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的一些人員成了“說謊的幹部”。
隨著社會的發展,“躺平”已經成為一種現象,也是一種選擇。 不僅在企業中,而且在系統中也開始出現“躺平”的狀態。
我工作的市場監管局就是這種情況。
該局的老幹部大多50多歲,有的已接近退休年齡。
入職時,還是體制內的鐵飯碗,工作穩定,薪水也不錯。 但隨著改革的深入,體制內的鐵職碗得不到保障,考核壓力加大,晉公升難度大,讓不少老幹部選擇了“躺平”。
局裡有一位陳姓老幹部,今年55歲,是我部門副主任。 本來可以晉公升為導演甚至導演,但因為沒有背景,不善於人際關係,所以在這些人事調整中,他沒有得到晉公升。
現在他的職位已經決定了,基本上可以說是結束了,他在心理上沒有鬥志,他選擇不被激勵,而只是安然無恙地度過工作的最後幾年,基本上處於半退休狀態。
陳副主任每天工作時間混雜,工作不積極,也不專心。 偶爾,我會在會議上說幾句話,其餘時間我會看報紙或手機,工作會留給下面的年輕人。 平時需要他審核或簽字的材料,只是匆匆發出來,質量他不太在乎。 該部門的年終考核對爭取更多的獎勵不感興趣。
雖然態度消極懈怠,但無能為力。 無論他如何努力,都失去了晉公升的機會。 晉公升的人沒有乙個靠努力工作,都與自己的背景有關。
像陳副局長一樣,沒有晉公升的希望,能混到退休就夠了。
再比如我們部門的小李,他是80後,父母在體制內,家裡很富裕。 他來單位純粹是過分的,平時工作時間混雜,沒有上進心。
部門的工作基本不找他,他樂於閒著。 對於考核,他根本就不理會,反正父母支援他,工資是外加收入。
作為建制的幹部,我工作任務繁重,由於考核壓力大,不得不加班加點,而小李他們則輕鬆了許多。
平時我給他乙個任務,他都會敷衍處理,最後我自己完成。 我曾經向領導報告了這種不公平,但領導無能為力。
除了這些一直躺平的老員工,我們部門還有幾個年輕人逐漸選擇了躺平。
明明只有30多歲,但他已經氣餒了。 比如小張,本科學歷,卻因為沒有背景,這幾年沒有拿到乙個考核名額,心理差距太大,對工作失去了興趣。
小張已經工作了5年,但考核一直平平無奇,一直沒有進展。 相比之下,那些同期有背景的新人,早就被提拔為科員甚至副科長。
小張見過太多相關家庭靠背景發家致富,心理很不平衡。 想著自己再怎麼努力,結果都是一樣的,直接躺著總比白幹好,所以他最近一直在上班,工作也得過日子。
小王對領導不滿,覺得領導有偏見,所以覺得再怎麼努力也沒用,乾脆不理會。
最後,還有幾個剛入職的年輕人,他們的心思根本不在工作上。
小梅直接告訴我,她參加公開入學考試時只聽父母的話,對這份工作沒什麼興趣,畢業後就出國了。 小趙在副業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他當公務員就是為了保住這塊鐵職碗。
小梅和小趙,新人,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加班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折磨,一有機會就溜走。 頭腦根本不在這上面。 我能理解年輕人對在體制內工作不感興趣。
由此可見,體制內“躺平”現象還是相當嚴重的。
一方面,在人事和用人機制上存在弊端,迫使一些吃苦耐勞的員工選擇躺下。
另一方面,年輕人的選擇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像我們這一代人那樣認為鐵飯碗那麼穩定,而是有了更多的選擇。
作為乙個整體,我們還需要專注於激勵員工,重新點燃他們的工作熱情。 同時,用人機制也需要與時俱進,給予更多基層員工機會。
希望這種“躺平”現象能夠得到改善,讓體制內的人才更好地施展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