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節轟轟烈烈地過去了,這是我們民族最隆重的節日,是民族文化最完整的傳承,很多人對春節也有負面的看法,認為春節會消失,我同意這個觀點。
農村的農曆新年還是很熱鬧的。
首先,在農業時代探親是很重要的,因為那裡很窮,每個人都需要在乙個集體中取暖才能生存,而這個集體就是家庭,包括姻親。 因此,親戚和家人的關係非常重要,它關係到乙個家庭的生死。
所有的人,所有的家庭都要依附於這個大集體,家庭是保護傘,過去,農村的一切都是靠拳頭說話,沒有家庭的祝福會很慘,每個人都有個男孩,都希望有乙個大家庭來保護他們的家庭。
過年是維繫家庭關係、維持姻親關係的重要機會,過年探親訪友是鞏固家庭關係、鞏固姻親關係的重要行為,是加強自己在家庭中地位的重要行為。
家族的祠堂和家族的族長是乙個家庭凝聚力的象徵。
如今,老人還是很重視的,催促孩子過年的時候去探親,孩子不願意去,就生氣說孩子不懂事,以後做人就不好了。 事實上,它仍然是這個想法的繼承。
春節禮儀的乙個重要部分是繼承孝敬老人的傳統,例如,孩子們會向家人和已故的長輩、父母和姻親致以新年問候,並磕頭送禮。
很多人不明白這個儀式的意義,因為現代社會條件好,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但是在農耕社會,白面是貴重物品,是大禮,很多人一年吃不上幾次,所以這才是孝道的真正體現。
在豫東地區,我送父母去棗山過年。
這個禮節,不亞於今年賺10萬塊錢,給父母過年送1萬塊錢。 有多少人能做到?
過年向長輩磕頭,是儒家孝道思想的傳承。
農社會,冬天是農,都是貓過冬,所以過年的時間就夠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所以春節開始早,結束晚,我們這裡原本進入蠟月就開始有了過年的氣氛,鞭炮開始響起,俗話說,進蠟月就是年, 到了正月十五,真是過年末,還有整整乙個半月,春耕結束後。
因此,傳統文化中的超長春節與農耕文化的特點關係不大。
我們不再是傳統的農業社會,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還沒有完全改變,現在是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並存,還有很多農業文明的殘餘,春節就是其中之一,但工業化是趨勢,是大方向,工業化完成後, 作為農業文明的殘餘之一,春節也會消失,雖然不會完全消失,但風俗易懂,規模會變,意義和核心也會變。事實上,這也是乙個進步中的變化。
現代文明來了,我們進入了資訊時代。
首先,我們的過年傳統發生了變化,雖然現在也很隆重,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回家,不回家不參加新年問候,而且新年問候團越來越小。
新年問候也從真正的磕頭變成了吉祥的話語,只是說說而已,大家都客氣而去,形式變了,核心也變了,慢慢變成了一種習慣,習俗的慣性只有,不再那麼重要了。
相信很多年輕人如果沒有長輩的催促是不會去的,幾個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實在是厭倦了對彼此的禮貌表現,客人也厭倦了主人家,去親戚家成了大家的負擔,傷了錢包, 還有精神壓力。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現任老人去世後,家庭斷絕關係的浪潮還會繼續。 探親的習俗會越來越少。
探親正在成為許多人的負擔,家庭分離現象越來越嚴重。
現在春節時間越來越短,因為工業社會沒有農業閒暇,大家每天都有工作,春節期間幾乎所有行業都停工了,這對個人來說損失非常大,所以,現在人們的春節假期越來越短,很多人在農曆29號回家, 而且大年初二回來,最遲正月初八開始工作,假期在十天左右,相信這個時間會更短一些。時代特徵決定了這種變化。
我們正處於從工業社會向農業社會過渡的時期,現在是乙個共存的時期,所以各種文化現象並存,久而久之,農業社會的遺產就會消失,或者雖然不會消失,但名字在核心上發生了變化,春節正在經歷這種變化。 春節的核心和形式每年都在變化,再過幾年,春節假期的名字可能不會消失,但習俗卻發生了質的變化。
農業文明即將走到盡頭。
一切社會現象都是文化現象,人是文化環境的產物,很難改變,春節是農耕文化的慣性,比如我說磕頭過年就是傳統文化會消失,很多人反對,其實大家都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越來越小, 然後扶著鞠躬的人,我想問他你鞠躬了嗎?鞠躬幾乎消失了,但文化影響仍然存在,大多數人仍然同意它。 當同意的人越來越少時,春節就徹底結束了。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 90後、00後慢慢成為社會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