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一直非常沉寂的騰訊,最近變得活躍起來。
1月23日,騰訊投出64分2億元中標北京市海淀區學園路總面積達到70601據報道,該地塊065平方公尺將用於建設新的辦公空間。 此前,騰訊斥資18億元在海淀區西北望東路建設北京總部大樓,於2019年正式竣工投入使用。 如今,五年過去了,正在實施“降本增效”戰略的騰訊,在拿地方面變得更加慷慨。
29日,騰訊迎來了又乙個重要的日子——2023年年會,這是騰訊已經走過的第25個年頭。 秉承“五年小慶十年大慶”的傳統習俗,即使總體環境不盡如人意,鵝廠依然盛大,組織中高層和一線員工一起參加會議。 馬化騰也一貫做法,在年會上發表了長篇演講,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得失,指明了未來一年的發展方向。
從馬化騰的講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鵝廠面臨的主要挑戰,以及未來一年的機遇和方向。
*摘自騰訊官網)。
馬化騰雖然保持著一貫的謹慎措辭,但外界也能感覺到他比去年輕鬆從容了許多。 這一轉變是由騰訊過去一年的穩健表現推動的,特別是在幾個核心業務方面。 其中,重點關注的電商、長**和遊戲業務,如果不出意外,將承擔起騰訊2024年戰略擴張的重任。
在去年的內部演講中,馬化騰稱“觀眾的希望”,他仍然是鵝廠裡“最美的幼崽”。 不同的是,馬化騰去年第乙個數字的目標是增長,是追求更高的份額和使用者規模。 而今年,商業化已經擺在了第一位,第一電商是重中之重。
馬化騰說,第乙個數字的好處是他不再在別人身後做同樣的事情,並且知道如何結合自己的特點成為熟人。 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社交網路應用,微信本身就是乙個緊密結合、環環相扣的社交網路。 在熟人的幫助下,2022年上半年**月活躍度突破8億,超越抖音。
流量被搶了,**團隊的考驗就是領悟。 過去一年,首場帶貨直播GMV同比超過300%,訂單數增長244%,可以說是乙個良好的開端。 不過,據悉,2023年首家電商公司的GMV將在1000億左右,與頭部電商平台仍有巨大差距。 再加上騰訊在電商行業缺乏經驗和人脈,未來還有很多問題。
過去一年,先用後付、強制實名認證等政策相繼出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今年需要做的是完善交易和售後規則,二是繼續加大招商和人才的力度。 既然電商市場的盤子足夠大,**號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分一杯羹的。
另一家備受讚譽的企業騰訊**,繼去年成功扭虧為盈後,今年在專注於高質量內容的戰略方面也取得了成功。
根據馬化騰的判斷,有幾部重點劇支援長期會員付費率,“以後寧願不做中位劇,集中資源做優質產品,就算貴,也值得。 他在演講中談到的《漫漫長季》《花兒》和《三體》三部劇,都是騰訊過去一年的佳作,也是高質量戰略大獲成功的見證。
其中,《漫漫長季》是騰訊旗下“X劇場”出品,導演辛爽在接受採訪時透露,整個拍攝後期製作周期長達三年,戲份超過200場,前往昆明進行現場拍攝。 別說《花》了,以“慢作細作”著稱,對服務、攝影要求極高的王家衛,不僅周期長、成本高、演員陣容豪華,就連檔期也改了好幾次,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
但事實證明,騰訊的等待是值得的,這些花了大量金錢和時間製作的大劇,都是口碑和熱度。 在騰訊去年前幾個季度的財報中,沒有提到騰訊的營收和盈利能力,但從馬化騰的態度來看,今年的業績肯定讓高層滿意了。 嚐到甜頭後,鵝廠來年或許會繼續堅持“貴而不貴”的策略,以應對一切變化。
最後,作為騰訊的頭號搖錢樹,這款遊戲肯定會在演講中發揮作用。 只不過,與前兩家企業得到的片面讚譽不同,馬化騰對整個公司的這個支柱又愛又恨。
