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只要有空閒時間,只要不看***文章看快手**,我一直在聽作家薛墨的書,當然,我主要聽他的自傳長文《乙個人的西部》,偶爾也聽他在沙漠三部曲中的《沙漠祭祀》, 至於沙漠三部曲中的《狩獵平原》,也懶得聽,《白虎關》也聽了一段時間了......總的來說,在當代作家中,薛默絕對是乙個非常優秀的作家,乙個有思想、有智慧、有深度的作家,他的作品絕不是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而編造的膚淺庸俗的作品。
我很自豪,他原來是甘肅的作家,曾經是和我們一樣的草根教育家,後來成為了一名職業作家。 聽了他的工作經歷,確實有點害怕,這樣乙個天才般的作家,差點毀在基層教育管理部門的官僚手中,那些領導自以為是的官僚作風,如此囂張跋扈。看到這裡,不禁想起著名作家梁曉聲在電影廠工作時的分室經歷,當時分室的獎勵條件是部門級幹部可以加八分,獲得國家獎的編輯(專業人士)的作品一次可以加兩分, 而一般國文學獎只能算一次,不能重複算,只有拿了毛墩文學獎,才能加起來,當然是一兩分——毛墩文學獎?真是令人瞠目結舌,試想一下,一次獲得這樣的國家文學獎,是不是很了不起? 你想再得到多少次? 要知道,毛墩文學獎設立以來,只有已故女作家張潔兩次獲得此殊榮,堪稱文壇奇蹟,只有白痴領導才能想到分房委定下的這種條件。
好在金子永遠會發光,薛默終於從世界上脫穎而出,成為全國一流作家,出版了20多本書,為我們甘肅贏得了榮耀,增添了光彩。 他是土生土長的涼州人(武威),出身貧寒,是名副其實的西部農民家庭之子,家裡有很多兄弟姐妹,但在七八十年代,為了讓他繼續讀書,其他姐妹大多忍住了痛苦,放棄了跳出農場的唯一希望, 過早地走上了打工賣苦力的道路。高中畢業後,他沒能考上大學,最終考上了武威師範學校,畢業後,他當了一名農村小學教師。 但他不甘平庸,忍受孤獨和忽視,拼命學習,虔誠地守護著心中永恆的信仰。 真是“天降大事,百姓,要先心疼,練筋骨......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忍受了別人難以置信的打擊和挫折,最終奮力走出了這個世界。 聽了他的故事,我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乙個無時無刻不在想名利的人,永遠不會太成功,或者說不會很成功。 另乙個啟示是,不管你做什麼,能不能成功,你都要先學會如何做人,而不是說或做兩麵皮——乙個作家再有才華、再聰明,如果性格不好,作品也不全是正能量,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和時間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