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我國大熊貓野生種群總數從上世紀80年代的約1100只增加到近1900只,圈養數量達到728只,實現了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區和野生種群數量的“雙增長”。
不起眼的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 成都是大熊貓的重要棲息地,在野生大熊貓棲息地保護方面,根據第四次大熊貓普查資料,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地區常年野生大熊貓數量73只,佔國家公園野生大熊貓數量的4%。
依託國家公園的建立,成都大熊貓保護工作有哪些成效? 而大熊貓又是如何“保護”其他珍稀野生動植物的呢?
將“島嶼”連線成乙個整體
第一批人工維修已受理
2021年10月,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成立。 其中,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四個縣(市)。
大熊貓國家公園剛建立之初,最大的問題是大熊貓棲息地嚴重破碎。 為了連線“島嶼”,有必要構建一條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生態走廊。
大熊貓棲息地的恢復是這一過程的關鍵部分。 目前,成都地區大熊貓棲息地的恢復工作按照自然恢復原則進行,人工恢復為輔。 就在去年,成都地區進行了第一次人工棲息地修復,並在都江堰長河大壩、大邑火石溪、崇州八里坪等地進行了施工,並於12月完成驗收。
目前,人工修復主要針對一些重點生態脆弱區,採用圈養、造林、低效森林改造、林種再生等方式,改善大熊貓棲息地的土地暴露、植被破壞、高密度純人工林、森林退化等問題。
對於整個大熊貓棲息地的恢復,起到了穿針引線、重點修復的作用。 成都熊貓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以人工修復的方式推動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並考慮生態景觀效應的適當組合,適當融入社群的協調發展、自然教育、生態體驗等工作需求, 從而促進大熊貓棲息地質量的改善,確保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促進可持續利用和價值實現。
讓科學研究幫助保護。
推進生態智慧型監測網路體系建設
大熊貓在雪地裡快樂,雪豹在山上旅行,羚羊喝水......在岸上近年來,生活在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地區的珍稀野生動植物,頻頻與城市居民朋友傳送“**連線”。
這是由於部署在成都地區的紅外攝像機捕捉了動物的蹤跡,今年,通過自組網技術安裝了多台可以實時傳輸紅外觸發影象資料的智慧型紅外攝像機。 這些攝像機還延伸紅外感測器、溫度、濕度、空氣質素、經緯度等感測器,以收集各種環境資訊。 同時,為減少人為干擾,還將實施電子圍欄,開展有針對性的簡訊試點,實現進入核心保護區簡訊提醒等功能。
科學研究有助於促進大熊貓的深度保護。 成都地區還開展了野生大熊貓疫源和疾病監測、野生動物救助能力提公升、野生大熊貓DNA遺傳資源庫建立、人工低效森林改造等7個領域科研專案。
專案的推進需要科研團隊的支援。 對於成都地區,將繼續深化與清華大學、成都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四川大學、財經大學、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長期合作機制。
我們在哪些具體領域開展合作? 記者了解到,成都地區將聯合開展大熊貓保護、大熊貓棲息地恢復、調查監測、生物多樣性研究、疫源和疫病監測等長期研究。
讓保護深入人心。
設立生態公益崗位近1000個
成都地區地處大熊貓國家公園中部,面臨地形起伏大、巡邏人力不足等問題。 從外面招募不熟悉地形的護林員; 從內部汲取經驗,難免會沒有技能。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一帶想出了乙個辦法:動員當地居民成為“守護者”。 2022年和2023年,先後為成都地區社群居民提供322個和600個公益崗位,並聘請當地居民參與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地區巡護監測、生態管理與集體資源保護、森林防火、保護宣傳指導等公益工作。
開展“公民科學家”、“熊貓秘地探索”等一系列自然教育活動; 對接成都博物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都植物園、成都動物園等城市博物館,共同策劃舉辦公共活動......同時,吸引市民進入成都地區的生態體驗場所,強化生態保護意識。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成都熊貓分公司不斷深化野生動物事故賠償機制,為全區6萬餘居民購買了野生動物意外賠償保險,定期開展野生動物損害預警監測,實時向社群發布預警資訊, 並及時指導原住民開展野生動物損害索賠,進一步增強參與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原住民的歸屬感和收穫感。
成都**金觀新聞記者 李飛飛 照片由成都熊貓分社主管編輯何啟鐵、編輯溫朱提供。