我討厭的是團隊缺乏鬥志,在過去的一年裡,它一直無法拿出新的熱門歌曲。
馬化騰認為,騰訊遊戲團隊今年似乎在賒賬簿上數錢,朋友不斷推出新品,但都沒有取得任何成就。 馬化騰的不滿是有道理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騰訊遊戲國內市場營收同比增長5%至327億元,增速遠落後於國際市場14%。 網易的《蛋仔派對》和公尺哈遊的《崩壞:星穹鐵道》依舊火爆,但騰訊還沒有拿出足夠的分量來打造新遊戲。
據馬化騰介紹,去年底剛剛推出的“元夢之星”具有明顯的社會屬性,是乙個必須全力以赴的專案。 不過,他對新一年遊戲事業最大的希望還是在海外市場,他把遊戲出海看作是整個集團國際化的最大希望。
早在12年前,騰訊遊戲在收購Epic40%股權時,就從未掩飾過出海的野心,先後向育碧等頭部遊戲廠商丟擲橄欖枝。 據統計,自2012年以來,騰訊已公開投資海外遊戲公司超過970億元,投資廠商近60家,構建了龐大的遊戲網路。
不過,騰訊也知道,光買買是不夠的,本地化的渠道和使用者運營也在建設中。 包括對於被收購的海外工作室和遊戲公司,騰訊也給予了更多的自由,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製作了解本地使用者的產品。
通往大海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前方的道路看起來很有希望。
當然,籠罩在鵝廠上空的烏雲還沒有完全消散。 除了上述讓人們看到機會的業務外,馬化騰也不忘敲一些逆境中的團隊。
雖然騰訊被點名稱讚,但騰訊PCG的整體發展仍然令人擔憂。 馬化騰在談到這個匯集了集團幾乎所有老業務的業務群時,用了“特別難”這個形容詞,尤其是QQ。
馬華騰認為,QQ最大的問題是被困在自己的圈子裡,無法走出來,對使用者的吸引力不斷減弱。 財報顯示,QQ去年前三季度的月度活躍度為597億, 571 億和 558億,在三個季度內流失了近4000萬使用者。 即使在夏季和春節社交季節,下降也沒有停止。
不過,QQ依然擁有龐大的使用者群,月活躍使用者超過5億,絕對是不可放棄的寶貴資產。 馬華騰還表示,QQ有很多功能和服務非常有價值,但只需要找到一種方法,讓使用者感知並鼓勵使用者返回。 他還提到,團隊應該降低進入門檻,只要能召回使用者,甚至支援純匿名登入模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降低門檻的同時,不能放鬆監管。
去年9月,QQ的“小世界”版塊被投訴大量違法內容,並被廣東省網信辦約談,罰款100萬元。 QQ回應稱,他誠懇地接受了處罰,堅決抵制和打擊不良資訊。 但這一集也給團隊敲響了警鐘,為了吸引年輕使用者而努力專注於社交內容並沒有錯,只是要把控紅線而已。
另乙個引起小馬馬擔憂的企業是CSIG。
網際網絡企業服務非常困難,波動很大,我們在平台企業收入方面排名第一。
第四,第三張利潤卡,很多人感到相當沮喪“,馬化騰的話清楚地描述了中證集團面臨的問題:競爭壓力大、成本高、回報周期長、利潤率低。 為此,騰訊在過去一年中就明確表示,將放棄大包攬、搶占份額的策略,不再做太多整合專案,做有價值的產品。
從效能上看,這一策略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修復進度比預期的要慢一些。 資料顯示,去年前三季度,騰訊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長。 2% 和 161%,越來越好。 其中,馬化騰在致辭中透露,企業微信已率先實現盈利。
展望2024年,從馬化騰講話的分析來看,CSIG的重點任務應該如下:堅持高質量發展,嚴控成本; 守好大本營,優勢專案要思考如何實現“常青樹”; 尋找“萌芽”只是從自己的商業領域尋找被忽視的機會,並阻止盲目擴張。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馬化騰為PCG設定了“盡快浮出水面上岸”的目標,最終各項業務確實如期轉虧為盈,持續提公升運營效率。 今年,CSIG也面臨著同樣的目標和壓力。 您能否像 PCG 一樣按時、高質量地完成任務,取決於下一年的創作。
