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醫療實踐中,我經常遇到患有便秘問題的患者。 他們向我描述了排便的困難:試圖排便只是為了排出羊糞形狀的乾燥、堅硬的糞便。 這些患者經常錯誤地認為他們的身體脫水,因此喝了很多水,但他們仍然感到乾燥,便秘沒有改善。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種症狀通常被歸類為陰虛性便秘。 這意味著患者的腸道中沒有足夠的液體,導致大腸極度缺水。 這種缺水進一步加劇了熱量和乾燥,這很難通過簡單地增加水攝入量來解決,因為多餘的水分會迅速從體內蒸發。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從調整體內陰陽平衡的角度,採取更全面的方法。
糞便形態與人體的關係。
正常排便通常呈香蕉形或略薄,呈淺黃色或棕色,反映健康的腸道狀態。 相反,水樣或泥濘的排便可能提示腹瀉,通常與病毒或細菌感染有關,伴有噁心、嘔吐和腹痛。 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腹瀉分為宣瀉(急性)和長期腹瀉(慢性)。 腹瀉通常是由濕熱或飲食不當引發的,可由葛根和秦蓮湯或薄荷丸**引起。 長期腹瀉與脾胃功能減弱和肝脾疾病有關。
另一方面,如果排便虛弱、乾燥且難以排出,則可能是便秘的徵兆。 這可能是由於飲食不良、纖維攝入不足或排便緩慢造成的。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兒童便秘往往是由腸熱或脾虛引起的,需要調節飲食,用藥來調節脾胃。 女性便秘可能與月經週期有關,月經期間體內陰液的減少會影響大便的順利通過。 老年人便秘可能因肺氣虛弱而影響大腸功能。 男性便秘較為罕見,主要與飲食、肛門直腸疾病或生活習慣有關,因此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適當的藥物,並注意飲食習慣的調整。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在家治療便秘的“秘訣”,比如飲食療法和藥膳、按穴位等:
熱便秘:表現為排便困難,口乾和刺激。 建議使用聖君茶,即4克生大黃浸泡在水中,加入適量的糖,作為日常飲用,一日1至2次。
感冒便秘:表現為排便不良和腹部冰冷。 建議將10至15克白蔥(30至50克新鮮的)和100克粳公尺煮成粥,每天趁熱食用1至2次。
氣動性便秘:表現為排便慾望未得到滿足,伴有腹脹。 建議煮木香檳堅果粥,煎煮後各5克木香和檳榔,煮粳公尺100克,快熟時加入冰糖,一日1至2次。
氣虛便秘:大便不硬不幹,但排便困難,易出汗,氣短。 建議將人參、山藥、桃仁、杏仁、核桃肉磨60克,與牛髓90克、蜂蜜240克一起煮熟,每次5至10克,空腹咀嚼。
便秘:大便乾燥,膚色暗沉。 建議飲用牛奶和蜂蜜,將25克黑芝麻搗碎,與50毫公升煮熟的牛奶和蜂蜜混合,早上空腹飲用。
陰虛便秘:大便干伴體重減輕,口幹。 建議使用桑葚熟地黃蜂蜜軟膏,將桑葚500克、生熟地黃200克,蜂蜜加倍,每日兩次,每次一湯匙,用開水送服。
陽虛性便秘:大便消退不良,伴有四肢發冷和發冷。 建議用索陽、肉蓯蓉湯汁5克,與麵粉200克混合,用羊肉湯煮熟,加入蔥鹽調味,作為主食或零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