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十六,如何消除“萬病”?傳統做法是共享的
在古代徐州,每年農曆臘月臘月十六,都會有“行走百病”的習俗。 那一天,不管是老人、小孩、老人還是窮人,都紛紛出門,走到街上,看風景,看熱鬧,有句話說:“走走,無後顧之憂;散散步,不要生病。 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行百病”是一種獨特的民俗習俗,至今仍在延續。
“農曆正月十六是百病”,這是徐州流傳數百年的民間習俗。 這一天,大家會互相扶持,一起出去走走,在山上、田野裡、公園裡、街道上,做跳繩、踢毽子、跑步、打羽毛球、桌球等一系列有益於身體健康的活動。 這種來自古代農業時期的習俗仍然對教育和醫療保健產生積極影響。
論“行百病”的起源。
“行百病”的由來,明崇禎《徐州志》中有這樣一段描述:“2月16日,年幼的孩子們點燃火把,點燃燈籠,手持鈴叉,唱歌,在各個巷子裡排成一排,戴上香燭驅邪。 由此可見,明崇禎時,徐州就已經“行病”盛行。
走各種病“,本來是為了避災避災,為了求一年的平安。 《清家魯》裡有這樣一句話:清代蘇州的女人拖著乙個紙球,形狀像飛龍,盤旋在空中,叫“萬病退”,遲早,還是和火庭裡的小老鼠一樣。 如果太陽很美,女人就盛裝打扮,拖著寬大的裙子,走到湖邊的空地上,撿花綠戲,玩得開心。 除了與徐州的“走百病”有相似之處外,這次“走百病”是空曠地帶的戶外運動,還有盪鞦韆等休閒專案。
《走百病》“走百病”作為一種民俗風俗,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其形式和內涵逐漸得到豐富和發展。 每年農曆正月十六,徐州古城空無一人,男女老少大街小子雲集。 在喜慶和諧的氣氛中,人們告別舊年,祈平安,“走各種病”。 這種習俗代代相傳,一直流傳至今。
農曆十六日清晨,徐州古城的大街小巷都會變得繁華起來。 他們有的扶著老人,有的拉著孩子,有的成群結隊地走著,有的走在街上,有的從山上向外望去。 孩子們在街上玩得很開心; 年輕情侶聚在一起欣賞公園裡的燈籠,猜謎語; 老人在廣場上跳舞; 也有人到旁邊的高山上眺望遠方,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人體會到中華文明的浩瀚無垠、魅力無限。
關於“行走百病”的奧秘。
“走各病”是一種獨特的民俗風俗,既能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又能以自己獨特的形式傳承中國的優良傳統和價值觀。 “行走各種疾病”有深刻的含義:第一,它可以驅除一切災難和煩惱。 在古代,所謂的“百病”並不是指病、病等一系列疾病,而是指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災難。 用“走一切病”祈求來年平安繁榮,無後患; 人們認為,“行走各種疾病”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延長壽命; 第三是一種對自然和生命的致敬,以及感恩。 “行走所有疾病”是一項戶外運動,讓人們在親近自然的同時體驗大自然的魅力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