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Me SSD 採用更高速率的 PCIe 40 帶 PCIe 50時代之後,還面臨著許多高效能硬體的共性問題,即發熱量更高。 據了解,從PCIe 30 演進到 PCIe 40,雖然通道和效能都得到了可喜的提公升,但NVMe SSD的功耗從6W提公升到9W左右,也提公升了近50%,最新的PCIe 50 SSD 將功耗數字提高到 10W 以上。
更高的功耗和更多的讀寫操作使得高階NVMe SSD需要更高效的散熱,以確保其穩定的效能和資料安全。 之前,我們看到大多數SSD產品主要使用金屬箔形式的熱敏標籤,將其覆蓋在主控制器的側面,快取,顆粒,或貼上在磁碟背面,沒有元件,以平衡和分散熱量,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面。 此外,在硬碟韌體中還有一種常見的溫度控制策略,當感測器發現磁碟本體溫度過高時,通過降低頻率等方法控制效能,從而減少發熱。
當然,不同硬碟的效能和發熱水平是不同的,具體的溫控策略也不同,這會導致我們在測試中發現的一些效能波動和減速。
外部冷卻解決方案在我們的 PC DIY 中同樣常見。 將SSD安裝在主機板上,自然會借助機箱風道去除表面熱量,更進一步的做法是,一些主機板配備了SSD隔熱裝甲,通過導熱墊將更大面積的金屬板粘合在SSD表面,可以有效提高散熱散熱效果。
pcie 4.自0 SSD誕生以來,部分旗艦產品推出的散熱片版本也是一樣的,體積更大實現散熱,表面積更大促進散熱。 但是,由於主尺寸的高度,這種帶有“背心”的SSD並不總是適合所有裝置,沒有隔熱裝甲的主機板或PS5遊戲機是其主要舞台。
除了純粹的被動散熱方式外,類似於CPU風扇+塔式散熱器的主動散熱組合也迅速出現在市場上。 優點是可以借助流動的空氣更快地去除表面熱量,但缺點也集中在風扇所需的尺寸和附加介面上。
我們體驗了利敏推出的一款主動式SSD散熱器,驗證了這種型別的散熱片是否能解決一些高效能SSD的過熱和減速問題。
這款專為SSD設計的利民HR-10 Pro主動散熱器採用30mm*30mm,10mm厚的風扇,根據電商詳情頁面,速度可在3500-6500rpm之間調節,風扇下邊緣的線纜長約50cm,介面為標準4pin PWM。
除了風扇和笨重的鰭片外,利民HR-10 Pro還配備了四根5mm熱管,連線與SSD表面接觸的底座和鰭**區域,並採用利民AGHP反重力熱管技術,優化垂直安裝效能。
冷卻底座兩側配備 Odyssey II 條狀導熱墊,以支援雙面顆粒 SSD。 上表面導熱墊厚度為1mm,下表面導熱墊厚度為0採用5mm、較厚的導熱墊片,以適應不同厚度的主控、DRAM、顆粒等部件。
接下來我們有乙個PCIe 40 旗艦 SSD P44 Pro 測試,使用 HD Tune Pro 進行連續 100GB 寫 + 讀,測試裸盤狀態以及安裝散熱片後的效能和溫度效能。
P44 Pro在測試前測得的待機模式低溫為47和51,測試中的最高溫度高達80和91。
配備主動散熱器時,P44 Pro 怠速時的最低溫度為 41 和 38,經過全面測試,最高溫度僅為 46 和 43。
小結。 從結果來看,旗艦PCIe 4即使在有機箱風管的情況下,0 SSD也能輕鬆將主控、顆粒等部件推到80°C以上的高溫,然後減速。 因此,基本的散熱配置,如硬碟背心、主機板散熱裝甲和最簡單的散熱墊對於 PCIe 4 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高效能 SSD 需要 0 及以上。 內部空間狹小且硬碟上缺乏風道的膝上型電腦也需要注意這個問題。
對於對空間、電源等因素要求較高的主動散熱器,筆者認為它功能強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使用者,我們需要如此極致的效能嗎? 它能為這種高效能散熱提供合適的環境嗎? 可以說,至少在大多數PC使用者使用SSD時,沒有必要採取如此強的散熱措施,但是在2024年隨著PCIe 5更加多樣化隨著0 SSD產品的到來,這一結論可能會迎來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