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龍族的王小秋出生於1964年8月。 別的不說,這位60歲的老人今年也將退休,估計他將和陳紅董事長一樣。
2023年,上汽集團年銷量502萬輛; 2013年,這個數字是510580,000輛。 如果從年銷售額來看,說上汽“虧損10年”也不為過。
他注意到,上汽集團“失去的10年”中,有近一半與王小秋擔任集團總裁的時間相吻合。 這是巧合嗎? 還是不可避免的?
2014年7月3日,剛擔任集團董事長僅兩個月的陳巨集將王曉秋從上汽通用總經理調到上汽乘用車公司擔任總經理。
單位領導的核心技能是用人,從這個角度來看,陳紅的眼光還是不錯的。 當時扮演“消防員”角色的王小秋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一舉確立了自己在上汽集團的地位。
2019年7月23日,經董事長陳紅提名,同意任命(原)副總裁王小秋為公司總裁,任期與現任董事會相同。
一直以為是王小秋,按照現在的姿態,是陳紅的**人想要**幾乎沒有懸念- 徹底冷卻。
下面我們簡單回顧一下王小秋的工作經歷。
2009年11月,任上海柴油機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2013年8月,他被任命為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
自2014年7月起,歷任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
2019年7月,彼獲委任為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成員。
成功或失敗對個人來說一無是處,但對企業來說卻不是因為競爭已經滲透到每個人的每一項工作中,每一天。
王小秋這些年在上汽的功過,暫且不做評論,畢竟是大年。
業內人士都知道,王小秋喜歡“理工科人”的性格。 他曾公開表示,在所有的頭銜中,他最在乎的就是“技術總監”。
強調技術起源並沒有錯,但現實往往不會如你所願。 同樣畢業於汽車專業的叔叔,很少對公眾說他學的是汽車。 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學的所謂汽車專業,能夠了解國外技術就好了,自主研發更是奢侈。
不過,王小秋在技術和自主品牌上還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榮威和名爵成為當時的網紅品牌,很多車型都成了當時的“爆款炸雞”。
只可惜,王小秋離開後,榮威和MG,尤其是榮威,都不如下一代如今,它已成為上海網約車司機的目標
上汽集團雖然以502萬輛的年銷量業績連續18年位居國內車企銷量第一,但與自身相比,已經連續5年下滑。
尤其是與其他汽車集團相比,上汽集團的優勢也在不斷縮小,而這正是王小秋最擔心的。 有點羞恥並不可怕,只要對手更差就行
上汽集團衰落的原因是合資品牌“三駕馬車”沒有首當其衝。 多年來,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一直負責集團的銷售,但近年來,兄弟倆的戰鬥力指數逐年下降,給人一種越來越不敗的感覺。
沒錯忘了說上汽奧迪。 其實,不說也沒關係,因為到目前為止,這一直是個笑話
在新能源領域,上汽集團的轉身讓人感受到“轉身”有多難。 曾幾何時,比亞迪和上汽新能源汽車與上海的“殺戮”是分不開的。 佔據時間、地點和政策優勢的上汽新能源,一度將比亞迪逼入死胡同。
但誰能想到,沒有地方政策保護的比亞迪,如今所向披靡,再回頭看看上汽新能源還是個養不下去的鬥——他和北汽打了一架,堪稱一對不生氣的難纏兄弟。
合資企業實力不強,自主品牌跟進力弱,新能源競爭力不強這就是上汽集團目前面臨的尷尬現狀沒有返天之功,也沒有能量
如果把問題歸咎於王小秋,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也太不公平了。 畢竟,雪崩過後,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再說幾句
“活著”是王小秋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在男人眼裡,瘦弱的駱駝比馬還大,就算死了,短時間內也輪不到上汽。 但要想活得更好,上汽集團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汽車行業最大的挑戰是我們自己的車企,而不是所謂的網際網絡車企。 “王小秋說。 這沒有錯,尤其是對上汽集團而言。 但對於王小秋來說,最大的挑戰是時間他會像陳紅一樣延緩退休嗎?
編者按
在十二生肖中,中國人對龍的感情最深,畢竟都是龍的後裔。 在汽車領域,屬於龍族的高管不少,口碑也褒貶不一。
“我找到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從新年開始,我就乙個接乙個地講述了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