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擁有自己的童年和屬於自己的“卡通記憶”,父母需要改變自己的育兒觀。
全文1326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熊炳琦(教育學者)撰寫,馬小龍編輯,陳帝彥校對。
央視春晚節目《我們是看動畫片長大的》。 “春晚”截圖。
Shuck and Beta“、”The Song of Leo“、”Labor is the Most Glorious“、......在今年的央視春晚上,來自各行各業的50餘位行業代表合唱了《我們是看著動畫片長大的》。 資料顯示,**歌曲在網路上的播放量已經突破了5000萬次,熱度也不低。
在電視和卡通片稀缺的時代,能夠看幾部動畫片是一件好事。 對於很多“年度兒童”來說,他們看的動畫片也是不同世代“兒童”的共同記憶,甚至是一種“身份”。
近日,多部老漫畫畫質逐漸恢復,會場內討論老漫畫相關話題的熱度也保持高位。 此外,今年的央視春晚節目還搞了一波“記憶殺”,讓很多人重新看到了優質動畫片的重要性。
事實上,比起“年度兒童”,今年的孩子們其實擁有更多的卡通資源。 根據國家電影局公布的資料,僅2023年新上映的動畫電影數量就達到62部。 而30年前的1994年,動畫城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孩子能看到的動畫節目之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孩子”對未來的共同記憶,可能更多的是沒完沒了的作業、培訓班和與父母的“手機大戰”。 許多家長擔心孩子的家庭作業和成績,限制孩子使用電子裝置看動畫片。
另一方面,隨著卡通片的增加,也存在著喜憂參半的問題,這也是一些家長不願意給孩子看卡通片的重要原因。 據介紹,2021年,江蘇省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發布了乙份關於動漫領域未成年人成長和安全消費侵權的調查報告,顯示家長對部分動畫片不滿的原因包括“暴力犯罪元素”、“危險的模仿行為”、“大量植入式廣告”等。
針對兒童動畫片中的這些問題,要從實施“未成年人保護”等法律法規的角度,加強對動畫片製作發行的監管,杜絕兒童動畫片中的色情暴力情節,提高動畫片製作者的專業素質。
為了讓孩子擁有自己的童年和屬於自己的“卡通記憶”,父母需要改變自己的育兒觀。 不應該讓孩子從幼兒園就“捲起學業”,而應該讓孩子度過快樂的童年。
事實上,讓孩子看動畫片是比知識教育更有效的早期教育。 這樣可以拓寬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認知,激發孩子探索和學習的慾望。
當然,這不能走到另乙個極端。 目前,仍有一些家長在孩子1-2歲的時候,用卡通片“送”孩子,不注意培養孩子的其他愛好。 這導致一些孩子從小就沉迷於手機,成為“宅男和宅男”,對運動缺乏興趣,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視覺發育,所以我們要提高警惕。
家長在給孩子看動畫片時,除了選擇合適的動畫片外,還應該陪伴和引導孩子。 這包括控制看動畫片的時間,向孩子解釋動畫片的內容,以防止他們因認知能力而模仿動畫片的情節。
相較於“80後”、“90後”這一代,如今的孩子看動畫片更加獨立,隨時都能看出最好的動畫片。 這需要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識,以及良好的習慣。
可以說,在數字時代,如何陪伴和引導孩子看動畫片是當下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