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歐陽曉紅經濟一波三折、一波三折的2023年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在內外部挑戰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取得了52%的年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並不容易,儘管也有46%(名義GDP增長)是不願意的。 “求進穩、進穩促安、先立後破”的2024年已經到來。 《經濟觀察報》向25位海內外知名金融機構和企業首席經濟學家傳送了巨集觀經濟問卷,近70%的受訪者認為2024年中國GDP增速為4在5%到5%之間。
在週期性因素、利率衝擊、地緣政治衝突等背景下,中國GDP連續四年超過1000億元; 去年四個季度的GDP增長如下。 2%。
2024年1月,A**市場深度調整,深交所成份股指數、創業板指數錄得2015年以來最大月度跌幅。 然而,鑑於中國經濟的韌性,首席經濟學家大多持樂觀態度,十分之六的受訪者認為經濟增長將放緩,但質量將提高。
在新舊經濟動能轉變的過程中,在房地產和地方債券風險、內需和外需的壓力下,中國經濟的巨集觀預期如何? 有哪些潛在風險?
或許可以用“改革有希望、雙重風險預警”等關鍵詞來勾勒2024年中國巨集觀經濟,新挑戰與新機遇並存。
巨集觀預期:新挑戰與新機遇
如果說“難”是2023年發展曲線呈現“N”態勢的熱詞,那麼2024年會發生什麼?
從全球經濟形勢來看,調查顯示,60%的受訪者對2024年全球經濟持悲觀態度,預計增速將放緩。 這種情緒主要受到美國巨集觀政策方向(44%)和地緣政治變化(36%)的影響。 儘管存在不確定性,但中國經濟復甦的可持續性仍是重點關注點(16%)。
其中,28%的受訪者對全球經濟形勢呈現復甦態勢持樂觀態度,12%的受訪者持其他觀點,如“先下滑後穩”和“增速放緩,謹慎”。
去年,這個數字是8077%的受訪者持悲觀態度,認為增長正在放緩; 有 1154%的受訪者持不同觀點,認為“歐美正處於溫和衰退之中,而中國正在重啟**”疲軟復甦”。 但事實是,今年全球經濟出乎意料地具有韌性。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發布的《2024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預測,全球經濟增長將從2023年的2.2%上公升7% 減速至 24%,低於疫情前3%的增長率。 報告指出,持續的高利率、衝突的進一步公升級、國際疲軟和氣候災害的增加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巨大挑戰。
受訪者普遍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60%的受訪者認為經濟增長質量正在改善,儘管已經放緩。 這反映了受訪者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質量提公升的信心。
在改革的重點領域中,財稅體制改革和地方財政體制改革最受關注(各佔68%),表明市場參與者重視財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此外,金融監管改革(52%)和外商投資開放(48%)也被視為2024年的重要改革方向。 其次是科技體制改革(40%)、國有企業混改(24%),資本賬戶開通、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佔比16%。
對於2024年全年,52%的受訪者預計會出現“先低後高”的格局,表明經濟可能在下半年迎來反彈。 在本地生產總值增長方面,大多數受訪者(68%)預計增長率為4在5%到5%之間。 其他意見佔28%。
從貨幣政策方向來看,64%的受訪者預計央行將採取適度寬鬆的政策來支援經濟增長。 32%的受訪者選擇“從穩定到寬鬆”,只有4%的受訪者表示“從穩定到緊縮”。 去年,選擇“適度寬鬆”和“穩定寬鬆”的受訪者均為42人31%;11.54%的受訪者表示“整體寬鬆”。
此外,92%的受訪者預計存款準備金率將降息兩次,表明他們預期流動性將進一步釋放,而只有8%的受訪者認為存款準備金率將降準一次。 去年,這個數字是6154%的受訪者認為“會下調1倍”; 有3462%的人表示“降級2次”。
降息預期方面,72%受訪者認為央行將降息兩次,28%受訪者認為將舉行“一次降息”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去年,有 76 個92%受訪者認為“降息1次”,1154%的人認為“不會降息”,有11人54%的人認為“降息2次”和“降息1-2次”。
通脹方面,56%受訪者預計2024年全年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變動幅度將低於1%,顯示通脹壓力相對可控。 40%的受訪者預計CPI**為1%-2%,表明通脹仍然是乙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匯率方面,76%受訪者預期到2024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公升值幅度將低於3%,顯示人民幣匯率總體觀將保持相對穩定,並有輕微公升值趨勢。 8%的受訪者預計人民幣公升值幅度在3%至5%之間,另有8%的受訪者預計人民幣貶值幅度將低於3%,顯示出對匯率走勢的不同看法。 但整體來看,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相對樂觀。
私營公司獲得貸款的難易程度如何? 44%的受訪者認為2024年將“更容易”,反映出市場參與者對民營企業融資環境改善的樂觀態度。 36%的受訪者表示獲得貸款“很困難”,8%的受訪者表示“非常困難”,這表明儘管融資環境有所改善,但一些私營企業在獲得信貸方面仍可能面臨挑戰。
2024年無疑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一年,改革是可以期待的。 在中國,重視雙重風險的預警尤為重要。
雙重警告:地方政府債券與房地產風險
風險因素方面,受訪者認為美國巨集觀政策走向是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因素,佔比44%,其次是地緣政治變化,佔比36%,表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
中國經濟復甦是否可持續,以16%的比例位居第三,凸顯了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關鍵地位及其復甦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
通貨膨脹和連鎖問題僅佔4%,雖然這些問題近年來一直是全球經濟的熱門話題,但受訪者認為與其他因素相比,它們的影響相對較小。
去年,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最大的因素是“美國寬鬆刺激措施的退出”,有15人認為38%的人認為“中國經濟復甦是可持續的”; 有 1154%的人認為這是“通貨膨脹和**鏈問題”。
從房價來看,76%的受訪者預計一線城市房價將在2024年出現**,但降幅不到10%,反映市場對房控政策效果的可持續性和房價調整的預期。 12%的受訪者預計房價將超過10%,而4%的受訪者預計房價將超過10%,表明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存在分歧。
私營部門以68%的比例排在第三位,凸顯了對私營部門和中小企業所面臨挑戰的擔憂。 56%的受訪者認為失業也是乙個重要風險,這反映了就業形勢對經濟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性。
地方政府債務被視為“緊縮的財政條件”,一直是中國經濟穩定的重要考慮因素。 在經濟增速放緩和財政收入增長壓力的考慮下,地方政府面臨的償債壓力急劇增加,這不僅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政策空間,甚至可能影響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因此,加強地方債務管理,防範化解債務風險仍是當務之急。
受訪者還認為房地產風險是當前形勢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在政策調控和市場需求變化的雙重影響下,房地產市場已經調整並“清空”。 雖然調整有助於緩解市場泡沫,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但短期內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可能對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構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