐漸了解了“復興號”動車組的各個部件和技術特點。 春節期間對回家的渴望,隨著高鐵技術的發展,深深扎根於孩子們的心中。
品嚐中國的味道,烤箱的香年即將來臨。
品嚐中國的味道,享受團圓的美味佳餚。 去年,文化參觀微紀錄片長片《老丹走東城》播出,深入挖掘了廉價店、顏料館等八點的文化故事,引發了東城的打卡熱潮。
沉浸在東城區前門片區的仙魚口美食街,在便宜店聽烤鴨出爐的老故事,近距離觀看非遺技藝,感受這非遺的獨特魅力和悠久的精神。 賤獠烤鴨,來自運河,歷經600年時間,與紫禁城同齡,見證歲月變遷,由南北成長,最後在京城生根發芽。
活動當天,當色香、形的烤鴨端上餐桌時,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品嚐著600年前的味道,學習在美食中對這一非遺技藝的保護、傳承和創新。
欣賞中國之美,北京口音和北京韻雕花窗花。
欣賞中國之美,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能。 漫步在前門三里河公園,走進歷經400年風霜雨雪的顏料館,講述過去,漫步歷史塵埃,尋覓東城“文化園”的美景,感受新年氛圍中的文化魅力。
活動現場,京劇老師們以耳熟能詳的劇目介紹,生動細緻地講述了京劇的行業、歷史和三大特色,讓孩子們形成對京劇的具體認知,了解京劇精髓的知識。 同時,他帶領孩子們自己畫京劇面具,沉浸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中。
新年之際,族廳還準備了雕刻窗花的特別體驗活動。 春節期間張貼剪紙是中國古老的民間傳統,剪貼窗花有告別舊迎新的願望。 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精心雕刻了自己的窗花,新年的味道在笑聲中越來越濃。
新年伊始,研究院將進一步搭建促進文化創新發展的平台,組織各類文化交流與聯絡,探索更多文化交流與合作方式,持續推出“文化客廳”IP,吸引更多人走進東城,一捲一頁地了解過去與現在, 一步步感受文化的魅力。
圖:北京東城文化發展研究院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