與網際網絡行業的鼎盛時期相比,大型廠商的年會和內部演講要低調得多。 但忍不住外界的好奇心,馬化騰每次發言,年會上的每乙個細節都會被拿出來,在放大鏡下解讀。 甚至其他競爭對手也會密切關注騰訊的一舉一動,比如引用馬小馬毆打自己的員工,或者根據騰訊年會定下的年度基調來判斷行業趨勢。
例如,去年,馬化騰在內部講話中扭轉了冷靜的規範,批評腐敗,這被視為網際網絡反腐敗高漲的標誌。 跟隨馬化騰發表內部演講的李彥巨集,在被問及相關話題時也承認,騰訊也遇到了問題,“同樣令人震驚,甚至更嚴重”。
歸根結底,像騰訊這樣的巨型航母,每一次掉頭都會掀起滔天的波瀾; 每一條指令都會牽扯到無數的內外部相關團隊和合作夥伴,其影響力將不斷積累和放大。
不過,在馬化騰、李彥巨集等大佬看來,內部演講的首要目的不是影響行業,不是為網友和**創造流量和話題,也不僅僅是為了表揚或敲團隊。 對於像英美菸草這樣擁有上萬名員工的大工廠來說,一年一度的內部演講仍然是員工深入了解企業文化、與高層建立聯絡的視窗,對企業內部宣傳起著重要的作用。
回顧馬化騰這幾年的內部講話,無論大環境是好是壞,他自己的態度是放鬆還是焦慮,都離不開乙個關鍵詞:產品。
眾所周知,馬華騰畢業於深圳大學計算機系,是乙個通過做產品而生的IT人。 看看馬化騰過去的採訪,也可以發現他一再表示自己更擅長產品,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團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他並不擅長管理。
創立騰訊時,馬化騰、張志東和陳一丹的兩位老合夥人分工非常明確,他自己負責提供產品創意和技術支援,張志東是乙個強有力的執行者,陳一丹有組建團隊、對接各部門的管理能力。 很長一段時間,馬化騰都不會在名片上印上總經理,而是寫工程師。
這種以產品為導向,用產品連線使用者和流量的思維,已經牢牢扎根於騰訊的企業文化中。 回歸產品,做好產品,也是馬化騰每年在內部講話中或多或少要提及的。
比如過去兩年發展不順利的CSIG,馬化騰每當提到解決方案時,總是避不開充分發揮產品優勢的關鍵點。 今年,有人提到很多產品還在水下沉淪,需要把握自己,把SaaS、PaaS、IaaS的最佳鏈條毛利掌握到極致; 在去年這種憤怒和焦慮的情況下,也有人提到,CSIG的To C和To B產品的閉環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優勢,必須發揮出來。
相較於其他大廠家,鵝廠也重視流量,需要流量,但始終沒有脫離產品思維,這或許也是其企業文化的獨特之處。 在新的一年裡,無論是遊戲出海優質產品等有前途的商家,還是QQ和企業服務等等待翻身,我們也必須靠產品說話。
有趣的是,在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巔峰時期,有人熱衷於將馬化騰和馬雲與比爾·蓋茨和賈伯斯相提並論。
比爾·蓋茨曾嘲笑賈伯斯,半是諷刺,半是羨慕,說他根本不懂技術,甚至“連一行**都打不出來”,但他就是有驚人的直覺,知道使用者想要什麼。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批評Windows系統將計算機帶入了“黑暗時代”,但他也不得不承認Microsoft對計算機生態系統的影響。
馬化騰和馬雲,乙個懂產品和技術,乙個懂創意懂動能,這個比喻乍一看不乏道理。
馬化騰表示,自2018年提出“930轉型”以來,他很少出現在外界,專注於內部管理和產品。 馬去年低調回國後,並沒有多次公開露面,但他在阿里巴巴“1+6+N”分拆、蔡崇信、吳永明復出等重大事件中發揮了影響力。
賈伯斯的天才隕落了,他和比爾蓋茨之間的不和也結束了。 馬化騰和馬雲會重返舞台,繼續譜寫騰訊和阿里巴巴競爭的故事嗎?
劇情的走向絕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